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引子:不怨 ...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
站在窗前的包正听到身后公孙泽走近他的声音,缓慢的步伐节奏与平素果决的探长完全不同,脚步声的主人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以包正对公孙泽了解,他知道他们的关系在下一刻很可能会完全改变。
包正转过头,果然公孙泽的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凝重表情。包正没有想到,曾经那样亲近的“探长哥”竟然将枪口对准了自己。
“是真的没有想到吗?”那天之后,包正曾经这样问过自己,可他终究没有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那天的结局不正是他自己安排好的吗?可是当公孙泽举起枪时,为什么会心痛?是心痛他们的反目,还是心痛自己这样的决定?
“他最后会怨我吗?”这是包正永远无法得到回答的问题。
“答案只有一个,你死或者我死。”公孙泽这样对包正说道,眼中流露出无法克制的隐忍。
“包正,为什么你会是孔雀王之子?为什么你要选择他拟定的道路,放弃了你曾经坚守的公正的信念?放弃了我们并肩作战的情谊?我,不想与你为敌,就这样做一个了断吧。”公孙泽心中充满了矛盾,但他想,也许这样结束其实是最好的结局,与其生而为敌,不如选择死别。
就在公孙泽这么想着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画面。
看画面中人物的衣着,似乎是宋代。那个黄衣男子应该就是大宋皇帝,而表情坚定、跪在地上的朝服青年,虽然面貌不同,但他觉得那似乎就是自己。
“你想让包拯死吗?”黄衣男子问道。
“是。”殿下人干脆地回复。
“公孙策,你真的想让包拯死吗?”那人再一次确认。
“臣,想他死。”公孙策回答。
皇帝拂袖而去,留下公孙策一人磕头谢恩。
“砰!”
一声枪响在公孙泽晃神之时响起,胸口一阵剧痛,他不敢相信地望向对面的那个人,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黑脸青年,那个嬉皮笑脸却效率极高的独立检察官,那个千方百计赖在他家的菜包,那个他的“头号敌人”……
在公孙泽倒下的那一刻,他看到了悬崖边上坠落的另一个黑脸青年,额上一弯月牙,微笑着看着他,和他一起不断地坠落,渐渐地失去了意识……
最后残留的声音竟是那个古装黑脸青年的心声“我不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