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帝都乱(一) ...

  •   唐国皇宫御书房内,身穿锦衣龙袍的青年正聚精会神的画着一幅山水画,旁边一位老者站在一旁认真看着,不时点点头表示赞许。不用说此二人真是唐国国君唐舒玄与其舅宇文博。终于中年人完成了最后一笔,放下画笔,“国舅,看朕此画如何。”“此画实与大王与我国匹配啊,妙极,妙极,真乃佳作啊。”老者神采飞扬的回应道。
      “哦,国舅此话何解。”青年饶有兴趣的问道。老者摸着山羊胡子,望着画作,说道:“山顶之上,白雾弥漫,旭日初升,给人似有拨开云雾之感,这不正是符合陛下即位,将要大展身手,改旧革新,实现宏伟之志嘛?此乃其一;其二,看此山势雄伟,似有藐看群山之感,不象征的我大唐帝国国富民强,不惧其他七大国之意啊。”
      青年闻此言,似略有得意,不过嘴上却说道:“国舅,一如既往的如此好口才啊,真是过誉了,哈哈。”“唉,君皇,何以妄自菲薄呢?且不说君上年少聪慧,就说这御书房,墙上挂着君上佳作,书架上均为帝王之书,足见君上勤勉,必将成为一代明君,建立丰功伟业啊!”老者一边指着画,拍拍书架,一边激动的说道。“是啊,朕勤学用功,就是想建立下一世功勋,想在这唐国甚至大陆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啊。”青年皇帝沉声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啊,攘外必先安内,陛下虽说是唐国之主,可如今这唐国的兵权皆为一家掌控,而其家族在国内威望也无以复加,有此家族在,即使将来陛下取得不世之功勋,这唐国历史甚至大陆历史记录的也许只是其家族,对陛下只是只言片语啊。”宇文博还未说完。唐舒玄用力拍桌子打断道:“够了,国舅怎敢如此放肆!”宇文博随即跪了下来,不断叩头道:“老臣也是为了陛下和我大唐的未来,才大胆直言的啊,这段时间,李家可是将自家不少青年才俊以不同理由,或正式或秘密的送回了他们李家的封地啊,他以为做的毫无漏洞,不过还是被老臣的手下截获消息了啊。”
      “就凭此等不大不小之事,让朕治李家的罪是不是太过儿戏了。”青年面露不满的说道。宇文博问道:“请问陛下,能让陛下安心的莫过于李家均在都城,可若李家之主李威回到封地,放虎归山,况且这头虎后面还有一群狼跟着,陛下可担心否?”青年皇帝默默不语一会,说道:“可如今去其封地的也只是不少李家年轻一代啊,李威一家均在都城啊。”“陛下毕竟年少,宅心仁厚啊,等青年才俊送的差不多,李威一家或找个借口或者秘密离开,到那时候,猛虎归山,无任何后顾之忧,或占地为王,或挥戈相向,到那时就晚了啊。”宇文博语重心长的说道。
      唐舒玄语重心长的说道:“国舅所言,朕也有所思虑,不过李家也是世代元老,为我唐朝大业立下无数功勋,怎能无故治罪?”
      宇文博见状,说道:“陛下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古来功高震主者应得的下场是如何?古来宦官当道,权臣权倾朝野之事还少乎?陛下也是深知帝王之术的人,深知制衡之道,眼观这天下七大国,哪个不是为帝者手握大权的?朝臣相互制衡,哪有一国如我国一样,半壁江山在一权臣手上的?为帝者,必须心狠手辣,防微杜渐,宁可错杀不可错放啊!”唐舒玄神情越变越凝重。
      宇文博眼珠子转了转,继续说道:“陛下新登大位,必须阁旧迎新,而这李家就是我朝堆积几十年的顽疾,先帝在位的时候就常跟臣说,恐李家势大,担忧陛下日后执政啊。如今陛下英明,而微臣几年来在军队中安插亲信也算略有成效,若陛下能够下定决心,必能使这唐国大权皆揽于陛下之手啊。”
      唐舒玄摸着自己的额头,对着宇文博说道:”爱卿先退下,让朕好好想想。”“那老臣先行告退,望陛下三思。”宇文博随即告退。
      宇文博刚走出御书房没走多久,一个宦官就走了过来,“见过国舅爷。”“王公公,让黄侍卫添把火吧,皇上已经差不多快要被说动了,是时候了,被李家压制了几十年,我宇文家也该上位了。”宇文博说道。“是,我马上去通知黄侍卫。”王公公回应道。
      李家李威书房内,李家三兄弟围炉而坐。“大哥,你最近怎么频繁调动李家才俊去封地啊,甚至二哥和我的子嗣都被调去了。”老三李雄不解的问道
      李威叹了口气,说道:“最近几年,国舅宇文博挑唆幼主,不断在军队穿插亲信,而幼主本就我李家心存疑虑,所以我也处处忍让,而最近一段时间来,尤其激烈,不断夺取关键兵权,似有大难之兆啊,吾遣返李家才俊,一来,防止他们因冲动而起冲突,二来也好为后来多做打算啊,万一大祸临头也能保全我李家血脉啊。”
      “要不,我李家反了吧!凭我李家兵权在握,反之胜算也算不小,何必受当今这书呆子之气!”李武直接了断的说道。“难啊,难啊,说到底这天下还是唐国的,这国土还是姓唐的,我李家虽然声望颇高,不过终究为这唐国之臣啊,冒然反之,恐怕不得民心啊,国之忠良也是不少的啊,师出无名,除了本部兵马,未必能一呼百应啊。”
      “那如何是好?”李雄问道。“为今之计,唯有处处忍让,希望陛下能够早日想通吧。”李威无奈的说道。
      “不过,大哥为何不让傲天跟大嫂也遣返封地啊,傲天跟大嫂留在此处也颇为危险啊?”李武关切的问道。“我何曾不想啊,不过贸然将其二人转走,可能会引起陛下的不安啊,或酿成大祸啊,我一家一日呆在都城,皇帝便能稍许安心啊。”李威无奈的回道。“算了,不说了,喝酒,我兄弟三人难得有此围炉谈心之机,说这些败兴的事干嘛。”……
      入夜,大雪纷飞,唐国皇宫御书房内,一个侍卫跪在地上,而年轻的帝王正坐在椅子上写着诗,“你说什么?”年轻的帝王听到侍卫回话仿佛吃了一惊。“陛下,…李家探子来报,前夜李威夫妇深夜长谈,听其作诗一首,“古来忠良不可当,攻城拔寨莫可催,最过寒心莫过是,君王倒戈歃血归”侍卫重说了一次。皇帝大怒,怒丢掉手中之笔,吼道:“大胆李威,朕何来倒戈过,真是放肆?”侍卫忙回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罢了,罢了,你退下吧,交代王公公明日不早朝,宣国舅宇文博在御书房觐见。”皇帝吩咐道。“是,卑职这就通知王公公,卑职告退。”说完退出御书房。
      而年轻的帝王也在纸上完成了早日画作题诗,但见纸上写着,“初升红日照雄山,力散云雾现峥嵘。本是巍巍万丈山,怎容他人领风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