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我们很熟 ...
-
“关于cp问题,我没多少关注。我希望大家喜欢的是我的剧,毕竟那才是我努力的成果。至于我的感情问题,有了好消息我也不会吝啬分享,不过现在她确实还不是我的人。”
“她”,简单明了。
不归的回答让“不离”的cp粉和紫璃粉难以接受。
一方是因为被拆了官方cp,另一方则是气愤不归明明是紫璃的“密友”却没有选择他。也有些人直言不归是骗子,明明是直男还欺骗紫璃的感情。
但到底网络终究是网络,加上不归从未承认自己是弯的并作出暧昧的行为,哪里来的“欺骗”一说,各方声讨无门,除了一些粉丝言辞激烈外,大部分人还是偃旗息鼓,但终究还是有些难受。
不归回答完后就在也没管剩下的事情,倒是苏希一边和他聊,一边汇报现场。
南瓜酥:诶,你真的是直的?
不归:你想试试?
南瓜酥:(‵o′)
苏希感叹,好想截图发微博,大神也是会调戏人的。
不归:表情不错
南瓜酥:找了好久,不常用
南瓜酥:现场好多粉丝表示伤心欲绝,你不去安慰?
不归:无中生有的事情,你理会了才更让人起疑
南瓜酥:也对
南瓜酥:不过紫璃大大在帮你说话,你们是好友吧?
不归:我们不熟
南瓜酥:( ^_^ )
不归:?
南瓜酥:以后我拉关系的时候,你可别说我俩不熟
发出去以后,不归很久没回,苏希有点后悔,不知道不归会不会误会,她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越珍惜的朋友,越是容易放下戒备说些反话气气对方,但也越怕自己掌握不好这个度,失去这个朋友。
苏希显然就是这类敏感型的。
十几分钟对方都没回,苏希有些确定对方生气了,刚想说句对不起,手机就震动起来。
点开微博的消息提示后,苏希哭笑不得。
不归v:我们很熟@南瓜酥
底下秒回点赞的一片。
有大呼有JQ的,有感叹男神发私博的,也有要找南瓜酥单挑的,还有询问昨天的现场的情况是否属实的。
苏希第一反应倒不是感动,而是为李若彤不要看到这条微博而祈祷。
虽然概率比李若彤戒掉零食的可能性还小。
苏希点进自己的微博首页,才确定自己这下是不能清净了,各种私信一大堆,无一不是问自己和不归什么关系的。
苏希的微博也随之水涨船高,涨了几百的粉丝,冲破了1000大关。
南瓜酥:=_=
不归:这样我不就没法不承认了
南瓜酥:大大,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不归:我一直挺低调的
南瓜酥:请务必保持下去
苏希倒是不担心腥风血雨。自己这样的小透明,只要时间久了没有下文,粉丝的好奇心也会减淡。更何况清者自清。
恩,至少她是这么认为的。
不归:去给我点个赞
南瓜酥:被盗号了?
不归:......
南瓜酥:刚教育完,要低调
不归:我怕你以后不承认
南瓜酥:......
最后苏希还是去点了个赞,而且被眼尖的粉丝逮了个正着,更是让话题经久不息。
********
“给我老实交代!你怎么勾搭上我男神的!”当晚,李若彤瞪圆了大眼,显得眼白更多了,小巧可爱的气质毁得一点都不剩。
苏希举起双手作投降状,将两人的相处经过说了一遍。
李若彤双手交握作花痴状,“我男神果然到哪儿都是男神~”
说完又猛地窜到正在喝水的苏希面前星星眼,“希希,你能不能向男神介绍下我?”
然后...就被喷了满脸水。
碍于李若彤的苦苦哀求以及苏希本人的心虚感,苏希最后还是同意试着让李若彤和不归聊聊。
南瓜酥:在?
不归:恩
不归:有问题?
南瓜酥:没
南瓜酥:那个...和你商量个事
不归:什么?
南瓜酥:我有个室友,也是网配的,是你的粉丝
不归:所以?
南瓜酥:你能和她聊一聊吗?
不归:可以
苏希没想到他答应的那么爽快,反而有点不安。
但她还是把不归的QQ号给了李若彤。
当晚不知道他们二人聊了些什么,李若彤一晚上都处于异常兴奋地状态,还时不时地看苏希一眼,眼神猥琐异常。
说不好奇是假的,但苏希还是没要求看他们的聊天记录。
只是心里有点闷,她也说不出原因。
或许是好朋友被人抢去的不甘?
可是李若彤也是她最好的朋友。
被隐瞒的不爽?
可自己也不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
想不通的苏希干脆不想了,继续整理课题资料去了。
可是明显下降的效率让她有点烦躁,关了电脑,拿出本小说来看才暂时忘了刚刚的事。
********
新一周的周四晚上就是书法大赛了。
确定参加比赛以来,苏希就认真练习起来。幸而小时候的功底好,即使两年多没碰,练习后也没有生疏感,反而有一种找回了丢失已久的灵魂的感觉。
因为是校级的比赛,且有强制的参加人数规定,所以参赛的成员倒是不少,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为防止作弊,比赛采用现场书写的办法,既考验水平的稳定,又考验心理素质的优劣。限时为30分钟,作品随机限定,不可超纲。
苏希分到的是刘禹锡的《陋室铭》 ,初中学过,也临摹过好几种字体,倒是意外之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书法最主要的是临摹与创作。
摹帖,即为把薄纸覆在字帖上,随后笔随影走,依其笔画摹写,又叫“仿影”或拓写。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在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临帖又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的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临帖方法。
格临,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照字临写,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结构部分。
背临,即把帖子收起,凭记忆默写帖中的字,不但要求其形,更要求其神。
背临之后就可以集字成联,或者集字成篇,然后进入创作状态。
此为“先入后出”的做法,先学习古人习得基本,再走出局限创造自我个性。
苏希小时候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而苏希作为女孩儿,手腕的气力不足,那人便缝制了沙包系在苏希手腕处,每天除洗澡外不得取下。所以那时苏希的手腕处总是有摩擦的伤痕,好了又伤,伤上加伤。她也不愿意把伤痕露出来,就算是夏天也流着汗穿长袖。周围的孩子见她行为怪异且不爱说话,渐渐地也就不愿意和她玩儿了。
从记忆中回神,苏希才发现自己竟然对着空白的宣纸发起了呆,而时间也已过去了五分钟,场外来加油助阵的李若彤和林清清也急的不行。
朝着她们安抚地笑了笑,苏希便打起精神认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