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是非祸福 ...
-
是非祸福
今天是比武最后一天,也到了最精彩的一天,现在杨晓天和薛英龙希望江少凡能赢,
江少凡却很平静,知道现在的五人都是当今年轻一辈中最强的对手,谁也不差,除了功夫
还要看经验。江少凡的经验当然是比其余四人更胜一筹。师兄弟三人经常陪练,有时师傅
司马龙也会亲自出手。而江少凡在江湖上也有拼斗过。不过江少凡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这
对杨晓天和薛英龙来说,无疑多了一点担忧。薛英龙能体会出江少凡的那种感觉,而杨晓
天却是不明白。
巳时过半,副总管宣布比武开始,有请“南宫玉,花明,西门望,江少凡,齐桓上
台”。五人上得台来,只见这时胡玉娟也从后走到台上,大多都不认得胡玉娟,除了第一天
胜的十九人当晚见过外,另外就是帮内见过的。但大家心中虽疑却也猜到八分。只见胡玉娟
一身素白丝裙,白色莲鞋。像一朵玉莲引得台下人心痒痒。有些□□英雄看得呆了,嘴里的
口水流了出来浑似不觉。真狠不得一口吞下肚里才心甘。正在大家发呆发楞时,副总管乔
正说道:“今天五人比武,帮主千金胡玉娟也算一份,正好六人,”现在三人一组,分成两
组。胡玉娟,江少凡,南宫玉一组,写上名字放进盒子,其余三人抽签。结果是:胡玉娟对齐
恒,南宫玉对江少凡,花明对西门望。第一场花明对西门望。其余四人也没下台,后面设了
坐椅就坐,花明(楚玉香)和西门望两两相对。薛英龙败在西门望之手,花明(楚玉香)对
西门望有点恨意。这是两人相对,楚玉香脸上毫无表情,看得西门望心里纳闷,不知何故,
但他艺高胆大,却不理这些,但觉得花明眉清目秀,肌肤白析似玉,又目明亮而有神,觉得
是一个浊世佳公子,而花明冷眼相对,心中微怒。打手一揖,一声:“请”。花明也不客
气,举剑就刺。凤翔剑法连绵展开,楚玉香跟随巫山神尼十三年,剑法内功都达一流高手之
境,巫山神尼爱徒心切,不光一身所学倾囊相授,更是采得雪莲,百年茯苓等名药给楚玉香
固本洗经。除了火候之外,剑法已如巫山神尼之境。两人速度极快,只见人影纷飞,五步方
圆之内劲气逼人。两人打了六七十招,动作稍有缓慢,突听一声大喝,两人分开,众人惊异
之际这才发现,花明的头发散开,却是一个少女,而西门望却是袖口削去一片,扇子掉在地
上。原来在七十二招上楚玉香使出凤翔剑法中的绝招“凤舞九天”,这招剑法暗含九宫卦之
理,分内八外九,攻势凌厉,是巫山神尼的杀手绝招.如果内功深厚之人使出,威力不同凡
响。楚玉香使出这一招,西门望一时无法破解,急忙中一招“万流归宗”随手而出,其实这
招却不同于少林的万流归宗,名似而招却是不同。在此加以区分。读者且勿混谈。且说楚玉
香的剑势穿进西门望的空门而来,西门望挥扇万流归宗相抗,但还是晚了一点,楚玉香一剑
削去西门望袖子,西门望在手臂急躲之下,扇子随手而出,击在了楚玉香的头上武生帽上
。西门望呆呆地望着楚玉香,不知是惊还是喜。而楚玉香一声冷哼,掉头走开。此时副总管
乔智正说道:""这一场花明胜""。台下顿时哨声连片,甚至有人喊道:“花明是个女的,胜
了有什么用啊”,“不会也是来招亲的吧”“哈哈哈”台下一片混乱。乔智正提声道:“大
家静一静,不管她是什么理由或原因,刚才的比武确是她胜。虽然她的帽子打掉了,但兵器
没丢,而西门望袖口削了一片,兵器也掉了,所以评判花明胜。至于她比武的原因暂时不
论”。西门望连扇子都不拿转身下台而去。
接下来第二场南宫玉和江少凡。二人打了一百二十三招,江少凡一刀划在南宫玉的
左肋。其实两人应该旗鼓相当,江少凡就是经验丰富,略高半筹而已。第三场胡玉娟胜,齐
桓虽然剑术不差,但就是没有完全放开,胡玉娟却是心无顾及,出手自然而且一开始就抢
得先机,四十七招上就胜齐桓。现在很明显,江少凡是独占花魁。最后压轴就是胡玉娟与
江少凡了,花明已不会再比下去了。胡帮主心中自是高兴,江少凡是中原大侠司马龙的弟
子,当然人有出众,与胡玉娟甚是相配。乔智正分咐上酒菜,一时台下热闹非凡,江少凡,
花明等自是后面用餐。而台下的英雄大多在吃完午餐后纷纷离去,只有少数与淮河帮有
交情的,却是留了下来,但也只有几十人而已,而胡玉娟与江少凡的比武就取消了,因为
胡玉娟三天来也知道江少凡的武功,江少凡也是一表人才,英俊不凡,自是喜不自胜。晚
间又是席开十桌在内府。薛英龙与杨晓天,楚玉香在坐,胡玉娟与楚玉香谈的甚欢,而成
知已。席后胡玉娟与楚玉香一起到胡玉娟的秀楼。江少凡,薛英龙,杨晓天都按排在内府。
一连三天,胡帮主与胡与娟与几位少年侠士相陪。江少凡与胡玉娟的情感也是与日俱增,
胡玉娟也知道楚玉香对薛英龙有情,让江少凡从中暗示给薛英龙,薛英龙自是高兴,与楚
玉香时掌相伴。只苦了杨晓天,年岁较小,两位哥哥心有所属,武功又高,暗自叹息,心中
自是着急离开,只是不愿扫了两位哥哥的兴。第三日晚宴后,杨晓天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希望江少凡和薛英龙多留几日,自己有事先走一步。江少凡和薛英龙自是挽留,无奈杨晓
天去意已坚。江少凡和薛英龙也不愿让杨晓天一个人走,答应明天一同离开。
第四天早上,早饭过后,江少凡向胡帮主辞行,胡帮主和胡玉娟都挽留,杨晓天非走不
可。只好同意,胡帮主修书一封给司马龙,无非是与司马庄结秦晋之好之类。江少凡,薛英
龙,胡玉娟,楚玉香四人约好相见之日,胡玉娟相送几人出门。胡玉娟红着眼圈,不舍之情
溢于言表。江少凡自也情意绵绵,杨晓天虽不懂男女之情,但知道江少凡是性情中人,是
有情有义的英雄。楚玉香与胡玉娟也是依依不舍。出得门来,送上四匹健马,每人一个包
裹,里面两身衣服及白银两百两,四人不好不收,道声谢。上马道得一声保重急驰而去。胡
玉娟跑出好远,只至看不见四人,才怏怏而回。
且说杨晓天,江少凡,薛英龙四人,走出十里之外,杨晓天停马不前,三人转头回来,
杨晓天说道:“两位大哥,楚姐姐,兄弟就此拜别,日后有缘,再容相叙”。薛英龙急道:
“兄弟何必如此着急,再容相聚几天也不迟啊”。杨晓天道:“兄弟也实不得两位大哥,实
在身有要事,情非得已,还望两位哥哥及楚姐姐见谅,兄弟就是别过,请你们珍重”。掉转
马头,向东急驰而去。三人默然。忱忱望着远去的背影。
杨晓天骑马急驰,心思纷乱,想到自己的身世,父母的血仇,烦乱不堪。任由马儿跑,
这一路跑下来,也不知跑了多少里路,再看这里,山势渐高,人烟稀少。跳将下来,让马儿
歇休一下,马儿也是吃喘哧哧。一看天色,已过午时,虽觉得有点饿,但一时又没地方吃。
只好拉着马缓慢而行,到了一处河边,给马饮了水,自己掬了几口水,河边水草丰密,就让
马儿吃草,自己躺在河边想着心思,想着想着,眯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马儿的一声嘶声
惊醒了杨晓天,一看天色,夕阳西沉。再看马儿,不远处站着,似是吃饱了。杨晓天暗骂自
己糊涂,幸好马儿还在,起身走到马儿身边,轻轻抚着马头,马儿似是心中高兴,嘶叫一声
,似是叫主人上马。杨晓天翻身上马,手在马背一拍,马儿仰头急驰。风从身边呼呼而过,
杨晓天知道这是淮河帮的好马,急驰一阵,太阳已落下山去,杨晓天也不知道了哪里,只
顾往前赶。急驰了二十多里,天色暗了下来,依稀看到天上的星星。再看四周一片寂静,杨
晓天有些饿了,心想再往前走走,或许有小镇或村庄,再吃饭,就这样一直往前走,自己也
不识路,只光策马急走。那知却没见到什么村庄小镇,却走进了一座大山路口,只见山看
不见边,山连山。杨晓天心忖:现在到了山里,只好往里走走看了。心中忖罢,策马而行,一
路走来,山道越来越窄,骑马也不能了,只好下马步行。走了十来里,有一条河流顺道而下
。杨晓天牵马到河边,给马饮水,自己也喝了点水。天很黑了,也看不到路,只好放开马自
己去找草吃,自己也寻个地方准备住一宿,等天明再走。在山里找了半天吃的也没有找到
,只好在河边找块大石头,坐下调息。十二周天后觉得神气清明,也不觉得饿,只好依石躺
下。一觉醒来,已是太阳升起来了,再看四周,大吃一惊,原来四周都是山,高矮不等,有
些山郁郁茐茐,有些山却是光秃秃的。再看马儿,昨晚上放开自己吃草,这时却已不知去
向。心想可能沿着河边吃草吃到里边去了,想也没想,只向里走去。沿着河走了半天,也没
有看到马的影子。这时他心中一片茫然,不知如何走。再看里面的山,心想有树就应该有野
果子,先找点野果吃点东西再想办法。加快往里走。就这样,走了差不多七八里路,走进一
片树林子,还好,里面真有野果子,他挑了些吃了个够。正当他要走时,突然听到一声喘息
之声,声音很微弱,但他还是听到了,自从少林了尘大师传他心法,调息之后,三年来他的
听觉眼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他相信刚才听到的声音肯定是人发出的。在这荒山野岭听到
人声,他有些高兴同时也有些好奇,向前依声而寻,走了七八丈,果然看到一棵树下有个
黑衣老者坐着,两眼紧闭,好像有重病缠身。杨晓天急步赶了过去,连叫了几声:“老丈,
老丈,你醒醒”。黑衣老人缓缓睁开眼来,看到眼前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只见少年眉清目
秀,两眼有神而明亮,齿白唇红,对自己好像很关心。杨晓天看到老者睁开眼睛,忙问道:
“老丈,你怎么了?病了吗?”老者看到少年关心自己,心道:“看来老夫虽死而无憾
了。”老者道:“我没病,受伤了。而且活不过三个时辰了。”杨晓天急道:“老丈,你伤
在哪里?不知附近哪里有医,我背你去看大夫”。黑衣老丈摇摇头,轻声叹道:“老夫身中
阴毒掌力,内脏移位,就算华佗再世,也救不了老夫。何况方圆百里,无医可找”,杨晓天
听罢,心中大急。但又想不出什么办法,两手直搓。黑衣老者看在眼里,眼前这小伙子纯心
厚道,身俱侠义之心。实是可托之人,但又不知少年的来历出身,心中寻思一番,主意已
定。只好道:“小友,你可学过武艺?师承何人门下?”杨晓天答道:“老丈,我没有学过
武,没有师傅”。黑衣老人心中惊诧。看这小伙子的眼睛,内功有了很好的根基,却说没练
过武功,心中怀疑。黑衣老人“哦”了一声,问道:“你没学过武功,来到这深山干什
么?”杨晓天道:“昨天走路,天黑急着赶路,迷路才走到这里来的。”黑衣老人又问道:
“你急着赶路,去哪里啊?”杨晓天道:“我也不知道去哪里?”黑衣老者诧异道:“你着
急赶路,却又不知道去哪里,这却是怪事,怪事,怪事”。
杨晓天道:“其实我想找各师学武,却又不知道哪里去找,也不知道去找谁”。
老者听到这里,似乎明白了许多。又问道:“你寻师学武,又为何来啊?”
杨晓天道:“为父母报仇”。黑衣老者又问道:“什么人伤了你父母?”杨晓天悲愤万分,
哽咽地把父母杀害的过程说了一遍,又把自己出来寻师学武的遭遇也讲给了黑衣老者。黑衣
老者听完,也不免同情杨晓天。原来黑衣老者是江湖上有名的妙手空空肖不平。成名四十
多年前,轻功登峰造极,踏运飘江湖罕逢敌手,昨晚遇到一个黑衣蒙面之人,觉得有点古
怪,跟踪下来,没想到对方轻功竟不在自己之下,一直跟踪了一百多里,蒙面人竟走进大
山,心中更是好奇,跟了进来。没想到来跟到这里,蒙面人却转过身来,冷冷地道:“阁下
跟我这么久,究竟有何企图?”妙手空空只说看你蒙面而好奇。蒙面人道:“泄我行踪者
死”。妙手空空大笑,蒙面人更不答话,一掌劈来,两个斗在一起,蒙面人武功深不可测,
十招不到妙手空空胸前受一掌,喷出一口血,倒地不起。蒙面人一闪而逝。妙手空空对杨晓
道:“老夫昨晚受蒙面人一掌,刚才才醒过来,正好你在这里遇到老夫,算来与我也是有
缘,老夫有一事相求,不知小友肯允否?”杨晓天道:“老丈请讲。”妙手空空道:“老夫
一生以盗为乐,却从不欺善良之人,更没伤害过侠义之辈。现在自知命不久,想请小友去一
趟云雾山,找一个老夫的好友,送一件东西。”妙手空空说完看着杨晓天。杨晓天说道:
“老丈有所差谴,小生敢不允命,只怕老丈所托之物贵重,小生身无所学,无力保护,岂不
是所托非人?”
妙手空空道:“无妨。小友能为我办完此事,我也瞑目了。”
杨晓天道:“老丈既然信得过我杨晓天,就算刀山血海,在所不计,也为老丈完成心愿。就
请老丈示下”。妙手空空肖不平道:“小友此去,不下千里,老夫一生未有弟子,现在只能
把一身所学带进黄土,实有不甘,小友如愿意在我所剩的时间里,把我生平最得意的踏云飘
轻功传授与你,不枉你我相识一场,何况这次出去,路程又远。”肖不平说完用期待的眼神
看着杨晓天。杨晓天听了肖不平真诚的话语,心里十分感动。连忙道:“老丈厚赐,杨晓天
感激万分,不知如何报答老丈的恩德,只怕难报于万一,我心里十分惨愧”。老丈听到杨晓
天答应了,特别高兴,忘记了即将辞世的不块,吃力的笑了笑。让杨晓天把他扶起来靠在
树上,把踏云飘的心法及步法一边又一边讲给杨晓天,直至杨晓天全部记住,才满意的吁
出一口长气。脸上没有了死亡的一丝不快,很平静也很快乐和知足。杨晓天聪颖过人,是
一块练武的奇才。他的踏云飘也不会与他同朽。只见他缓缓说道:“云雾山山谷东北角有
座松石居,是老朽的好友松石居士范乐天住处,此去把这块玉佩交给他,他会明白老朽的
意思。”一边说一边从胸前取下一块翠绿色三指宽食指长的玉佩,他颤动的手拿着玉佩摸
了摸,交给了杨晓天。杨晓天看了一眼手中的玉佩,看着肖不平,心中不觉一阵痛楚,眼泪
卟卟而下。肖不平看在见里,慈声说道:“老朽此生与小友相识,可见老天待我不薄,人生
百年,生死常事,你也不必悲泣,男儿志在四方,你要坚强。何况你还有父母大仇未报”说
着说着,大声咳嗽起来,“哇”一声,咳出一口血来,又连连咳了几下,稍稍平静,继续说
道,可惜我不能帮你复仇,将来你遇事要冷静,不要冲动,我死后,就在这里找地方埋了,
免得落尸荒野。杨晓天听得心里悲伤万分,想起自己父母的惨死,不禁大哭,一边哭一边说
道:“老前辈,你不会死的,不会死。”良久,哭声停了。杨晓天感怀身世,这一哭反而把
心中的郁抑全部释放了出来。这时平显得很平静,他看着不知何时死去的肖不平,心中没有
悲伤,跪在肖不平前。磕了三个头,然后找了一块木棍,挖了半天,把肖不平的尸体埋了。
找了几块大石头放在边上。然后又磕了三个头。转身而去。他决定先把玉佩送到云雾山。完
成老前辈的心愿。顺着原路出了山谷,走上了大道……。
这一天,一个风尘仆仆的十六岁少年走进了李家集。只见浑身有些脏,衣服也有好几个地
方破了,身上背一个小包,十足像个乞丐。只是两眼分明透彻,俊眉入鬓,鼻如悬胆,脸色
稍有几分黄,有点脏,但也掩饰不了俊逸脱俗,丰神秀美。只见他走过路边的小吃摊,从腰
里摸出两文钱,买了一个饼,一边吃一边向前走。那些坐着吃饭的,路边摆摊的看着这个
少年走了十几丈远,才回过神来,不知从谁的口里发出一声感叹“好俊的少年”。原来这少
年就是杨晓天,他已听不到人们的议论,勿勿而行,自从葬了肖不平后,连续走了半个月
的时间,他夜宿昼行,在一路上学习肖不平的踏云飘轻功,现在已经一个纵身两丈多远,
他心中高兴不已,同时更是常练不息。杨晓天离开李家集十来里,路上行人渐少,放开轻
功步法,速度快了很多,不多久来到云雾山山脚,其实云雾山连贯数百里,而主峰才是其
真实的所在,松石林立,终年雾绕,景色异美不凡。杨晓天站在山脚,看了看方向,又继续
赶路,越往上走,越看不清真面目,就这样走上山又下了山,一连走了几个山头,差不多五
十来里路了,杨晓天也不觉得累,但是口有些渴。又走下一个山,到了一处山谷,小溪水如
一条银蛇一样盘绕而下,他快步跑到小溪边,喝了几口水,顿时感觉清爽。然后又洗了把
脸,他还不知足,脱下布靯,挽起裤子,洗了半天的脚。溪水的清凉使他浑身觉得舒服,同
样洗掉了他一身的乏气。使他畅快无比,他坐在溪边盘思着松石居。不知如何才能找到,
心中焦急起来,起身沿着小溪往前走去。在山中他找了两天了,还是没有找到松石居。顾
名思义,松石居肯定是有松树有岩石的地方,他找了好几处都是毫无人影。这时他站在一
处山顶,环看四周的山峰,自己应该到了云雾山内部了,差不多绕着主峰走了一周,还是
没有找到。正当他想坐下的时候看到西北方向,有一片银连挂在十几里外的两山之间,他
寻思那可能是瀑布,心想要有人住必有水的地方才行,心中想到这点,高兴起来,几个起
落已在二十丈之外了。他有点兴奋,他将要完成肖老前辈的心愿了。从山头看,那瀑布只
有十几里,但走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走了三十里,才走到,走了将近两个时辰。还是他学
会了踏云飘才这么快,要不然半天时间能否走到还是未知数。这时他来到瀑布下面,几十
丈高的瀑布一泄而下,下面激起无数水注水花,却是壮观。但他却无心观看,马上向瀑布
的两边看去,终于在瀑布东面百来丈的地方看到有几间小屋,屋前屋后都是松树环绕。杨
晓天开尽极了,终于找到了。急急向那边走去。不一时来到那几间小屋前,原来院墙有篱
巴相围。院内有石椅石凳,院子修的也是平整,果然是一个小桃源。杨晓天站在篱巴门口,
虽然自己一推,栅栏门就能开,但是出于礼貌还是没有这样做。“请问屋里有人吗?”杨晓
天叫道。连叫两声,只听“吱”一声响,屋子的门开了,走出一个儒士老人,说老也就六十
来岁的样子,长须五寸,面清相善。身形健朗。一身灰白长衫,干净整齐,显得文雅非凡。
只见老儒士走出屋门,一边打量着杨晓天,一边过来打开篱巴小门。又从上至下打量一下杨
晓天,才道:“壮士从何而来,有何见教?”杨晓天连忙答道:“我叫杨晓天,从淮北而
来,请问这里是松石居吗?”儒士道:“不错,你怎么知道松石居?请进来讲话。”一边说
一边让杨晓天进来,两人走进院子,老人让杨晓天坐在院中石椅上,自己也坐在一边。杨虹
天道:“莫非老丈是范乐天范前辈?”老者轻轻点点头。杨晓天站起来打个揖,恭身一礼。
然后才坐下。说道:“晚辈杨晓天,在淮北遇到肖不平肖老前辈,蒙他老人家大恩,特来送
一玉佩给范前辈。”说罢从贴身内衣取出那块绿玉佩交给活范乐天。范乐开看着玉佩。心急
地问道:“肖老师人呢?他怎么样了?”杨晓天说道:“肖前辈他半月前去世了。”老儒士
急道:“他怎么死的?”杨晓天把他那天遇到的情况全部讲了出来,老儒士听罢,叹息连
连,偶尔发呆。原来老儒原名叫范仁昌,祖藉苏州,三十年前在他三十二岁时中了状员第三
名探花,调任青州(原来是县)任县官,三年后调任济南府知府,为官清廉,深得乡民爱
戴。为官不到十年,结发之妻一病不起,想寻名医治病却手上又无存银。而妻子病情一天比
一天重,不到半月离世而去,范仁昌感念妻子一生跟他清贫度日,自己虽是知府,却也没有
钱给妻看病。自己在追求功名时,家贫如洗,其妻却不畏艰难,始终支持他,任劳任怨,毫
不言苦。他深爱自己的妻子,妻子的离世使他沉重一击。了无生趣,心灰意冷,之后辞官游
山涉水,只想隐老终泉。
正好在云雾山穷途未路之时,遇到妙手空空肖不平,相济于他,肖不平知他之境,油然而
佩,两人在这里建了松石居相住一年多久,肖不平才离开,但是每年都会来看他,并小住
一月或两月,十多年来两个相知,交情非同寻常。这时听到老友肖不平辞世,不禁悲痛万
分。杨晓天呆呆地看着老儒哭泣。半晌老儒才停,谦然地道:“老朽失礼,请小哥儿见
谅,快请进屋老朽给你准备晚饭。”说罢拉起杨晓天的手进了屋里。三间小屋,正中客厅,
两边都是卧室。十分干净。中间一张八仙桌,两张椅子,屋子十分简单,里面却摆了很多书
藉。杨晓天坐着喝茶,老儒不一会做了两碟小菜,两碗米饭,两人边吃边聊。饭后也没有多
聊,老儒让杨晓天早点休息,老儒知道杨晓天这半月来一路行来,肯定是累了。杨晓天也不
推辞,进屋休息。但他躺在床上那里睡得着。坐在床上打坐调息。十二周天后,神清气爽,
没有丝毫累的感觉。按着了尘和尚的心法练了三年多,他越来越觉得调息的好处,只是他不
知练的是正宗的少林内功心法。本来少林内功心法非本门弟子不传,但了尘当日见到杨
晓天时才十二岁,被打的浑身是伤,心里可怜,慈悲之心使他不忍,传了内功心法。就因为
了尘的慈悲之心,三年后杨晓天帮少林挽救了一声危难,此话暂且不提,后面自有说法。
第二天两人吃过早饭,老儒才自己的生平及与肖不平相识后的事全告诉了杨晓天。
杨晓天安慰道:“范前悲也不要太悲伤,晚辈深受肖前辈的大恩,他日学成武功,必为肖前
辈雪耻。以慰肖前辈九泉之灵。”范乐天听的心中一动,昨天杨晓天说自己见到玉佩就能
知其意,莫非肖兄有意把自己得来的武林秘藉传给杨晓天?如果是这样,自己得要好好成
全才行。想到这里,对杨晓天说道:“小兄弟可是想学武吗?”杨晓天答道:“晚辈家破人
毁,出来寻师学艺不成,三年多时间过去了,茫茫江湖,却是无处寻得名师。晚辈本想多留
几日,以教奉前辈。可父母之仇毁家之恨让我实在心中不踏实,想早日出山,了却心愿。还
望前辈勿怪我无礼才行”。杨晓天说罢不敢看范乐天的脸。红着剑诺诺不语。范乐天见时机
以到,缓缓道说:“小兄弟你有此等志气,老朽怎么怪你呢?只是你病急乱投医,也不是办
法,肖前辈放在这里的东西,我知道是前世留下来的武学秘藉,只因他年岁已大,无心参
研。留给我希望我能从中有所受益。老夫虽然看过,却也无心习武。现在交给你,你习得肖
前辈留下的武功,不见得比寻常名师差,你意下如何?”何况名师可遇不可求,也要看个人
机缘。老朽会尽力配合你。杨晓天听罢,心里寻思,范前辈此话不假,如果再如此担误下去
,报仇的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想到这里,豪不犹豫点头答应。范乐天立即进屋拿出
一个油布包裹,包的严严实实。范乐天打开包裹,原来里面有一把古铜色三尺三雨长宝剑
,两本牛皮纸皮包着的两本书,一本是武功秘籍,一本是医药著作。还有一片黄丝绢,折叠
起来的。看年代已有些时间。杨晓天打开丝绢,原来里面只有三千来字,却是梵文,自己看
不懂。范乐天道:“这是梵文,你不懂没关系,老朽对梵文稍有研究,帮你翻译出来就可以
了。”从此杨晓天住在松石居习练肖不平留下的武功。原来肖不平两年前去敦煌。在祁连
山脉一个石洞里无意中发现,只看了看也没有研究,肖不平对武功并不痴心,只醉心自己
的轻功,同事自己在江湖上很少动武,因此带回来留给范乐天,范乐天毕竟是饱学之士,
对此稍有研究,但并不醉心与武术。杨晓天这次机缘巧合,习得一百七十年前名震武林的
剑术名家龙庭玉的武功,只是龙庭玉成名江湖不过五年,就消声匿迹。其实龙庭玉当时在
江湖上五年后,还是对自己的剑术不满意,隐在昆仑山继续钻研。越研究越是痴迷武功,
在自己五十多岁时收了唯一的一个徒弟南宫远。此时南宫远已十七岁,南宫远跟随师傅
三十多年才离开师傅,成名江湖。而龙庭玉却远走天山,喜马拉雅山寻找配药的雪参,在
喜马拉雅山脉一石洞里遇到一个天竺僧,天竺僧赠给他天竺僧的内功心法,就是今天杨
晓天看到的丝绢。龙庭玉与天竺僧切磋印证武学,天竺僧剑术败给龙庭玉,龙庭玉内功败
给天竺僧,两人在喜马拉雅山相住二十年,精研武学,龙庭玉雪参也没有找到,在回中原
的路上,病逝在祁连山脉。而武学秘籍和医药著作却是在喜马拉雅山与天竺僧精研武功
时所作。而南宫远出道后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其师,所以这些师门秘籍他都是不知道的。在
此简单做一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