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二 ...

  •   皇帝在来慈晖宫的路上就听说敦皇贵太妃薨了,自己那个没见过几次的幼妹刚才在慈晖宫哭了一场。皇帝不喜欢敦皇贵太妃,要不是她,自己的父亲当年也不至于和祖母起冲突,一场伤寒早早就弃群臣。不过对于这个妹妹,皇帝倒还是同情居多,毕竟先帝崩逝的时候,她也还不到半岁,说到底是无辜的。皇帝决定,如果这个妹妹踏踏实实、不学她母亲,就给她指个好人家在京城中嫁了,也算对得起先帝了。
      等皇帝兴冲冲地到了慈晖宫的时候,永宁已经梳洗过了重新上前面来回话。
      众人见过礼,皇帝又如往常一般和寿康说了些姐姐御前免礼之类的话,然后才去看永宁。皇帝对敦皇贵太妃的事儿没兴趣,又是多年来第一次见永宁,所以也找不出什么话说,听说永宁是住在慈懿宫的,才憋出一句,“只管安心住着罢,有什么需要的和母后说,要不和皇姐说也成。”说罢便想让永宁退下。
      永宁见他冷淡生疏,更是伤心,当下便伏在地上又哀哀地哭了起来。寿康让她哭得头疼,但碍于她刚刚丧母实在无法多说,也只好忍了。皇帝虽没注意寿康的心思,但也觉得永宁哭得恼人。本来今日大雨,他就觉得天公不作美,十分不悦,好在大朝的时候臣工拿着平叛之事来说,他已高兴些了,谁成想来了慈晖宫却遇见了真的哭丧的……没法觉得不晦气。永宁只是他的庶妹,无干朝政,他恼了也无需考虑什么利害,就直接斥责了一句,“这是慈晖宫,你当着皇祖母、母后、朕和长姐,哭的是哪门子的灵?”
      这话一出口,就连寿康都是一愣。太后回过神来之后有些不满,“这毕竟是陛下的幼妹,又是刚刚丧母的,陛下怎么这么说她?”
      皇帝不悦,但继母也是母,他也不好顶嘴,便没说话。寿康看场面僵住了,忙对太皇太后道:“敦皇贵太妃一薨,宫里上下也得戴孝,皇祖母看……”太皇太后一听这个也想起来了,敦皇贵太妃再招她讨厌,也是皇贵太妃,地位尊荣,按着规矩,现在这一屋子的人除了皇帝、自己和太后之外,有一个算一个全得戴几天孝。且这种事儿是规矩,万没有省了的道理,太皇太后越想越腻味,摆摆手便对寿康道:“你去安排罢,我这儿的请安这段日子都免了,等除服了再说……永宁也一样。”
      这会儿皇帝也想起来了,寿康的生辰是八月初二,而且今年还是三十的整寿。如果真戴孝,那先前定的那一堆庆祝节目就得撤了,一切从简。这么一想也觉得扫兴起来。偏偏这时候永宁却捧出一份圣旨来,“这是皇父留给妃母的遗旨。”
      众人只得跪下接遗旨。
      遗旨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三条,第一,敦皇贵妃日后谥号曰贤,第二,皇贵妃薨后理当追为皇后,第三,永宁公主一切用度、规制比寿康公主例。
      皇帝几乎勃然大怒。

      皇帝气冲冲地刚一回御书房,外头就说礼部的人求见。正好!他们不来还得宣他们呢。
      礼部的人是为了两件事儿来的,一是给寿康长公主拟的尊号,二是敦皇贵太妃一薨他们也得问问长公主的寿辰怎么办。
      “端烈淑慧?”皇帝轻声念了一遍礼部拟的尊号,听得礼部尚书莫名一身冷汗。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冷冷的道:“尚书倒是跟朕说说,烈字何解?”尚书赶紧跪下请罪,他只想着以烈字彰显长公主下嫁逆臣之功,但忘了皇帝长久以来最忌讳的也是这个,“臣罪该万死。”
      礼部这样的差事,一切都是有惯例可循的,办得好不一定有功,但办坏了就一定不是小罪。现在就属于办坏了……
      皇帝冷哼一声,提笔将烈字改成了贤,“以后长公主就是辅国顺天懿徳端贤淑慧寿康长公主,别再让朕看见‘烈’这个字!”
      尚书接过皇帝改过的尊号,只想立刻告退,但偏偏皇贵太妃的事儿还没说,便也只能接着跪着,小心翼翼的提了。皇帝一皱眉,“撤了罢,难道要宫里上下戴着孝给皇姐过生日么?晦不晦气!”尚书挨完骂,灰头土脸的等着皇帝说跪安,但皇帝偏偏半天没说话。他有点儿奇怪,小心翼翼地抬头想看一眼,却见皇帝正看着他,当时吓了一跳赶紧把头低下了。
      “战事刚刚结束,国库不丰,敦皇贵太妃的葬仪也从简罢。还有,先皇遗旨,皇贵太妃谥号曰贤,追为皇后,且永宁长公主一切用度、规制皆比皇姐例。”
      尚书大惊,“陛下……这……皇贵太妃以何名义追封为后?若是追封,那岂不是陛下要认……”他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终于还是把‘认皇贵太妃为母’这句话给咽回去了,“而且,永宁长公主如何比寿康长公主例?难道永宁长公主也御前免礼,后宫嫔妃日日请安为后宫之尊,并于年节受内外命妇朝拜?”
      “皇贵太妃为国祈福十八年,追赠为皇后,不系帝谥,赐谥号曰贤。永宁长公主随母为国祈福,赐御前免礼,食双俸,随寿康长公主受后宫妃嫔及内外命妇朝拜。不过,永宁长公主要为母守孝,不便见人,孝期满前,暂不受拜。”皇帝咬着牙道。
      看上去永宁长公主是例比寿康长公主,但‘随长公主’受拜且孝期内还暂不受拜,规格显然还是降下来了。至于除服之后?先皇遗旨里毕竟没要求皇帝把她嫁给京中勋贵。敦皇贵太妃的这个皇后就更有水份了,‘赠’且还不系帝谥,这能算是名正言顺么?
      “臣领旨。只是先皇所命谥号一事……以及皇贵……嗯是否要重建皇后陵寝?”
      “朕说了,战事刚结束,国库不丰。此时若为皇家家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朕心不安,故而,皇贵太妃仍葬于妃园寝。想必先帝地下有知也会赞同。至于谥号……先帝遗旨上写得清楚,谥号曰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尚书很想说,贤字岂能随便给?敦皇贵太妃难道只凭着在福佑寺呆了十八年就拿这个字?而且这个为国祈福还不是她自愿的……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不给皇帝添堵了,当下便老老实实地领旨跪安。
      其实尚书不愿意皇帝给敦皇贵太妃追赠皇后还有一个原因。所有人都知道皇贵太妃原不过是宫女,当日因宠受封皇贵妃的时候,按例内外命妇皆应前往朝拜恭贺,但哪家贵妇肯向一个宫女出身的人行跪拜大礼?遂便有许多贵妇称病不肯入宫。先帝一怒之下竟命所有贵妇无论生病与否必须全部前来朝拜,如有不到的,便将其夫革职问罪。这样一来,命妇们是到齐了,但从此各家都对皇贵妃心存不满,许多御史更是直接把皇贵妃划入了妲己、褒姒一类。故而,当年太皇太后命皇贵太妃带着才四个月大的永宁长公主离宫修行的时候,除了一贯心软的太后,竟没有一个人为皇贵太妃求情。
      如今,这个女人居然要追为皇后?还得了个谥号为贤?
      许多被通知要来哭灵的贵妇都颇带着些迁怒的,暗暗将永宁长公主划为了不可来往的名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