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婆婆的糯米饭 ...
-
序
外婆家住在乡下,离市区很远,最近几年外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爸妈决定把外婆接来市里住,刚开始的时候我很不喜欢外婆,觉得他来了之后我会失去爸妈的关注,随着日子的流逝,由于爸妈经常不在家,只有外婆陪着我,我们的感情日益深起来,不知不觉中,每到了晚上的时候,外婆就习惯性的给我讲他们乡里发生的事,僵尸的、鬼怪的、无所不有,每次听这些的时候,我总是很矛盾的,心里既害怕,但是又很想听下去,现如今外婆已过时,但他给我讲鬼故事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所以我打算把这些记下来,给朋友们分享一下。
婆婆的糯米饭
这是外婆给我讲的第一个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
外婆家住在一个叫罗家湾的地方,那里基本都是姓罗的人家,外婆家到这里的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也没有公路,全都是靠人脚踩出来的土路,村子坐落在四座山中间,非常封闭。
外婆和外公是父母之约媒妁之言,结婚时就是第一次见面,外婆还是一个人来的这个村庄,当时她很后悔,觉得自己简直进入了蛮荒之地,为了进入村庄,不知走了多少路,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在到达村庄之后硬深深变成了一块黑抹布,当外婆出现在村头后,外公就出来迎接她了。
外公长得很高大,一米七八的个头在那时并不常见,所以外婆在看见外公的第一眼时便不想再回家了,甚至觉得父母为自己做了一次好煤,她也就在这个小山村定居了下来。
老家的房子在村子最外边的位置,也就是俗称的村头,就是在山脚下,这是这个村里外面的世界最近的一户人家,所以生活条件比起住在上头或者山腰上的人家要好一些,外婆又很会把持家务,总把家里家外吧里的井井有条,把外公的衣服洗得澄亮,每当外公上山种地时,其他庄稼人都羡慕他娶了一个好媳妇,公公婆婆对外婆也很满意,相对于村里的其他媳妇,也就他家的媳妇能把家里家外打理的这样好。
这件事发生在外公外婆结婚一个月的时候。
村子里有一句住在山腰上的人家婆婆死了,全村人都要去帮忙,每当一有什么红白喜事,像这种小山村就很团结,大家全部涌到有事的人家去帮忙。
外婆他们也去了。
那户人家住得很偏僻,住在背阳的地方,常年不见阳光,这时候又死了人,更是变得阴森,外婆他们到达时,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到了,村里的“老先生”主持,叫几个上了年龄的妇女进到逝者的屋子里给老人穿上寿衣,打理干净。
外婆年龄小,只能在门外看,里面点着煤油,悠悠的光亮映出地上人们的身影歪歪斜斜的,拉衣服的影子、托起身子的影子、扯袖子的影子、外婆看着这一切让她心里微微产生了害怕的感觉,开着的门从里边不断流露出在里面年长一些妇女的声音,隐隐约约还能听清楚只言片语。
“你走了就走了,不管生前怎么样,不要有留恋的去……不要来祸害你的孙子……安安心心的走……老人走老路……你那媳妇会照顾好…..”
外婆越听越害怕,准备走了,可转念一想,以前在家的时候又不是没死过人,自己村里的人也会这样念念叨叨让老人走的安心,这有啥好怕的。于是大着胆子和外公留下来守夜。
所谓守夜就是我们贵州这的风俗,亲朋好友或者是隔壁邻居,家里若是死了人,就把死了的人穿戴整齐在自己家门外搭一个临时的棚子,把死人逝者用两块砖踮起来放在木板上,在逝者脚的那一个方向,用白布帘子把死者遮起来,接着再摆上香火,供亲朋好友烧香烧纸(如果自己堂屋大,可以把人摆在堂屋里)。到了晚上的时候,有空闲的人就会来和死者家属一起守夜,在棚子的另一头搭起火堆,几个几个围成一个圈拉家常话,直到天蒙蒙亮。
因为主人家堂屋大,就直接把他家死了的婆婆摆在房屋里,外婆他们在偏房(堂屋两侧的小房间)守夜,大家就说起了家常话,一个姓王的新媳妇因为住在这家人的旁边,所以他家的情况就了解的比较多,拉起家常来话也是最多的,到最后大家基本就听她一个人说了,说着说着,她就叹息了起来,开始说起了这主人家媳妇的是非。
“这媳妇歹毒的很,吃饭从不让自家婆婆上桌,都是让到偏方吃饭,对婆婆一天到晚都是凶巴巴的,还不让自己儿子和女儿和婆婆说话,这算是断了婆婆和孙子们的关系啊“,”你看你看,这次她婆婆死,她连一滴泪都没有掉,高高兴兴的迎接她家来的客人,这人真歹毒、真歹毒“因为文化水平的限制,她最后的总结也就只有真歹毒这三个字,坐在火堆边的人听了都唏嘘不已,连连哀叹,这个新媳妇做了没多久,就被自己老公叫走了,末了还不忘说”我家那个害怕捏,毕竟这婆婆生前受罪,死了也不会高兴了,哎,我们还是先走了,这夜怕是不敢再守了“说着就走了。
其他人嬉笑怒骂这个王媳妇小胆 ,连带着自家那个也是小胆鬼。
外婆看着这些人笑骂着那个新媳妇,她心里也从一开始听时的紧张变得放松了起来带。
到了后半夜,吃宵夜的时间到了,外婆和其他媳妇一起去把蒸着糯米饭的饭桶抬到堂屋门口靠着门放着,然后把糯米饭捏成一小团一小团给守夜的人,大家拿到自己的饭团后就回了自己原来坐的位置继续拉家常,各个媳妇们分发完了人也回去了。
大家边吃边说,气氛很轻松,可是外婆还不能平静下来,他在发饭团的时候,看见主人家的两个小孩子在堂屋的白布帘子后面悄悄的说着什么,什么“好,等下给你把风“里面明明没人啊,只有 ….只有…那个老婆婆!
外婆坐立不安的吃着糯米饭,她觉得这件事她不去看个明白她就不会安心,在大家吃完糯米饭开始昏昏欲睡时,她一个人走出偏屋,到堂屋的门口观望,她很害怕,但又觉得不弄清楚以后会更害怕,“万一那时候她们父母在里边呢“对啊,这怎么没想到呢,外婆给自己壮了一下胆,走向了那一扇门。
走到门边时,外婆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脚边的门槛,不小心瞥到了门边的装着糯米饭的饭桶。
不对!这白白的糯米饭怎么会出现了一块污渍,像是泥巴一样,本来就凹凸不平的米饭中间出现了更深的口,就像是刚刚有人来挖过一样。
外婆心里更慌乱了,怎么回事小孩子?
外婆往另一边的偏房看去,从火堆的光影里看见主人家的两个孩子全在里边,其他人家的孩子也不会带上来着守夜,况且,在这里的唯一两个孩子正在用手互相打着对方,想要较出个高下,他们的手心时不时的露出来,白嫩嫩的!
外婆现在更是进也不是出也不是,站在堂屋门口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看,
正巧这是起了一阵风,遮住逝去老婆婆的白布帘子晃晃悠悠的在外婆的眼前飘荡,这在外婆的眼里不像是一个白帘了,倒更像是一个招魂幡!
帘子晃晃悠悠,轻轻从外婆脸上似有若无的拂过,外婆一动不敢动。
“嗯…..”
里面有人吃东西!
吞咽东西的声音让外婆的心咯噔一下,怎么会有人在里面吃东西,不可能,里面就有那个死人!难道,真如那个新媳妇说的!老人家死得不安心,现在回来了!
外婆僵硬的拖着步子往门外退,她不能再呆在这里了,她不敢想象也根本不敢再呆下去看看能出什么事。
外婆边退边看向白帘,深怕这时候白帘里面出现什么不该出现的东西!
在外婆快退到来时的偏房时,突然春起了一阵大风,白帘一下就被吹了起来,原本应该手里捏着冥纸,安静躺在里面的老婆婆手里的冥币不见了!反而沾了几粒糯米饭在那毫无血色的手上,风还在继续刮着,都快把老婆婆脸上的白纸吹起来了,老婆婆嘴角若隐若现,还能隐约看见有几粒糯米饭黏在上面……
外婆再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拔腿就跑进了偏房,房里的人看他如此慌张,倒并没说什么,反而冲他吼道“干嘛去了,大晚上的到处走,也不怕遇见鬼”
这时候外公在另外的偏房帮助人家商量其他事,外婆不敢说什么,只是找了最里面的角落,坐下来紧挨着眼前的火堆,想让火堆把她的寒气弄干,人们似乎对于她为什么这么惊慌不感兴趣,又昏昏欲睡了。
直到第二天天亮,外婆不敢再呆下去,直接走回了家。
过了很多天,外公问起来那天她走那么快为什么时,外婆一五一十的把事给外公讲了,外公什么也不说,只是让外婆忘了这件事,也别给外人说,毕竟这也算是别人家的家丑,不可外扬。
据外婆说,那一家人在老婆婆死后没几个月都搬走了,搬到了他媳妇的娘家,那间屋子也没人愿意接手,再也没人去住过。
我想,不管是不是因为老婆婆的鬼魂作怪,他们做了亏心事,就算没什么事,他们也会因为心理作用而不敢住在那里。
善待别人也同等于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