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无欺无期(中篇) ...

  •   三
      夜黑浓重,稠如泼墨,凉凉风起,冷如冰水。
      门被打开,灌入一阵强风后又被合上。夏芙吹燃火折点亮蜡烛,正中央捂住肩伤正坐的男子猝不及防的抬起脸来。只是一瞬间的错愕,随即便微眯双眼冷笑一声。
      火光闪烁下,无欺公子的面容清晰呈现。刚及弱冠的男子实在好看,形容他俊俏都显得有些单薄,但他肩侧上的箭伤明显,鲜血从窟窿口汨汨流出,场面怵目。门外的脚步声密集急促,战马嘶鸣,是搜寻到此处来了。
      夏芙定定看着他,微微笑着。无欺却似毫不在意,薄唇微抿,竟露出几丝戏谑的讽笑。
      王后善妒,方圆百里不允许居住侍妾,此处其实早已荒废许久,她搬来此处尚是前月,许多物资都未规整,宫里也有许多人不知此事。此处距兰庭最近,来往方便,一旦搜查,无欺为了隐藏自己提前返抵的事情只能往近处躲避。再听闻他有所负伤,夏芙更是断定他会来此处暂且藏身。

      门被叩响。
      夏芙半晌不动。
      无欺好整以暇地挑起秀眉,似乎对她接下来的反应很感兴趣。
      思忖片刻,夏芙一把将他推倒在榻上开始松开自己衣服的束带,未等无欺反应,她又迅速解下床帘,将整张床榻全部遮盖,转身开门。
      不过三两句话的功夫。搜寻的士兵瞧见夏芙一脸惺忪睡态,衣服又松松垮垮,实在不好进门搜查,便客套几番后告辞离去。
      回过身来,只见那身负重伤的无欺公子一脸戏谑着掀开帘帐,嘴里调笑道:“不知姑娘对在下有没有兴趣,在下愿意以身相许。”
      夏芙只反诘道:“偷盗兵符,你真是胆子不小。”
      “何来偷盗一说。”他不甚在意地轻描淡写,转而另提一处说道,“血渍不慎弄脏了姑娘的香闺,实在抱歉。”
      夏芙走近一看,御赐的雪缎上,鲜血浸染。她皱眉道:“血流如柱,你是丝毫不在意?”无情之人最难办。
      她挑眉淡淡道,“既然觉得抱歉,便交出兵符。”
      他觉得好似十分有趣,唇边绽开戏谑的笑意:“夏芙内司,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
      直到最后,夏芙也未要回兵符。
      公子无欺利用了提前回宫的时间差,想要使得扶晔丢失兵符之时造一个不在中央的伪证,却不料被夏芙中途识破。现下的情况是,这双方彼此都握有各自的把柄,都不敢轻局妄动。
      夏芙向扶晔一说起,扶晔便摇头道:“阿芙姐姐才是把握大局的那一方,兵符被盗的确事大,但其实我们是知晓在谁手中。若父王知他竟为夺位偷盗兵符,定会震怒,如此一来更可趁机扳倒他。”
      夏芙答道:“兵符被盗是你疏忽,若被王上知晓,只会觉得你不够小心仔细,必会对你的能力生疑,再者你方被定为储君不久,便上演如此兄弟相争之事,更会让那些别有用心者利用,说你的不对。”
      无欺起初想要拿了扶晔的兵符怕也就只是想让扶晔在王上面前失去信任而已,毕竟这八千精兵相比于满朝大臣的拥护而言实在是没有太大用处。
      不过是一场较量。

      四
      不过有些事情,仿似是谋划不了的,若一开始夏芙是设下了陷阱想要套住无欺,后来的日子里倒更像是无欺舍不掉夏芙。
      那段风波平息后,无欺正式回宫。在京都的时日里,偶尔送些珠宝罗琦,偶尔邀她赏月游湖,偶尔送些他亲手所画的她的画像。日子重复,到他封侯。武帝将头衔予无欺,无欺正色拒绝,只说臣下只欢喜芙蓉花,夏日里开得尤为漂亮,此生对高位无求,只想做位闲人,觉得夏侯来得洒脱,以夏为封号,至情至性。
      夏芙只觉状况之外,心跳不止。
      退朝后,他拦住她的去路。她横眉一瞪道:“拿名字来打趣我,怕只有你才能干出来的事。”
      无欺突然间就笑得很开心的样子,眉眼弯着,嘴唇微抿着,那初生的万丈耀眼晨光都不及他分毫好看。他低下身子凑近她,呼吸在她耳畔:“我是真心,想与你偕手。”
      她尴尬地推开他,后退几步冷冷道:“公子无欺,初初接近我不过是为了将我从阿晔身边夺走,如今竟可以为了达成目的说出这般违心的话,不得不让我佩服。”
      意味深长的目光,仿佛是有些受伤的,他弯唇笑道:“真不好,被你看穿。可你不是动了真心么?”
      夏芙拂袖离开。

      五
      然后陷入长久的冷战,再没有多余的交集。这场僵局一直持续到天成十年,武帝薨。
      大丧办完,便是储君登基。
      那日前夜,无欺终于打破坚冰找她饮酒。他拉着她的手朝她笑,轻声劝哄着要她同他走。
      她幽幽叹气: “你自有千万人的追随,又何必与阿晔争一个我。”
      “你对扶晔,在我看来不过是同情爱护。可若是提身世凄苦,我又何尝输他半分。”他半弯着眼,唇角也微微上扬,看起来更像是玩笑居多。
      见夏芙不应,无欺却自顾自说起来,“你恨着的那个王后,自她封后起便被冷落。她那些年实在是失意落寞得很,成日里除了仇恨再无其他。一日宴会,她喝醉了,告诉在一旁的儿子‘当初就不该生下你’。”无欺端起一杯酒悠悠晃着,笑得不经心意却又美得多情,“早在她活着的时候,她就费尽心机想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一切来得到武帝的爱,儿子么,于她而言也不过是个接近他的筹码。可扶晔一回来,武帝所有的恩宠便全部从各个皇子身上抽离,全部投在了扶晔一人身上。她输给那个女人,而她的儿子竟也输给了那个女人的儿子,这实在是莫大的耻辱。她举起剑,想要亲手了结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可我怎么会让她得手?”他轻轻笑道,“她也是个笨女人,所以,我赢了。”
      什么意思?
      瞧见夏芙疑惑,无欺笑道:“我杀了她。”
      夏芙心头一紧。
      “她太虚弱,我只是一反手,便将本该没入我胸膛的剑刺向了她。”他笑,“她若是早一点结束这些,我也不必和她一起活得那么不尽人意。”
      怪道当年王后逝世的那般突然,整个王宫都对此缄默不谈。并于次年便派他去封地。那么一刻,夏芙只觉得整个脑袋轰隆一声像要炸开一样,全身血液逆流,所有繁复的情感在她脑中激烈碰撞难以平息。
      那夜无欺调笑着问夏芙,我如此爹娘不亲的身世,你可是会有半分动容?
      他以为这样不留余地的剥开自己的心,将伤痕累累的自己摆放在她面前,她就会心软难过。
      上辈恩怨实在纠葛难理,任谁都不想再有牵连。可毕竟事事因果,难逃其中。踏遍万里山河,狼烟江山,坐拥天下,这便是我追求的。夏芙希望无欺这么跟她说,如此她才不会有所动容。可他只是无聊,他其实什么都不屑。人生太长,他想要找些乐趣,所以他接受大臣们的提议,漫漫散散的似在费尽心机往高座上去。
      他不喜扶晔,却不算厌恶,他只是有些嫉妒,因在这宫闱之中竟还有一位女子掏心掏肺地为其披荆斩棘,开拓伟业,而他无欺,除了那些厚望寄托,再没有多余的爱抚之情给他。
      那场沉默持续了许久。直到最后,夏芙摇头推开了他的手。

      对夏芙和扶晔来说,从来不知什么是顺利。拥护无欺的下属们不满王位归属的怨念是早早积攒的,次日的登基大典,是逼宫叛变,是尸横遍野。
      大殿之上,扶晔的亲卫已被尽数斩杀,叛军拥兵而入,挤满了大半殿堂。
      十七岁的扶晔在高座上朝夏芙微微一笑间长剑出鞘,一手平稳地持着剑柄,一手并起两指划过剑身:“阿芙姐姐,孤实在是受够了这些。”若不能杀敌,宁可自裁也要维护最后的尊严。
      夏芙却行了最大的礼节向他盈盈叩拜:“王上不必如此,阿芙自有办法。”
      转身扫视,不出所料,领军将领正是武帝生前最器重的手足之臣秦将军。夏芙得体微笑:“秦将军为先王重臣,此刻却公然违背先王意愿,逼宫叛变,不知是何意?”
      秦将军知她是内司,也耳闻过其为人,尚是欣赏,便算是有些退让道:“夏内司该是知晓的,一国之脉,讲究血统,王后嫡子无欺公子自小聪慧卓绝,臣等一手培养,深知其必将为一代名帝,更何况王后之父是臣等手足,早年更是为我朝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军心,无论如何,无欺公子才可为一国之主。夏内司但凡有丝毫动容,还请帮我们与扶晔公子调解,臣等也是不想兵戎相见。”
      “可先帝有令,唯兵符在手,才可施布军令。他想让我提醒众位大臣,这是他此前便与你们约定的诏令。”夏芙昂首说道,“你们是发过毒誓的。”
      想来武帝也是明白旧部的想法,为了保护扶晔才逼迫他们立下誓言。他们毕竟是忠臣。
      秦将军只说:“兵符并未在扶晔公子手上。”
      “若在呢?”夏芙打断他的话,镇定从容地从袖口拿出一件物什,是兵符。
      兵符一直在无欺身上,夏芙时常瞧见。他以为自己爱上他,所以才如此放肆嚣张,可其实是,时机未到。
      昨夜,便是时机。
      可秦将军定睛细看后,哈哈大笑:“夏姑娘为妇道人家,不识这兵符真假,想来是扶晔公子让你如此做的吧。”
      一刹那她唇色尽失。兵符为假。
      怎样低头浅笑最惑人,怎样的神情姿态能让人着迷,怎样的拒绝最能激起他征服的欲望,她盘算许久,只想让他深陷,却不想算计来算计去,竟是她被蒙在鼓里。跌坐在地,她恍然无措,失败了。

      无欺在炽烈的光芒中走入大殿,他没有穿盔甲,一身锦衣看起来与这血雨腥风的宫变看起来多不协调。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流露出旁人不及的风华,那是来自骨子里的气韵,无人可以超越。
      众将在他身后待命,只等一声令下,整个天下就可以拽在手中。
      夏芙以为,像他这般凉薄清冷的性子,不赶尽杀绝就算是网开一面了。可那时候,他什么都没说,他只是在百里血河的修罗地狱伸出双手将跌坐在大殿的夏芙抱起,用尽全力地拥住她,渗骨入血。
      她目光透过他看向高位上扶晔,少年稚嫩,此刻小心翼翼地看向夏芙,好像唯恐她抛弃他。
      她声音涩哑,艰难开口:“从前我也算救你一命,如今我要你应我一个要求。”
      撤离京都至千里之外,不经诏令不得回京。
      兵符在手,众臣拥护,唾手可得的天下与严重失衡的交易,明眼人一眼便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可公子无欺,没有拒绝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