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13、驾崩 ...

  •   父皇絮絮地和我说了几句话,还叮嘱我日后需好好孝顺母妃的话,我一一点头应了,父皇颇觉得有些费力,喘了一会气,方说道:“只可惜了,你母妃日日挂念着洵儿,可他现在身为藩王,是无论如何不能回来了,宁儿,你、你是个好孩子,以后,你的母妃便要依靠你了。”
      我哽咽着点头,父皇对我挥了挥手道:“宁儿,你出去吧,唤你母妃进来,父皇死前,只想让你母妃陪着。”
      我点了点头,转身欲走,却听见太子哥哥伏在地上哭泣道:“父皇难道就没有话语要对儿臣说么?”我心下诧异,怎么?难道说父皇竟一句话也未曾对太子哥哥说么?我起先进来的时候,见到太子哥哥跪在那里落泪,还以为是父皇因着什么事训斥了他呢,原来不是么?心下疑惑着,便放缓了脚步,留意听着。
      却听父皇叹了口气说道:“洛儿,贵妃她、她侍朕有年,勤劳茂著,你、你若是还有些孝心,日后登基,便加封贵妃为太后,那么、朕也就死而无憾了。”
      太子哥哥听了之后重重地磕头,却没说答应还是不答应的话,父皇于是摆了摆手道:“你也出去吧,朕与贵妃一起,不想被人打扰,外面的便都散了吧。”
      太子哥哥于是又磕了一个头,方才起身,说道:“儿子守在外面伺候父皇罢。”说罢,转身往外而去,我也赶紧随着出了内殿,母妃先前出来时早已哭花了脸,此时匀过一次面,听得父皇唤她,便又如飞般地入内殿去了。
      午膳后没多久,殿内有哭声传出,我的心沉得不见底,整个人都觉得好似要飘浮了起来般,是驸马在一旁扶住了我,我才好容易没有倒下去,哦,我知道,我的父皇,他终于离我而去了。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父皇驾崩,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父皇驾崩后,太子哥哥朱常洛借皇帝遗诏的名义,发内帑百万犒劳边防将士,同时罢免万历朝的矿税,重新启用因为进谏而被治罪的大臣,朝堂为之一新。八月,太子哥哥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宣布次年改元泰昌。
      新君即位,一派欣欣向荣,他废除了引起宫怨民愤的矿监和税监,拔擢良臣,召回了在万历一朝因为上疏言事而遭处罚的袁可立、邹元标等大臣,补用空缺的官职。且在七月二十二日至八月一日之间,连续两次发内帑共计银一百六十万两,用来赏赐在辽东及北方的九边军队,一时之间,国内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预示新的政治面貌即将出现。
      然而,朱常洛虽已贵为皇帝,却仍然无法摆脱郑贵妃的阴影,他非但没有去追查当年郑贵妃对自己屡次迫害之事,反而处处以神宗皇帝为借口,优待郑贵妃,且传谕内阁,说神宗皇帝临终前有意进封郑贵妃为皇后一事,问礼部可有先例遵循。
      当此之际,父皇在位时的王皇后及朱常洛生母王皇贵妃均已过世,朝中并无太后,母妃被晋为太妃,但倘若母妃一旦被进封为皇后,即成为泰昌新朝的皇太后,而其又有亲子福王朱常洵,恐怕会对皇帝不利,于是礼部右侍郎孙如游上疏给朱常洛说:“臣详考历朝典故,并无此例。”反倒是提起,王皇贵妃虽已过世,但既已身为皇帝亲母,理应追封为太后。
      是啊,既然朱常洛另有生母,郑贵妃又怎么能封为皇后呢?朱常洛对此感到十分为难,于是将奏疏留中不发。后来,在八月二十日,朱常洛收回了封郑贵妃为皇太后的成命,却追封了亲母王皇贵妃为母后皇太后。
      可是没想到明光宗朱常洛虽有意励精图治,但于登基后不久就突然就病倒了。也许是觉得自己病太重了,皇帝召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让皇长子朱由校出来见他们,颇有托孤的意思。当日,鸿胪寺官李可灼进献红丸,皇帝服用之后,于九月初一驾崩。在位仅仅一个月,享年三十九。史称“红丸案”。
      明光宗驾崩后,其宠妃李选侍与太监魏忠贤密谋,欲居乾清宫,企图挟皇长子自重,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其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到仁寿殿哕鸾宫。史称“移宫案”。其与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并称“晚明三大疑案”。
      同年九月,我的皇侄子,也就光宗哥哥的长子朱由校即位后,是为明熹宗,他将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之后的几个月改年号为泰昌元年,以纪念我那短命的光宗哥哥。
      明熹宗继位后,他颇不喜朝政,却喜欢做木工活计,我偶尔劝诫了他几句后,便为他所不喜起来,后来朝政颇不稳定,先是有东林党人乱政,接着又有王恭厂大爆炸,还有白莲教、徐鸿儒等起义,但他却浑不在意,只一日日沉迷于刀锯斧凿之中。
      熹宗在位七年后逝世,由朱由检登基继任为帝,改年号为“崇祯”,号为崇祯帝,自登基之日起,便大有亡国之相,大旱不断,瘟疫爆发,内忧外患,我的母妃终于在郁郁寡欢中过世,可笑的是,她争了一辈子的皇后之位,在她的生前一直没有能够争到,到了她死后,总算是追封成了皇后,哎,人死如灯灭,此时再追封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也不知道母妃若是在天有灵,知道了这样的消息后会作何感想,是喜是悲。
      崇祯十七年,叛贼李自成直逼京都,朝廷上下人等都惶惶不可终日,我此际已经是五十二岁了,我一直无子,且多年以来的保养让我看起来远比实际年纪要年轻得多,但我终于也不得不认老了,外貌还保持着姣好的样子,但、我的身体却每旷逾下,春末的时候,我终于一病不起,而驸马此时,却去了千里之遥的洛阳,那里,是我哥哥的封地,如今却被叛贼所围,我很怕、很怕……
      “驸马、驸、马……”弥留之际,我轻声地唤着他,我忽然想起我和他的洞房花烛夜,我那时被繁琐的婚礼累得倒在床上便睡着了,直到第二日醒来,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不够大、也不够高,我于是说道:“等我到十五的时候,便有驸马这么高了,可是,到时候驸马又长高了怎么办?”
      然后驸马便宠溺地说道:“不要紧,我等着公主长高就是。”
      还有驸马曾在我耳边许下的承诺:“你放心,臣可以向公主宣誓,此生永远只孝忠于公主一人。”
      果然、这些他都做到了……
      我虽痛恨那座皇宫,那些管束人、教训人的嬷嬷,我也厌憎那所谓的皇家气派、公主仪态,但、我终归算是觅得良缘、更得到良人。
      身体变得轻飘飘了起来,我感觉自己象一团云一般地飘浮了起来,往下看时,我的身体已然是倒在了床榻之上,而地下,则跪着“宜园”的一干奴仆们,他们都在失声痛哭着,不管是真是假,脸上都有着泪,我知道,他们其实并非为我而哭,他们所哭的,只是自己的前途命运罢了,他们出身微贱,以后、没了主子,又该如何生活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