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睥睨谁人不识吾 ...

  •   大业九年,七月。
      太原。
      太原古称“晋阳”,杨广少年时曾被封为“晋王”,视太原为“根本之地”,并在此地大行土木,建有晋阳宫。而今,光阴苒荏,昔日的翩翩少年已是九五至尊,而太原的留守也换成了唐公李渊。
      太原府东、西、北三面环山,远远的就能看见太原的城墙,高高的矗立在地平线上,巍峨蔓延的群山宛如守护神般屹立于周遭,蜿蜒奔腾的汾河水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全城,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远远望去,却是林在山中,城在林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
      有诗云:“一条碧带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赞的正是太原的美景。
      有道是:“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时下正值三伏天,描金的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铺洒下来,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满城低低的细柳俯了腰身,随风轻轻飘动着。太原的风,是不大一样的,那扑面而来的感觉,既温柔又有力度,仿佛集中了北方汉子的粗犷和水乡女子的柔美。
      出了西正门往北走,就是繁华的太原集市。这里虽不是洛阳京都,但其光景豪不逊色。只见那街巷纵横,闾檐相望,商旅辐凑,酒楼林立,满街熙来攘往的商旅与行人,操着不同的口音的小贩此起彼伏地叫卖着,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远远的,只听见鸾铃声声,清脆而响亮,转眼间,两匹马儿已自坊间拐入了集市,马到近时,已是渐渐放慢了速度,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缓缓而行。马上坐的,是两个年纪相仿的少年,一个着白衣,一个着锦衣。一个颦笑顾盼风神俊逸,眉宇间带着咄咄英气;一个目若灿星,形容潇洒。
      这样的人物,一出现,当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二公子,今日里这样早啊。”
      不少人见到这二人,展开笑颜,争着上前打招呼,不过,寒暄的对象多是冲着那当首的白衣少年,语气恭敬而亲切。白衣少年颔首而笑,时不时答上几句话,他笑起来的时候,格外好看,就仿佛有万千阳光溶入其中,耀眼而张扬,几乎让人移不开视线。那上来招呼的人中,有市井小贩,也是走卒健仆,更有草莽豪者,竟是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二郎,你还真是什么人物都结交啊。”一旁的锦衣少年见状,带着点嘲笑的眼神投到那白衣少年身上,道:“这太原城内的黑白两道中,可还有你不熟识的?”
      “交朋友难道还要分什么高低贵贱么?”转过了热闹的集市,白衣少年的神色似乎就带上了些慵懒,但眸子里那傲人的光芒却不减分毫,笑道:“他们,都是我的朋友。”
      锦衣少年挑挑眉,仿佛有些不以为然。
      二人正说话,忽然听见路旁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一群人抡着拳头,叫骂着追赶着一个少年,正好将两人的去路给挡住了。
      “别跑,该死的小贼,我看你下次还敢偷东西!”
      “捉住他,还敢跑,捉住给我往死里打,这个贱骨头!”
      白衣少年刚刚勒住马,便见那少年一个踉跄倒在了他的马蹄前,后面追赶上来的众人围着他一阵拳打脚踢,几个白面的馒头自那少年身上滚落入泥土中,被无数双脚履无情地碾踩过去,很快变成了一团黑乎乎的面糊。
      只一会的功夫,少年身上已是伤痕累累,可他却只是咬紧牙关,蜷缩着身子,一声不吭,任人们打骂,脸庞上血污一片,掩盖了原本的面貌,只有那双晶莹透亮的眸子,从污垢中透出,带着些野性的狠劲。
      白衣少年坐在马上,俯下头去,视线正好与他对上,心中却是微微一惊,只因为那双注视着自己的瞳仁,不是黑,也不是蓝,而是罕见的绿色。那绿眸中透出来的光芒,桀骜而不羁,竟让他想起草原的凶狠的野狼,似乎随时会反扑过来,给对手以致命一击。
      “住手!”
      白衣少年剑眉一皱,跳下马来。
      他身后的锦衣少年暗暗叹口气,他就知道这小子忍耐不住,又要管闲事了。
      白衣少年的声音虽不大,却有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且足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楚。
      一时间,众人都停下手来,望着这头。
      “原来是二公子。”当首一个布衣中年人认出李世民,忙笑着迎上。
      “王大福?”白衣少年只看了他一眼,便叫出了他的名字。
      “正是小人,难为二公子还记得小人的名字。”
      白衣少年笑道:“我自然记得,王掌柜做的糕点,那可是太原一绝。吃过一次,哪里会忘记。”
      王大福听得少年夸奖,面带喜色,忙道:“若二公子喜欢吃,我便差人每月都送些上府上去。”
      “这倒不必,我若想吃,便直接来你这里便是。”
      王大福诺诺点头。
      “这人犯了何事,你们要如此对他?”白衣少年目光投向下方。
      “二公子,您不知道,这小子是从外乡来的,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沦落成乞丐,回不了家乡,我们以前见他可怜,还施舍过几顿馒头,可现在倒好,这小子干脆就将我们这里当成了他家的厨房,每天一来就自己伸手拿,骂也骂不走,打也打不跑,好不恼人!”
      蜷缩在地上的少年微微抬头,探手擦了擦嘴角的血污,目光却如刀锋一般冷冷划过,看不清一丝情绪的波动。白衣少年迎上他的视线,唇边的笑却更浓了。
      “这小贼,不打不行,银子也不给,就想吃白食,那有这样便宜的事。”
      “对!对!打死他!”
      围观的人群七嘴八舌的附和起来。
      白衣少年懒懒的一挑眉,道:“不过是几个馒头,我当是什么大事。犯得着将人打成这样么?”
      “可是,二公子,我们也是小本生意,那里经得起有人天天来吃白食?”
      话音未落,一锭亮闪闪的元宝便自空中落进了他的手中。
      “这……这……”王大福眼睛顿时瞪大,惊疑不定地看看手中的元宝又看看那个疏狂贵气的白衣少年。
      “以后他再来,就让他吃个饱。”
      “这是哪里话,我怎么能收二公子你的钱?”
      “你就拿着吧!”一旁的锦衣少年一边叹着气,一边斜睨那白衣少年,“你若不要,这家伙不定还要做出什么事来。”
      白衣少年微微一笑,一勒缰绳,飞身上马。
      “小子!算你有福气,二公子肯为你出头,不然,今日非揍死你不可。”
      地上的那少年,慢慢站起了身,定定看着他,眸子里却是冷冷的,并无半分感激之情。
      “我可以吃馒头了吗?”
      “咦?”王大福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少年却已经径直走到馒头摊前,拿起几个馒头,大口咬下去。
      “这、这……这小子……”王大福竟被他气得差点背过气去,这世上还有如此不识抬举之人么?
      白衣少年却不以为然,笑道:“你若走投无路,可来李府找我。”
      说罢,马鞭一扬,与那锦衣少年绝尘而去。

      马儿行过几个街口,在一酒楼前停下。两个少年撂下马,直接往二楼雅座而去。
      “二郎,你终于来了。”只见一位姿貌瑰伟的中年男子迎上前来,亲切地拍拍白衣少年的肩。
      “文静兄,叫你久等了。”白衣少年嘻嘻一笑,一旁的锦衣少年却微微蹙起了眉头,眼前这两人,明明在年龄上可等父子,却偏偏以兄弟相称,完全乱了辈分。不过,这一向都是这家伙的作风:特例独行,我行我素。
      “来来来,我来向大家引进引进。”中年男子忙将两人迎进去,向满室的人说道:“这位就是太原留守李渊李大人的二公子,李世民。这位是武卫大将军长孙晟将军的小公子,长孙无忌。”
      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在这两人身上,那一声声“久仰”却是句句出自肺腑。
      白衣少年李世民、锦衣少年长孙无忌、晋阳县令刘文静。
      这三人,可谓为太原城内的风云人物。
      其中,李世民最为年轻,却是一干人的首。这个俊朗疏狂的少年郎,在当地一向有好人缘。人人都知道,李家二公子好交朋结友,不管是三教九流,高低贵贱,皆可为兄弟。这样的豪情与爽朗,直可与当年的“孟尝君”相媲美。
      今日,却正是刘文静的一群各地的旧友来到,邀约于此地,引进给李世民。
      一时间,酒过三巡,众人谈论天下,行酒过拳,好不热闹。
      正喝得高兴,忽然听见楼下传来一阵骚乱,还夹杂有“哎呀”的叫唤声,又听楼梯有脚步声杂乱而上,众人皆诧异的回头望去。
      只见那楼梯口,慢慢走上来一个人。他走的每一步都不快,但很稳。他的脸上和身上尽是血污与泥垢,却掩不住那冷俊清晰的轮廓,他立在那里,冷冷的看着众人,绿色的瞳仁中看不见喜怒。
      “是你?”李世民看见他,却只是微微一笑。
      “你说我可以来找你。”少年开口说话的时候,似乎有点吃力,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从口中吐出,不紧不慢的,却有一种叫人窒息的压力。
      “来皆是客,你请坐吧。”李世民一抬手,示意让跟在少年身后惊慌而狼狈的伙计退下。
      少年也不客气,直直走过来,找了张椅子坐下,伸手拿了盘里的肉,张口便吃,也不用木筷。众人瞧得目瞪口呆。
      长孙无忌歪头看他良久,问道:“小兄弟,你是哪里人氏,姓什名谁啊?”
      少年却并不理会,只是埋头吃着手中的肉。长孙无忌碰了一鼻子灰,汕汕转过头,却是狠狠瞪了那边偷笑的李世民一眼。
      一时,众人都不再理会那古怪少年,自顾开饮畅谈起来。
      “杨路兄弟,你刚刚从怀远回来,可听到战事的最新消息?”刘文静对左首一人问道。
      那名叫杨路的人笑道:“若非家中有急事,我还真不愿这么早就从前方回来,如今正是战事激烈之时,四处皆是战报,诸位是要听好消息呢还是坏消息?”
      众人一怔,李世民握着酒杯的手却忽然抖了一下,大半杯酒泼出了出去,溅在衣服上。刘文静奇怪地看他一眼,又对杨路道:“自然是想先听好消息。”
      只听杨路道:“这个好消息嘛,就是东路军捷报频传。”
      “东路军?”
      “就是天宝将军宇文辛衣率领的那一路大军。”
      “宇文辛衣”这个名字一出口,空气中竟多了一份怪异的窒息。李世民停下了杯,原本疏朗的眉宇间竟多了一丝紧张,而那个一直埋头苦吃的古怪少年,也抬起了头,楞楞地看着杨路。
      “却说那宇文辛衣小小年纪,确是个难得的将才,听说他率领的大军已经一鼓作气攻到高句丽的达毕奢城,与敌军展开激战,连连取胜,想来那破城之日,是指日可待啊。依我看,这平壤城,早晚也是他的囊中之物。”
      李世民脸上的线条渐渐柔和下来,唇角慢慢浮现出笑意。他就知道,那家伙,一定不会叫他失望。
      “那坏消息呢?”
      杨路眉头一紧,道:“除了东路大军外,其他各路军队都未占先机,与敌军陷入苦战,这三征高句丽,终局是胜是败,如今还真难说啊。”
      一时间,室内又沉默了。
      半响,才有人说道:“这宇文辛衣算其年纪,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娃娃,就算他从出娘胎开始修习历练,到如今也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小辈,人人都将他传得如此厉害,我却怀疑的紧,那些能令征战疆场多年的老将都落败的敌人,他凭什么就能击败,想来定然是传言多有夸大之词。”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样的人才,也是有的。”有人随即反驳。
      “哼,什么英雄出少年,依我看他也不过是一个仗着自己家的威名,得了这个将军之位,什么战功啊,将才啊,不过都是些宇文家编出来哄人的鬼话,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子,能有多大的本事……”
      李世民听到这里,面色顿时难看起来,眸子一沉,待要说话,却见对面那古怪少年忽然“腾”的一下站起身来,绿色的眼眸闪过一抹厉色,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少年已经死死掐住那说话之人的脖子,将他轻轻一提,竟是把整个人悬空提了起来。
      “哼!你敢说她的坏话!”
      这一下来得太突然,众人先前只是觉得那少年举止怪,却都没有料到他会突然施出这一手,要知道,那个被他提在手上之人,是关中有名的神拳太保——□□亮,如今,却被这样一个无名少年轻而易举制服,毫无还手之力,真乃匪夷所思到极顶。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刚才是眼睁睁看着他被人欺负而不还手,却根本没料到此人竟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只见那少年慢慢收紧手力,□□亮当即两眼翻白,便要昏死过去,忽然只听一声大喝,两道急风朝少年身后刮来。少年躲也不躲,反手劈出一拳,左右来袭的两人顿觉得有巨力袭来,避闪不及,双双倒在地上。少年冷冷一笑,待要继续出招,忽然身体被什么东西一碰,电光火石间,手臂竟已经被一人牢牢扣住。
      “放开他!”李世民沉声喝道。
      少年见他出手,目光里的凶狠却是稍稍减退,趁他迟疑之际,李世民已将□□亮救了下来。
      □□亮扑倒在地上,握住咽喉,大声的喘气,一会又死命的咳嗽,好不狼狈。
      “你……你……好你个小娃娃……”
      他好不容易才恢复过来,当即怒目瞪着那少年,便要动手。
      “住手!”李世民抢在他们出手之前,横身插进。
      “可是,这小子如此无礼,我……”
      “你走吧。”
      “什么?”
      □□亮惊讶地将视线转到李世民身上。
      “就凭你也配说他的不是。”李世民注视着他,温和的笑容中却似藏有隐隐寒霜,冷冷迫人,叫人看了不寒而栗,“你走吧,你这个朋友,我结交不起。”
      □□亮被他那眼神惊得退了好几步,闻得此言,顿时面上一红,头也不回的走下楼去。
      刘文静皱眉望着李世民,道:“二郎,你为何如此生气?就算刘兄说错了什么,你也不应该如此令他难堪。”
      李世民淡淡一笑,却并不答话。长孙无忌用手轻轻抚着瓷杯的边沿,若有所思的望他一眼,脸上的神情一时有些古怪。
      那肇事少年走过来,脸上神色如故,似乎刚才那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只见他停在李世民面前,点点头,道:“你很好。”
      “恩?”李世民没头没脑听他这句话,一时楞住。
      “不让别人欺负她,说她坏话。你很好。”少年话说的很慢,似乎每说一个字都要先想想,语调虽生硬,却有一种让人喜欢的单纯。
      李世民看着这少年,琐着的眉头却慢慢舒展开来。
      “你也认识他吗?”
      少年点点头,道:“你身上,有和她一样的味道。”
      “味道?”
      李世民又楞住了,一旁的长孙无忌却是笑出了声:“味道?哈哈,味道……”
      李世民没好气的瞪他一眼,又转头对少年道:“你既是他的朋友,那也是我的朋友,不如,你就跟我回去吧。”
      少年却摇摇头,道:“我要去找她。”说完这句话,少年寒冰样的眼睛里,却仿佛有春风刮过,一瞬间,所有的戾气都消失不见。
      李世民道:“找她?”
      少年点点头,用手指着自己的身体,道:“我,离昊。”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在说自己的名字,于是笑道:“我,李世民。”
      “李世民?”离昊身体似乎僵了一下,“你说,你叫李世民?”
      “对啊。”李世民觉出他的目光有些不对。
      “可……我听他们都喊你二郎。”离昊迟疑着说道。
      “这是因为我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以大家都如此唤我,以示亲近。”
      “李世民……”离昊口中缓缓读出这个名字,慢慢抬起头来,绿色的瞳仁中却慢慢冷凝。当众人还在疑惑时,他却已经蓦然出手。
      没有人看清楚他的招式,只觉得满室寒风顿生,身影晃动,再看时,他已经将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已经搭在李世民的颈上。
      “我必须杀了你!”他一字一句的说道。
      众人大惊,待要上去救,却已经来不急。
      “二郎!”
      “住手!”
      “你别乱来!”
      李世民看着那面前的匕首,英挺的眉峰微微一挑,脸上的神色却依然如故,并无半点惊慌失措,“你想杀我,为何?”
      离昊道:“他说,你必须死。”
      “他?”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奇色,“你说的他,是谁?”
      “他说,你会伤害到她。”离昊并不回答他的疑问,只是喃喃自语着,桀骜的目光中竟慢慢添了些迷惘之色。
      “我会伤害到他?”李世民重复着他的话,“他?你的朋友?所以,你要杀我?”
      “可是,你身上有和她一样的味道,我、我……下不了手……”离昊望着他,眼眸中的迷惘更加浓烈起来,手上的匕首在一寸寸后缩,“你是她的朋友,又怎么会伤害她?他一定是弄错了……”
      匕首从少年的手上滑落,“镗”的一声掉落在地。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世民却仍站在原地没有动,他抿紧唇角,定定的望着那少年。
      “你……”
      “你帮了我,我不会忘记。但我绝不会让你伤害她,绝不会!”离昊转过身,再也不看众人一眼,大步迈了出去。李世民往前走了一步,却又生生停下脚来,满是疑惑地看着那远去的背影。一旁的长孙无忌和刘文静更是面面相觑,满脸惊色。
      这古怪的少年,究竟是何来头?

      ——————————————————————————————
      辽东战场,达毕奢城下。
      夜,已经很深了,子夜已过,繁星渐退,东方的天际渐渐有些发白起来。
      大隋的几万将士借着黑夜的掩饰,无声无息朝达毕奢城墙潜进,那一个个黑色的身影如同暗夜中走出的魔鬼般,抑制的杀气,掩藏的血腥。
      “传令攻城!”红袍黑甲的年轻将军抬头看看天空,轻轻说出了这句话,虽只有四个字,却力若千钧。
      围拢在她身边的传令兵瞬间散开,“传令攻城、传令攻城!”高亢的叫声此起彼伏。鼓声再一次响起,空洞的鼓声成为了充斥在天地之内的唯一声音,可以逃走的生灵,都全部没命地奔跑,要离开这片弥漫着的无边恐惧。
      “登……登……登!”一片低沉的弓弦震动声,几千枝箭,顷刻之间从蹶张弩里激射而出,遮天蔽日,短暂的飞行之后,狠狠地钉上了达毕奢城墙头,虽然守城兵用巨大的木排来防卫,但箭的冲击力委实太强,在不住的惨叫声中,不少中箭的士兵从城头坠下。
      天空中出现了一个个燃烧的火球,拖弋着浓重的黑烟,狠狠地向城头砸去,训练有素的弓箭手很快地装填好弩箭,一波波的箭雨如同一次次猛烈扑向岸的怒涛,冲击着摇摇摇欲坠的城头……
      “隋军来了!”
      “隋军来攻城了!”
      一声声撕声的呐喊声传遍四野。
      此时,满天的万丈红霞慢慢从地平线上跃出,罩在了汹涌澎湃的怒潮上。
      “这是最后一次。”辛衣坐在马上,凝视着前方的阵阵箭雨,唇角慢慢升起冷酷的笑,那笑容,将她俊美的脸,衬得犹如死神般叫人胆寒:“这是你们最后一次,看见东升的太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睥睨谁人不识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