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机会 ...

  •   这天全家吃中饭,颜姨娘喜滋滋地对杨氏说“ 姐姐,我觉得吧,这事十有八九会成,都督夫人是我幼时小姐妹,感情极好,既然她答应帮忙,那肯定跑不了’
      杨氏也笑着点头,“那明珠你可真是我们家的大福星,如果这事成了,那我们家也是官家了”
      他们二位嘴里说的这事是指什么呢?就是买官一事。嘘,低点声,这事也能大声嚷嚷的?!拿钱粮换官位!你不能大声嚷嚷,我要买官,我有的是钱,那不行,得有个代号之类的,所以大家统称那事,反正当事人都明白,你懂的!
      原来河南道已三年大旱,圣人下令,都是天下一家人,有钱的捐钱,有粮的捐粮,出份者多的有赏。
      圣人别的不多,官位手里还有几个,要想迈入上层阶级,一朝翻身做上等人,现在可是个好机会。
      那些商户,除了钱就没别的,那些农户里除了粮就差一名誉,于是举国行动,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寻找一切有可能的机会,皆为了一个目标,成为真正的上等人.
      郭大户当然也不能免俗,可是自己上面没人,想捐也不知道如何行事,更何况他只是一大户,还不是富户呢。
      那天赶巧,颜姨娘上街买布,碰到了以前同一个院子的李大人之女,用现在来说就是发小。
      以前俩人好的可以同穿一条裤,后来李大人升官去外地,颜大人却被贬,李姑娘现在做了湖南都督李大人的的夫人,颜姑娘却做了一农户的妾。
      两人一见,各自唏嘘不已。人啊,你都不知道你前三十年啥样,后三十年啥样!
      崔李夫人有心帮发小,听说现在他们有粮,忙开心的拍拍颜姨娘的手道“明珠放心,我就是你要借的东风,我这一吹啊,那事就成,两日之后听我好消息”
      颜姨娘想到自已发小拍胸的样子,那漂亮的丹凤眼都笑的眯成了一条线。事成之后,自家岂不是郭家大功臣!走路还不得横着走。
      郭六娘看了眼越想越美的颜姨娘,笑着问杨氏“娘,大人什么时候到家”
      这时节马上要春耕了,农具种子各样东西都要备齐发放下去。郭家有十多个庄子,平时都是庄上的人来领。
      现那郭氏父子已经去了庄子快两天了,杨氏笑着说“我已着人送信去了,午后便能回转”
      郭三娘看了一眼又埋头苦吃的六娘,微皱了下眉“六娘,才教你的姿态,注意优雅些。”
      那时倒不求人人珠圆玉润,可也要求女子稍微有那么点肉肉才漂亮。偏偏六娘像个硬竹杆,光长个子不长肉,一天到晚正想法增肥呢。
      杨氏一听三娘说六娘,再看六娘的样子,也笑了“她就是个属猪的,还管吃相啊,有的吃就不要样子了”
      郭六娘喝了一口汤,摆摆手:如此美食怎可囫囵吞枣,需得细细品味,方能知其妙处。
      杨氏的丫环巧儿一时没憋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六娘子那是风卷残云!
      那汤要说也不是山珍海味,就是人人家里再也平常不过的馎饦汤。
      郭三娘皱着小柳眉扭头对杨氏:“母亲,哪天定要带着六娘去潭洲府去吃顿好的,不然别人会以为我们家饿着她,就她那狼吞虎咽也算细细品味?”
      颜姨娘用脚轻轻碰了碰三娘,对杨氏道“能吃是福!能吃是福!”
      杨氏叹口气“她就和我一样,粗人!”
      郭三娘抬了抬眉头,“母亲,如果我们成了官家,总得讲究些”
      六娘疑惑地问“三姐,我们怎么会成为官家?”
      三娘顿时无语,这么激动人心的事,合着人家一句没进耳
      颜姨娘笑着伸出筷子,夹菜给六娘,“少听你姐说,此事还未定呢”
      三娘却不干了“怎么未定,既然是娘的好友,且是都督夫人,话总是有七成说三分的,既然说八成没跑,且不是铁打的成了么”
      杨氏想了想:“我这几日身子不爽,本应亲自谢谢崔夫人,你代我去吧,回头你看准备点什么东西,你做主”
      颜姨娘道“这月初一,崔夫人要去麓山寺,我也去麓山上香好了,一来谢谢佛主保佑咱家诸事顺利,二来,求佛主保佑姐姐身子早日康健,三来谢谢崔夫人帮咱办事,姐姐,您看怎么样?”
      杨氏道好“我那里还有一匣子上好的珍珠,就是上次荣哥从潮州府带回来的。”
      颜姨娘想了想“荣哥给的美浓絁巾且不错,色彩正艳,听说京城里正流行呢”
      两个女孩子听得直吧喳嘴,都是好东西啊,尤其是絁巾。可真真是贡品,郭大户花了大价从福建那边买来的!
      大人说话,小孩子只能听,不能插嘴。
      如果可以的话,六娘一定要说:送丝巾,丝巾不值钱! 珍珠可是大大的好东西,既可换钱,还能做首饰,留在手里说不定穷了还能换两钱。
      要三娘则会这么说:送几颗珠子就可以了,美浓絁巾实实罕见,那可是地道的外国货,自己潭洲府都没出过呢!
      要大人会说“一群守财奴,就那俩破东西还想买到官位,以为都督没见过好东西啊”。
      大人们显然是不会在意她们的想法的,当然也不会问他们意见,家里成年人一碰头,这事就这么定了,两都送!
      你不送东西,事情可能还不太好办,如果你送了东西,再加上有人,事情一定就会顺利。
      大家为什么要送礼,收礼的人有了短处在送礼人手里,拿了好处,才好给你办事,送礼人才不会想,给民众办事本来就是你的责任!只会想,我送了你东西,你要先给我办!必须得给我办!我是付了钱的!
      饭吃完,嘴一抹,三娘就给六娘打个眼色,六娘自是明白,姐姐这是有事要交待自己。
      一想起她三姐的念功,三娘就觉得脑袋发晕,无数颗小星星在眼前晃,不听吧,三娘子还特别诚心,特别认真,你说听吧,她懂的道理也不会比六娘子多。
      家和万事兴,这些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些许小事,逗个乐子,大家都开心。
      于是屁颠屁颠的跟在三娘后,讨好的对着三娘笑:三姐,有什么好事要妹妹跑腿的,妹妹别的本事没有,力气还是有一把的。说着晃了晃她的小胳膊,好像三娘子会透过衣料瞅见她雄壮的臂肌一样。
      三娘扭头看了一眼满脸堆笑的六娘,瞪起和她娘一样的丹凤眼:正经点,都九岁了,行事像个泼皮,出去可别说你是我妹。
      六娘一吐舌头:三姐,你才十二,不是三十二,人生有几个少年时,这也不行,那也不能,这多规矩,好累!
      三娘一听,正要教训她一番,六娘忙扯着她的袖子问道“三姐,可是这次出门要吩咐妹妹我点什么?”
      家里人决定,这次上香带上两姐妹去,平时都没机会见世面,这可是个好机会。
      “这次上香去见崔夫人,一定要规规矩矩的,去了以后不要到处乱跑,让人撞了,碰了,拐了都不得了,最重要的给崔夫人留个好印像,将来也可以给你找个好人家”
      “我才九岁,就要找人家”六娘一听炸了毛,:“我都没好好玩呢,燕师傅才走两天!再说了,要找也是你找啊,什么时候就轮到我了。”
      燕师傅前几日收到家乡来信,匆匆和郭家作别,六娘感叹:燕师付挥挥衣袖,像老鹰般飞走,都不带走一片云彩 。
      哥哥笑她,你还是一头黄毛呢,就想着浪迹江湖!心也太大了些。
      郭宅是个三进大院,杨氏住最后面,安静,最适合修养性情。左拐右拐一路弯弯曲曲,且各个院子里摆了各色的花,漂亮极了,虽都不是什么名贵的花,却显的极为热闹,在杨氏的院子里墙角还有棵高高的桂树。
      彼时年幼的六娘喜欢躲在花里与下人捉迷藏。那花是最好的屏障。如果桂花开了,香气可以飘满整个院子。
      有次六娘感叹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杨氏一听喜得没眼了,我们家六娘居然会做诗,哪晓得,几年了,再无佳句出口,白白高兴了一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