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历史重演 ...

  •   柳述沉吟不语,半晌才问道:“那密诏还是没有踪迹?”

      蒙面人摇了摇头。

      “奇怪,那密诏既未被缴获,那暗卫岂能放弃?如今看来,杨谅也未拿到这密诏,否则他又何必来找我?”

      “他既然会找到我的头上,恐怕他在京中的眼线大部分都出了问题,看来杨广对他是早有提防了。”

      柳述不愧是兵部尚书,虽然足不出户,外面形势却也分析得八九不离十。

      此刻他早已忘记了刚才的自怨自艾,他用心分析着形势,左右推敲,仿佛又回到了旧日时光。

      谁不爱权势富贵?谁不想岁月静好?但好男儿志在四方,又怎会让区区荣华、纤纤柔情困囿住自己的万丈雄心?

      “杨谅手中虽有几十万大兵,但他想成事,一定得一人出山相助!”

      “谁?”

      “高颍!”

      “高家特意到柳府示警,他怎肯出山?”

      “纵观满朝文武,能与杨素、宇文述抗衡的也只有高颍。杨勇死得蹊跷,高颍迟早会被牵连。如今他被贬为民,正是拉拢他的最好时机,就算他不为自己,为了子孙辈,也未必不肯一搏。”

      他伸手轻轻一击:“杨谅如能请高颍出山,大事可成,否则,凶多吉少。你速速将这一切告知来人,但是切记,不可留下任何纸墨凭证。”

      他伸手从头上拔下一根簪子。这是一根精美的银簪,造型古雅,雕工精细,是世家公子们喜爱的款式。

      他将这簪子交给蒙面人,蒙面人从怀中掏出一根一模一样的银簪交给他。

      他轻声叹口气:“成败在此一举,我也只能做这么多了。希望他事成后能善待阿五。”

      蒙面人轻轻点头,转身便消失了。他突然想到自己还没有问阿五的近况,刚想开口,却已不见那人踪影。

      这是他第一次忘记问阿五的消息。

      但愿她一切安好。

      因为明天就是先帝大殓的日子。

      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已挂上了白布,人人脸上都带着一分悲戚。先帝是个好皇帝,他治下这么些年,国泰民安,老百姓是过上了好日子。

      新帝上台后,该是怎样的光景呢?

      大家的眼光不由投向了那恢宏雄伟的大兴宫。

      大兴宫里是白的海洋,哭的声浪,金丝楠木制成的棺椁在阳光下金丝浮现,里面静卧着的是一代天骄隋文帝杨坚。

      一位端庄典雅的女子已跪在灵前多时。她一身孝服,容长脸,娥眉凤眼,眼神凝重沉静,幽深得象一口岁月悠久的古井。

      既算是面无表情她也自有一股威仪在眉间。

      她跪在那里纹丝不动已经多时,她谁也不理,谁也不看,只是呆呆地跪在那儿,呆呆地看着这雕龙画凤的金棺,仿佛要这样跪到天荒地老、跪到海枯石烂。

      在哭声笼罩中,她的脸上却没有一滴泪;当所有人都在极尽所能地嚎啕大哭时,她默然以对,静如磐石。

      但她全身上下都散发着悲哀,这份悲哀如此清晰,如一层黑雾笼罩着她一身素白,而一身素白之中,唯余一双黑目,漆亮如星。

      原来最深重的悲痛真的无泪。

      每一个人都忍不住悄悄打量她一眼,再暗暗叹一口气。

      这一份悲哀,如此纯净;而这一份悲哀之中,又深含悲悯、充满无奈。

      但却没有一滴泪,没有一丝哭声。

      是谁,胆敢怜悯一代天娇杨坚?是谁,胆敢藐视这如山的皇威,静默不语?

      连萧皇后都于百忙之中赶来劝说:“皇姐,心里难过就哭出来吧。这样憋着,伤身体!”

      她身旁的兰陵公主杨五娘已哭成了泪人。这几日乐平公主一直称病不见她,她以为是皇姐在有意回避。

      今日一见,不由吓了一跳。乐平公主不但形容消瘦,人似乎也有几分呆怔。

      她原以为父皇晏驾,最伤心的该是自己,因为一夜之间,她不但失去了父亲,夫君也深陷牢笼,有谁,能比她的损失更大?

      却不曾想,此事对皇姐的打击也是如此之深。

      她的满腔怨恨在看见乐平公主木然平静的脸庞时烟消云散,只余满腹辛酸和深深怜悯。

      她还有柳郎可以依靠。哪怕柳郎削官为民,他们退隐乡野,相依为命,日子就算清苦些、寂寞些,也自有一分乐趣。

      皇姐又有谁可依靠?失去了父皇的庇佑,她的岁月能否继续安稳?

      她忍住抽泣,上前紧紧拉住杨丽华的胳膊轻轻摇着:“姐姐,姐姐,你哭出来吧,你这样子,父亲、母亲在天之灵看见了,心里也不好受。”

      她一边劝说着,一边忍不住泪如雨下。

      父皇母后可曾想过会有今天的结局?

      杨丽华呆呆看了阿五半晌,却只是将她轻轻搂入怀中,默然摇头。

      她知道阿五在疯了似的找她,她知道柳述身陷囹圄,生死未卜,但她却只能避而不见。

      因为她内心的张皇恰如惊涛骇浪,除了称病谢客,她无法掩饰她的惊恐不安。

      她也无法克制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将她淹没在最幽深阴冷的过去。

      她曾是北周宣帝的皇后、周静帝的皇太后;她是杨坚的长女、当朝的乐平公主。当年她为皇后时,杨坚已经位极人臣;当她为皇太后时,七岁的宇文阐登基为帝,她父亲已是权倾朝野,携天子以令诸侯。

      可这样的尊贵荣耀、多年的父女情深也挡不住杨坚篡夺北周天下的野心。

      丧钟响起后,杨丽华是第一个赶到的。最近皇上龙体欠安,她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凤鸾殿的侧殿里,与大宝殿不过是咫尺之遥。她匆匆赶到时,杨坚刚刚断气,身上虽已收拾干净,但是她仍然一眼瞥见他脖颈上若隐若现的青色手纹。

      那样的手纹她多年前也曾见过。

      二十三年前,杨坚野心毕露,八岁的宇文阐和他的生母朱满月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杨丽华救他一命。

      她现在都还记得朱满月凄苦哀怨的面容。这女人虽然算不上姿容出色,却柔弱凄婉,令人生怜。想来也是这一份脆弱吸引了宇文赟,让他与这个年长十二岁的宫娥一宿偷欢,生下了自己的长子宇文阐。

      她母凭子贵,成了北周皇宫里的五大皇后之一:天大皇后。

      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中大皇后、天左大皇后、天右大皇后,五后并立。这样的荒唐事也只有宇文赟这个疯子想得出来。

      不过朱满月自知出身卑贱,与皇上缘分淡薄,为了这个儿子,她甘愿伏小做低,对杨丽华更是言听计从,不敢有半点忤逆。宇文阐这个孩子也是杨丽华看着长大的,对她一向恭敬有加。

      一个是母家卑微的皇太子,一个是不得宠的挂名皇后。两人虽然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身份,却都受尽宇文赟的冷眼和猜忌。

      也算得上同病相怜,情同母子。

      宇文阐能顺利登基当然是父亲一力促成。她当时心中大慰:从此这里里外外都是自家人,自己总算能过太平日子了。

      没想到宇文赟当年的猜忌一点没错。他有一次手持宝剑,直指着她骂道:“朕若不杀你,这天下总有一天会落到你杨家手里!”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她倔犟地一言不发,不肯求饶,也不肯辩解。

      她只是冷冷地看着他,冷冷地看着他那张倾倒众生的俊秀面孔。哪怕到了这生死关头,她也不得不赞叹宇文家的男儿个个仪表不凡。

      只可惜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一向睿智的父母怎会如此糊涂?

      他的剑终究没有刺向她。他的剑微微颤抖着,最终还是颓然坠地。

      如今面对着这一对哀哀乞怜的母子,她羞愤难当,愁肠百转。她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说:“皇上不如主动禅位,本宫幸许还能保全皇上的性命。”

      可那孩子也不过多活了一年。

      九岁的孩子,一朝暴毙,脖颈上一道手印。然后被草草埋葬。

      那道手印泛着诡异的青色。

      朱满月怨恨的目光从此常常出现在她的梦境。她出家为尼,临死还在咒骂杨丽华:“这个无耻的毒妇,享尽了北周的荣华富贵,怂恿自己的儿子禅位给自己的父亲,到头来还要害人性命!”

      宇文赟其余的四个皇后都出家为尼,在青灯古佛前了结残生,唯有她成为大隋的公主,依然享有至高无上的荣华富贵。

      这是上天的恩赐,还是惩罚?

      父母曾苦劝她改嫁,忘记过往种种,重新开始新生活。他(她)们对她心存歉疚,希望能有所弥补。

      她默然摇头。

      嫁了,便是嫁了。

      那样跌宕起伏的人生,怎能一笔抺杀?

      她曾风光大嫁,迎亲的队伍绵延几里;她曾母仪天下,俯瞰脚下山呼万岁、千岁的群臣。

      那样的至尊至贵,谁不艳羡,谁不害怕失去?

      他知晓父亲的狼子野心还能饶她一命,他对她,终归还有一丝情意。

      她不过是一介弱女子,她夫家和娘家的恩怨她永远无法理清。

      但这点情意,她愿用余生偿还。

      她天天呆坐佛堂,日日与经书为伍。在这繁华都市里,她为自己建了一座无形的尼姑庵,将自己度化出家了。

      这一份歉疚,她只能这样偿还。

      她的凄苦自责如一把柳叶小刀,日日在父母心头划过。

      他的仇恨,她们的哀怨,能否在她日复一日的自虐中渐渐消减?

      这样是否公平了?

      可为何历史总在重演?当往事被如水的岁月洗刷得只剩模糊的印迹时,为什么这相似的手纹竟在父亲的身上再次出现?

      记忆骤然间被撕裂掀开,那些尘封往事扑面而来,让她遁无可遁,逃无可逃。

      可怜她雄才伟略的父亲竟与那稚嫩老实的孩子同样的结局。

      尸体上带着同样的泛着诡异青色的手印。

      她该号啕大哭,还是长歌当哭?

      但她却悲凉得没有一滴眼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