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战前 ...

  •   面对众人道喜,楚府众人个个表情微妙。楚阳开始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粮食产量节节高升,直到朝中拜老将田岳为帅领羽林军十万,调充州军十万在豫州坐镇,拦截汉王大军。由于田岳领徐州兵马数年之久,是以徐州不再派将,仍由田岳节制。
      吴江总督被大家一致忽视了。而让楚阳震动的,却是张亮这个人。他竟然跟在田岳身边!
      楚阳不得不再次重新调查,原来张亮脾气太臭,虽然能力强,在田岳手下着实得罪不少人。他跟吴对上只是其中之一,田岳当时觉得,张亮的脾气得好好压压,借着吴江的由头,把他扔水军冷藏了。
      楚阳上的折子事关军粮,但要杀了张亮,这问题也不小。大战之初,田岳不预多事。干脆请姜宁出马,把折子压下,就当这事没发生。补了张调令,张亮仍归于他的麾下,再给钟长权一张节制徐州水军的公文,这事算处理完毕。

      楚阳半点好处没捞着,还被奉送个对头。更坑爹的是,张亮如今在豫州领兵,楚氏宗族也在豫州。
      从得到消息那一刻起,楚阳开始对白灵上心了。每日里不是送点小礼物,就是小意温存,日日归家更不在话下。他还另备了几桌酒席,把认识的,不认识的又请了一遍。
      在白灵看来,楚阳是被她感动了。果然当初的决定太对了!
      管家还在叹息,夫妻的事,果然外人是不能乱来的。
      楚阳从来不开口问白灵娘家的事。可自从楚阳改变后,白灵带的侍卫自发的,就往家里送信了。
      白正还让儿子亲来,给白灵把嫁妆补了。总之,看起来是皆大欢喜。族长得信后还感叹,到底是少年人啊,当初信誓旦旦的,现在不也挺好?
      每天深夜,楚阳都要在书房里喝下一碗药,由心腹亲自动手熬制。黑乎乎的药汁子被他一口灌下,端起茶盏,楚阳面无表情地慢慢喝茶,忽然,眼中厉色一闪而逝。
      不知是工作太忙,还是压力太大,楚阳迅速地瘦下来。

      这一天,在书房里,楚阳在看地图。面对死亡的紧迫感,无时无刻的都在压抑着他。无论朝中还是赵-汉联军,于他来说,不过是早死晚死罢了。可能反王一脉的人马还要好些,楚阳苦中作乐地想,才死一个儿子嘛!
      指尖用力的划过草原,突厥真不是东西!夜深了,楚阳还没睡,直到天明,楚阳也不眯了一会。近日来,楚阳略有些失眠。
      “大人,海边盐田出盐已够十万石,全是是最上等的雪花精盐!不知大人有何打算?仓库已不够用了。”来报的人是管家楚福。
      自前徐州总督田岳领兵入预州,李知府就领着大队人马进京了。听说官位提升为顺天府府尹,由此看来,裙带关系着实重要。相对应的,楚绩顺利地被举荐为知府。
      可能是因为楚绩顺利为官,做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许多族人不用族长发话,自发的,来了不少。
      楚阳如今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来多少收多少,还给他们找个事做——开盐田。当然,皇帝急着要钱是一方面,拼命显示自己才能是真正的主因。楚阳一直在等自己名传天下的那一天。
      田中出盐,楚阳本来没有保密的意思,可想想若的别人都会了,只会显得自己没份量。就像青州陆丰不就自己生产鱼干嘛。左右没什么技术难题,无非是用些石炭罢了。
      楚阳这回是真懒得自找麻烦,等这边盐田上了正轨,就起草奏折,直接上奏。为了打好关系,楚阳顺手把多出来千把石精盐分别送给田岳和任欢。
      由薛凯带队,领一哨人马压送去往豫州。
      任欢是自己未来岳父,性格跟吴江近似。他让管家把吴府的管事找来几个,叫他们带队,再派个楚氏族人,足够了。
      合上帐本,楚阳想,任欢应该会喜欢自己派去的人和物吧~
      京城高明谱接到楚阳奏折,直揉眼睛。他是真的有些不敢相信,盐竟然不必煮!随着一同前来还有三万石精盐,这让户部尚书郭淮喜出望外。官员薪水已经拖了近二个月了,许多人都怨声载道,如今这批精盐可真救了急。
      可他还不能动手截了,因为楚阳明确告诉朝中大臣,这是给皇帝内库的!以后徐州的所有盐田,也全部给内库!
      皇帝陛下没第一时间接到消息,但吴江有啊。他刚接到楚阳私信,就激动了。雪白的精盐从指缝漏出,吴江满脸胀红,这哪是盐啊,这是就是钱!如果楚阳在他面前,他是一定会扑上去亲他一口!
      叫人搬了一袋,就进宫找皇帝,钱啊钱!这东西可不能让别人抢去。别以为他不知道,最近郭淮已经很多次暗示,要皇帝再从内拿一笔钱。必须抢在他前面。
      楚阳对精盐的认识还是略有欠缺。其实在古代,盐跟钱相差不大。
      楚阳的精盐在朝中造成的巨大波折,皇帝这次态度很强硬,坚决要把盐田收归内库。以高明谱为首,朝中经过一阵扯皮,终于定下章程。徐州盐田可以归为皇帝内库,但这一批盐归户部所有。楚阳必须把方子拿出来,还要再支援一批熟练盐工。
      皇帝陛下还算满意,只是心中觉得有些对不住楚阳。他努力给自己人创造上位机会。
      “卿等所言极是,然楚阳却不可不赏。高相可有什么见解?”话是这么说,皇帝觉得,只要反对的人不多,他完全可以给楚阳封个伯爵嘛。过几天派个内监去,楚阳就可以进京了。
      高明谱对楚阳这个人倒是很欣赏,可一想着吴江这小子,就是满肚子的怨气。他可以接受皇帝陛下无能,可以接受朝中有吴江这种幸臣。可吴江和楚阳这种组合,他绝不接受!高明谱现在就可以想象,每当吴想犯个事,楚阳就公为私用,明目张胆的报复。
      前几天让老将军田岳保下的张亮就是个典型!不就是跟吴江有冲突嘛,听说差点就把三品大将给杀了。偏偏用的还是阻挠军粮做借口,就连老将军都不好直接给楚阳小鞋穿,还得亲自把事给平了。就是如此,吴江在皇帝后面仍然不依不饶的。
      高明谱想了想:“启禀陛下,楚阳确实要赏,然楚司马今年刚刚及冠,已是四品。陛下如今不过而立之年,届时楚阳功高无赏当如何是好?老臣以为,陛下可赐金银,并封其母三品诰命足以。”
      兵部尚书姜宁也上前一步:“陛下,臣附议。”
      郭淮犹豫了,他是真正欣赏楚阳这人,如果不是总跟吴江纠缠不清,他早就把楚阳调户部了。这段时间,楚阳间接为他解决不少麻烦。可以预见,未来跟楚阳打交道的时间绝不在少数。不如卖个人情?
      郭淮上前半步:“微臣不同意,楚阳献上制盐奇方,陛下仅赐金银诰命,有功不赏,岂不让天下人寒心?”
      陈儒头痛了,他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看高相一方,又看看郭淮一系。只觉得双方理由都对。
      擦擦头上的汗:“这个,容后再议吧。”
      高明谱心下一急,容后再议?到时只要吴江进宫几趟,陛下定会准了郭淮的意见。看看吧,他就说吴江这人应该撵走!
      高明谱没放弃,他向后打个手势,让自己人赶紧多说几句。果然不出所料,人一多,陈儒又犹豫了,在高相狠狠瞪视郭淮几次后,渐渐没人为楚阳说话。
      吴江挫败地一握拳,看来他得赶紧把姐夫找来商量商量,这事儿怎么看都不对头!

      楚阳不知道朝中为了他波澜再起。此时,他正在守城。朝中诸人定的军事计划是由豫州田岳为主力,对二逆王进行军事打击。徐州仅需坚守就好。不是朝中不想在徐州再开个战场,而是实在支持不起了。
      镇北王的军队在做战,他们要支持;豫州田岳要打赵-汉联军,必需支持;青州陆丰在平叛,后方不能乱,要支持;皇帝好友任欢在充州越干越乱,拿不下这小子,也要支持!就连并州边防,也要加固。
      楚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赵王要派近五万人马攻徐。他们不是号称四十万人马,实际才二十成吗?分了五万在他这里,对上田岳难道就好过了?最可恼的是,他居然竟然把薛凯这家伙派出去了!压盐回朝廷时,走了二个将领,全都是至今未归的。
      大军将至,他只好亲自上阵。心中后悔劲就别提了。
      楚阳不懂打仗,也没打过仗。再想想自个儿在徐州大营看着的情况,他想了想,终于艰难的下了个决定。
      “传令下去!凡徐州民,兵,健妇,二十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均可为暂时为兵,凡斩首一人,得银一两。轻伤而有战功者,由官府给予足够药材;重伤残而有战功者,由楚某日后负责给予力所能及的轻活,月得银至少半两。五十岁后,无须做活,得钱半两。
      战死而有战功者,指定亲属二人各得银百两,指定子女四人,由楚某养育至成年;战死无功者,指定亲属一人得银五十两,指定子女一人,养育至成年。”
      一张张黄榜贴遍徐州上下,所有人都疯狂了。众人眼望城外五成军队,眼放绿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