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十 ...

  •   梓敬如今已经接替了自己叔叔做了宗正,但礼部的事在皇帝的准许下偶尔也问那么一两句。当他听王青云说皇帝不许太后的梓宫入宫的时候,也是觉得十分无奈。

      “咱们陛下的脾气,王大人也知道……这事儿罢,啧,恐怕不好说。”徐家之事以后,梓敬对于太后当年的作为隐约有个猜想,据他估计太后八成儿是算计过皇帝什么,犯了忌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十分棘手了。毕竟皇家不同于寻常人家,寻常人家继母盯着继子一点儿最多是母子关系不大好,招人烦。皇家太后盯着皇帝……你还记得窦太皇太后么?梓敬想了想,突然问道:“这事儿报到松江府去了么?”王青云一愣,不明白这中间有什么关系,“听说陛下已经派人去了。”

      “那王大人就赶紧派一个礼部的人追过去,告诉皇姐陛下不愿意让梓宫入宫。”梓敬心道,如果皇姐都不愿意管……那就说明这事儿管不得了。

      王青云一出安王府就立刻命人将不许梓宫入宫的事递到松江府。那人飞驰而去,消息也只比‘太后崩’的消息晚了一天送到公主府。

      寿康端坐于正堂主位,面前摆着一架黑漆边座平金九凤宝座屏风,隔开报信人的视线。此时因为太后之丧,寿康及家中仆婢都已经换上了素服。原本的红纱制的灯罩换了素白的,一应珍宝摆件也都撤了。整个长公主府都带了些肃穆。

      “安肃这个谥号很合母后的性子。”寿康听了报信人的话,却没直接回应,只是语气中着些哀伤的说了这么一句,“王尚书和礼部众位大人议的很好。”

      那人品级很低,平时是没机会见这些贵人的,此时听寿康语气消沉,竟有些害怕,趴在下头嘴唇哆嗦了半天才回出一句,“卑职必将长公主的夸奖转达给各位大人。”

      要不是时候不对,鸿雁和傍日几乎就要笑出声儿来了。寿康瞪了她二人一眼,然后轻轻叹了口气,又对那人道:“太后崩逝,礼部想必事务繁多,我也就不留大人了,鸿雁,替我送送。”

      这若换作是个脑子灵光些的就该知道寿康是不打算多说了,可惜来的这个是个实心眼子,愣头愣脑地偏又问了一句,“那梓宫一事?”

      傍日和鸿雁对视一眼,心道这回可算是知道下头这位为什么看着年纪不小了,但还干这种跑腿儿的差事了。可不就是太傻了么?寿康心里大约也是这么想的,但面上却不显,“陛下既然有了圣断,那做臣子的还说什么呢?自然是要照办了。太后在五台山吃斋念佛为社稷祈福十年,必也不忍因自己的事儿就劳民伤财。体念太后之心,这正是陛下对太后的一片孝心啊。”

      那人不但笨了些,还有些执着,“长公主恕罪,卑职才疏学浅,不知道自古哪朝哪代有过太后的梓宫是直接由外头抬到陵寝的。”

      寿康被他噎得一愣,“那依着大人的意思,是要我说出来犯上抗旨的话,非要跟陛下陈情说要让太后的梓宫入禁城了?大人如此知道礼法,难道不知道违命是什么罪过儿么?”

      那报信人也是一呆,“但……这……陛下这是乱命啊。”寿康皱皱眉,让傍日凑近了,轻声嘱咐了一句。傍日便点点头,无声地行了个礼。然后看了一眼鸿雁,鸿雁便也会意,随着她一起从屏风后绕了出来,对那报信人行了一礼,“大人,长公主听闻太后崩逝后伤心过度,现在实在有些难以支撑,需要休息。让奴婢二人送送您。”

      报信人就算再傻也知道这是下逐客令呢,他位卑,自然也不敢说长公主且等等我还有话要说,当下便只得又对着寿康坐的地方磕了个头告退。

      寿康这才松了口气,让人撤了屏风,待傍日二人回来了说笑了一句,“他真不是朱弘的亲戚么?这副脾气怎么那么像?”鸿雁笑道:“所以说陛下圣明烛照,将这样的人送去礼部正是合适呢。”傍日却道:“陛下哪里就知道他是谁呢?”鸿雁瞪了她一眼,却还是忍不住笑了,“那也是陛下圣明,连带着礼部的人都这么会挑人。”

      “你倒是会说话。”寿康笑了一句。

      等服侍着寿康歇了午觉,傍日和鸿雁同抱月、揽星二人换了班,便往自己房间走。路上,鸿雁到底没压住好奇心问了一句,“太后毕竟是继母,陛下何至于此呢?”

      傍日忙看看四下,见并无旁人才低声道:“好姐姐,快别问了,总之是咱们不敢讲的那样的事。”鸿雁更觉好奇,“可是……这岂不是让天下人都知道陛下和继母不合么?”

      傍日颇知道些内情,只是不敢和鸿雁说,犹豫了半晌才一跺脚,“姐姐,总之不要问了……没看长公主都不愿意多说什么么?”

      这回寿康不愿意劝谏几句,傍日心里其实是十分赞同的。说白了,皇帝克扣太后的,不光是为了自己出气,实际上也是给寿康出气。寿康当然不好意思直接说陛下正该如此,还应该多克扣她些,也不好说自己反对,那就未免太不知好歹了,所以这种情况下,不吭声儿就算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选择。

      即使是在不知内情的人眼里看来,寿康也不过就是一个寻常的畏惧天威,附和上意的人——不值得称道,但也无可责备,毕竟本来也没人期待一个无子守寡的长公主能做魏征。

      所以当报信人飞驰回京,将寿康的说法儿回报给梓敬和王青云的时候,这二人也只是互看一眼,均觉得无法去说寿康什么。

      梓敬让报信人下去休息,然后对王青云道:“王大人也都听见了,这实在是没什么办法了。皇姐都是这个态度,可见此事不是你我臣子能多嘴的。”王青云捋着自己已经花白了的胡子,沉吟半晌才道:“只是此事终究不妥,不劝谏两句实在不算是尽到了为人臣子的本份。”

      梓敬的嘴角不易察觉地一撇,心说,就是你这个脾气……要不怎么十多年了还是个礼部尚书?人家薛昭鸿如今都加了大学士衔了……但梓敬一向还是敬重王青云的耿直,口中便还是温和地劝说了两句,“王大人,有些事咱们做臣子的,提一句请陛下知道了也就够了,至于陛下是否纳言,那不是咱们能左右得了的。咱们只不过是求来日陛下想起来的时候,记得咱们的确提过,不至于怪咱们疏忽大意。”

      王青云要是脑子能转得过这个弯儿来,皇帝可能还不把他搁在礼部呢。王青云下意识地反驳道:“别的也就罢了,此事乃是国家大事,岂可轻忽草率?太后无论如何都是陛下的继母,陛下不让她的梓宫进宫首先就是不合礼制。其次,也不合孝道。此二者皆是为人君者之大忌。”

      “皇姐不是也说了么?陛下这也是体念太后之心,她老人家为国祈福十年,必不忍心为自己的身后事劳民伤财……”梓敬后头还有一大篇道理要讲呢,却见王青云突然站起来肃然拱手一揖,“臣不敢附议。太后礼制尊崇原该如此,不该因任何人的任何想法有所变动。且太后她老人家为国祈福十年,于社稷有功,如今崩逝于佛寺,更当以大礼迎回,郑重治丧。”

      梓敬一时语塞,瞪了王青云半天才一顿足,道:“您就是这么死心眼子!皇姐该是这世上最知道这些内情的人,如果她都不愿意劝,那就说明当初的不是小事,不是因为生死之事就可以被淡忘的。既然是这样,咱们做臣子的再凑上去废话,那不是作死么?您是不怕死的比干、龙逢,我却是个惜命的秦烩!”

      王青云一听这话立刻急眼了,梗着脖子道:“秦烩乃是奸佞之辈,乃是千古人臣之耻辱,安亲王贵为天子之弟,朝廷之亲王,岂可自轻去比他?那岂不是说陛下就是那宋高宗了么?”

      梓敬此时也知自己失言,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此处是我信口开河了,王大人莫怪我。但是咱们就说那个意思嘛……您说这事儿都这样了,咱们还怎么说。如果皇姐说了她觉得这事不妥,那我还可以拿着这话去跟陛下说一说,陛下未必不会回心转意。但现在皇姐都是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梓敬做出一副为难状,毫不留情地把黑锅推给了自己那位不在此处的姐姐。

      二人正说到这儿,就看安王府的管家领着一个中年太监并几个小太监过来了。梓敬见了便笑道:“可是陛下有什么旨意么?几位稍候我这就让他们开中门焚香。”

      那领头的太监是有些体面的,见状便是满脸堆笑,“王爷不必麻烦,只是口谕。陛下口谕,传安亲王梓敬入宫。”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