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熟悉环境不容易 ...

  •   庆幸的是,曾经的爱恨情愁都已消散。所以,我才能平静的看着“故人”们。毕竟,因为还没有发生的事,爱她或者恨他,这对谁,都是不公平的。——《重生日记》

      将过去未来粗略地过了一遍后,楼盈秋发现,自己现在的记忆,很有点麻烦。这具原本属于7岁的楼盈秋的身体,占据主体地位记忆的,是28岁的楼盈秋。而7岁的楼盈秋的记忆,留下得很少,可问题是,28岁的楼盈秋,显然也不记得7岁的自己是什么情况了。

      于是, “先知”楼盈秋,现在是一个对“现状”都搞不清楚的。比如此刻教室里的那群同学,她知道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长大后的容颜,却对此刻的他们陌生得很。结婚生孩子早的那几个,或许有可能跟他们的孩子们长得比较像?反正对他们,她只能连猜带蒙了。

      不过,幸好,不知道是这身体恰巧记得还是逼她重生的那个生物赠送的福利,好歹,她还记得今天是1987年的1月5号,星期一,并且这个周六就要期末考试了(楼盈秋觉得是自己记得的可能性更大些,要知道,从小,考试的日子,她是从来不敢忘记的)。

      那么,推算一下,她现在应该是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这个重生点已经是出乎意料的好了。一来前面少活的日子不算多,二来,七八岁的大脑,已经发育得接近成年人了,也免得她过于担心由于自己整天想太多,而导致大脑血糖氧气供应不足,到时候来个早夭就搞笑了。

      再者,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再怎么装,也是会跟原来不一样的。但作为一个刚上了半年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只要注意一点,就算有些改变也是正常的。

      学校里,老师和同学对她熟悉度还有限,加上马上就是寒假,等过完年,变成熟些,也是符合成长规律的。

      至于家里,上了学的孩子,本来就该有点变化。虽然是上了半年学后才发生变化,不过,楼盈秋知道,这个时候的家长们,对孩子的变化,基本都是“恍然大悟”式的,总要等到变化大了,才会突然发现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或者“闯祸了变坏了”。更何况,她家里的那几位,对她的关注,也是有限的。

      确定了潜伏难度不后,楼盈秋又慢悠悠地回教室了,天虽然冷,不过多年没有呼吸到这么干净的空气了,多吸几口对身体好(她显然忘记了,她现在这具身体,还没呼吸过加了各种添加剂的空气)。

      鹅鹅鹅的背诵是小菜一碟,证实了楼盈秋真的是急着上厕所后,陈老师的脸色也没那么黑了,甚至还表扬了她——为了她选择了要求上厕所而不是尿裤子。

      楼盈秋不是很愿意地记起来,自己的黑历史之所以没有影响她后来在班里的地位,主要就是同道中人太多。现在班里的这些人,出过这种事的,没有一半也起码有三分之一。

      对此事,讲台上那位黑脸的陈老师责任很大。当年的楼盈秋只知道自己的老师对学生尿裤子的事情很生气,现在的楼盈秋却知道他应该是无奈更多。不过,他也没怎么努力去改变过这个现状就是了,离开这所没前途的乡村小学,调回城里,才是他唯一专注的事。

      对现在的楼盈秋来说,一个没放太多心思在学生身上的班主任,实在是太美好了。而这位班主任上完语文课又接着给他们上数学课,再加上印象里她这时候确实只有这么一位任课老师,显然不会有其他老师熟悉自己的认知让楼盈秋更安心了。

      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每次,楼盈秋回老家,都会发现,家乡这个所谓的农村,与她平时呆的城市之间的差距在越来越小。

      宽敞的马路,林立的工厂,越来越多的店铺,川流不息的大车小车,除了相对空旷些,和人文娱乐设施的缺乏,农村与城市的界限已经慢慢消失了。比如空气都不怎么清新,比如食物都不怎么安全,再比如,让孩子们自己上下学,都是一件让人很不放心的事。

      但是,1987年的农村,路上最危险的,大概就是孩子们自己跑去玩水了。汽车还是个稀罕物,一般不会进村路,就算进来了,这坑坑洼洼连两个车道的宽度都没有的石子路,也不是个能开飞车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人,应该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纯朴。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这个环境充满了信心,即使是幼儿园的孩子,也很放心让他们自己成群结队的回家。

      当然,也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村里人虽然不能说大家都互相认识,比如小孩子们不认识那些大人,但大人们却大多知道这些娃都是哪一组哪一家的。

      所以,放学后的楼盈秋,当然也是完全随大众的,自己回家了。

      出了校门后,大家就三三两两结伴走散了——虽然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沿着村里的几条横竖交叉的主干道回家,不过,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虽然这群一年级小朋友还没学过道这个定律,却仿佛天生就知道似的,各自抄各种近路小路走了。于是在楼盈秋还反应不及的时候,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成年的记忆这时候是一点忙都帮不上了,这具身体原本的记忆,又模模糊糊,保险起见,她只能独自走“大路”了,幸好村里的主干道,后来除了整平了修宽了,位置却从没变过。

      忙着考虑如何装个“正常的小孩子”的楼盈秋走到半路,才突然想起来,为什么自己没有一路同行的“小伙伴”——虽然现在的她确实对小伙伴一起拉拉手排排走回家家的把戏不感冒,但对于一年级的她,这可不大寻常。

      于是,她终于后知后觉地想起来,她把以前每天跟她结伴回家的两人丢在学校了,大概。

      直接走还是回去找他们?楼盈秋有点想不好。要想少点麻烦的话,当然是回去找他们比较省事,但是,西北风呼呼地吹,往回走的话,就是逆风了,这对她现在的这幅小身板,也是个挺大的负担。楼盈秋走两步退三步,算了半天,也没能算明白,哪个更划算些。

      “楼盈秋!你居然先走了,我们在等你,等你很久!”幸好,一个愤怒的声音帮她解决了问题。

      恍如隔世,也确实是隔世了。

      楼盈秋缓缓地转过身去,站定。

      不远处,一个比她大点的小姑娘,带着一个要更小些的小男孩,从后面追了上来。那愤怒的声音,就是来自小男孩的。谢天谢地,他们没傻傻地等在学校。

      这两人,就是楼盈秋没有同行的小伙伴的原因,确切的说,那个小男孩,就是她跟那个小姑娘都没有同行小伙伴的原因。

      与班里的同学不同,这两人,28岁的楼盈秋,不但记得他们成年后的样子,也记得他们还“天真”时的模样。

      小姑娘叫楼盈冬,名字听上去像楼盈秋的妹妹,实际上是已经上三年级的,比她大了足足两岁的姐姐。至于他们三姐弟中最小的那个小男孩楼丰华,则只比她小了一岁多,现在还是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当然也是家里的宝贝疙瘩。

      至于为什么在某个基本国策下,楼家还会有这么多的姐姐弟弟的,等过几年,有个名动天下的小品,将解释这个问题。

      所以,楼丰华在家里的地位可想而知,这不,他上了幼儿园以后,实在没时间接他放学的楼家父母,就要求家里三个孩子结伴回来了。

      以前的楼盈秋或许会不忿于家长的偏心,现在嘛,倒是有点同情楼丰华小朋友了——这幼儿园放学,比小学早多了。无论刮风下雨,必须等两个小学生放学才能回家,难怪后来的楼丰华一遇上要等人的事,脾气就暴躁得很(虽然平时也没好到哪里去),看来是童年阴影啊!

      能够这么平静的看着对面走来的这两个人,只能感谢她已经死过一回了,那些曾经再强烈的爱恨都随之而去了。不然,此刻,她大概会不知道,是该先抱着她哭一场,还是先把他打一顿。

      “出什么事情了?你怎么先走了?我们一直在等你,后来去你班里看了,你们班都走光了,我们才回来的。你到底怎么了……”对于楼丰华愤怒的叫嚣,楼盈秋自顾自地走神着,压根没听他说什么,楼盈冬唠叨似的担心,她却不好置之不理。

      按说,这个时候,她应该是心虚加愧疚的,可能,还应该有点感动什么的。不过,楼盈秋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感觉,这应该就是七魄缺失带来的又一个问题:她没有了该有的情绪,只能靠理性去判断喜怒哀乐。

      但是,不得不说,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理性才是最有效的。比如现在,楼盈秋很快就想明白,今天这事,理亏的是她,捅到家长那里,麻烦的肯定也是她。敢扔下楼丰华这个小祖宗,在父母那里,她楼盈秋简直是十恶不赦了。而要不捅到家长那去,无非是威逼利诱加忽悠了。

      威逼,她一对俩,毫无胜算。利诱,呵呵,楼丰华那小子是个无底洞,跟他当了那么多年的姐弟,她还能不明白?所以,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忽悠了,最好是能一劳永逸放大家各自自由。

      彼此拉开距离,也有利于她“迅速成长”嘛!

      “我们一放学,小丽她们就跟我挥手说再见了,然后她们一起回家了。她们现在可要好了!”楼盈秋蔫蔫地说道。

      楼盈秋的这话,让楼盈冬很有共鸣。已经三年级的她,显然原本一起上下学的小伙伴更多,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复杂。

      不过,姐姐的责任感加上性格中的软弱,让她在这个时候,也只能应和几声:“哦,哦,这样啊!”

      楼丰华却不一样,被放了鸽子的愤怒还没下去,这个时候,又被勾出了新的不满:“我要是不用等你们,我早跟李伟他们一起走了。”好极了,楼丰华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小伙伴。

      “他们都是自己回去的,谁不能自己回去啊!”小朋友的怒火更盛了。

      楼盈秋满意之极,果然,在这个每个小孩子都自己放学回家的环境里,必须跟自己姐姐一起才能回家,实在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即使他还没有男子汉的概念。

      “小心,摩托车。”楼盈秋拉了一把自己的弟弟,目送这个年代最大的马路杀手呼啸而过。好在村里这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孕育不出飞车党来。

      “唉,小丽她们都是抄近路走的,每次都能比我先到家。”楼盈秋继续唉声叹气。

      “走小路不好,要过田里的那些路的,都是泥巴,衣服鞋子,都会弄脏的。”这是大多数时候充当家长代言人的楼盈冬。

      这一点,楼盈秋还真是没想到,看来这才是他们三姐弟走大路的主要原因。她也才想起来,她家大姐,是有洁癖的,没想到这么小就开始了。

      可是,缩了下脖子,感觉暖和了一点后,楼盈秋继续蛊惑自己的弟弟:“小路上,没有摩托车,妈妈说的路上不安全就没有了。而且小路旁边,有好多房子,树,都能挡西北风,就没那么冷了。楼丰华,你冷不冷啊?”

      “不冷!”带着围巾手套的小男孩抬头挺胸,一脸骄傲。好吧,走两步跑两步的人,大概是真不冷的。

      “我晓得的,我不怕冷,你怕冷。”小男孩继续得意。

      不怕冷的小男孩在距离家门口还有几十米的时候,就遇到了一群在比赛抽陀螺的。圈子中间是正在比赛的四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外面正在加油起哄的是围成一圈的年纪小点的男孩女孩。

      楼家这三个来晚了的,就只能通过人群的缝隙才能看到中间的赛况了。个子最小的楼丰华,将自己的小书包一把塞给了大姐,就想往人群里钻。

      家里的小霸王,在外面可没什么杀伤力,推人不成还差点被推地直接坐地上。幸好楼盈秋反应迅速,一把扶住了差点跌倒的弟弟,就是她现在的身体,还跟不上大脑的反应,差点把自己也给摔了。

      闯关不成功的楼丰华,内战还是很厉害的,直接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大姐:“我要进去,我要进去。”至于二姐,不知道是看不上她的战斗力,还是小动物的直觉,倒是被放过了。

      不过被忽略的楼家二姐却“不甘寂寞”地说了句风凉话:“看吧,回来晚就会这样,又不是第一次了。”

      爱干净到都有洁癖了的楼家大姐,在这个大家都没那么讲究的年代里,在附近的孩子中还是很出挑的,于是围观的孩子们互相挤挤,给让了个位子出来。

      “当心点,我们先回去了。你不要到处跑,知不知道!”虽然楼丰华的脸上写满了“你好烦”,楼盈冬还是叮嘱了一遍又一遍,才带着妹妹先回家了。

      楼盈秋只能默默祈祷,这个楼丰华不要玩了一场,就忘记了对必须等姐姐们一起回家的不满,可一定要记得闹一场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