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11.文言文阅读的作者
元陶宗仪《辍耕录》载:“〔小圣乐〕乃小石调曲,元遗山先生
好问所制,而名姬多歌之,俗以为‘骤雨打新荷’者是也。”后人把
这曲入双调,并改调名为〔骤雨打新荷〕。现仍从《辍耕录》,以
〔小圣乐〕为调名,以“骤雨打新荷”为题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蹙红罗。
老燕携雏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
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Q:请分析下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并结合历史背景阐述这种思想感情产生的原因。
12.无法谋面
元宪宗七年秋,天人永隔。
*注:公元1257年元好问辞世。
13.语言障碍
和女真小字相比,鲜卑语才是真·绝色。
*注:遗山先生系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后人,孝文帝汉化改革开始禁鲜卑族人说鲜卑语,不过随后的北周北齐又继续通行鲜卑语,直到唐后鲜卑语渐渐湮没。
14.那些玛丽苏
李莫愁默默抽出冰魄银针……
15.不传之秘
“哟,仁甫,想学鲜卑语吗?”
“……叔叔再见。”
“可是,如果阿恒你学会了鲜卑语,以后我们俩就能在大家面前说悄悄话了~”
“……成交!”
16.千里之外
从岳阳到忻州,直线距离2341里。
17.祭拜
魏文帝曾炫耀:南国的瓜果哪里比得上真定的梨子好吃~
白朴在南国漫游多年,尝过苏州的青梅,金陵的柑橘,杭州的鲜橙,巴陵的蜜桃,但白朴思前想后,还是在供桌上摆上三个真定梨。
梨子,离者,民间有不能分梨之说。当年元裕之总是拗不过年幼的白恒,课业结束后一人捧着一个真定梨,一齐坐在廊前听檐下燕子叽叽喳喳。
只因为仁甫相信分梨之说,就是不愿意切开裕之准备好的真定大梨。
“阿恒不要和裕之分梨。”
“好。”
不过现在,白朴看着眼前即将燃尽的香火,分不分梨都无所谓了。
18.你所保卫的地方
他们无法抵挡蒙古铁骑,但至少能守住自己的心。
19.专家讲座
路人甲:“我们不是来听从宋词转变到元曲的历史渊源吗?”
路人乙:“是的呢。”
路人甲:“那为什么那个专家一直在说元好问被低估的历史地位?他谁啊?”
路人乙:“呃,也许那个元好问在这段历史中确实很重要吧。”
20.看不出本人模样的画像
“仁甫,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能长成苏轼的样子呢……╮(╯_╰)╭”
“东坡先生的官方照……比你帅得多呢……_(:з」∠)_”
“咳咳,阿恒你瘦成这样都能和关汉卿那个胖子撞脸就别说我了……{>~<}”
“裕之,你觉得五十步笑百步有意思吗 ̄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