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解说赛事 ...
-
“你好。”
“你好,主持人。”
“那我们就开始吧?”见他点头,女主持人顾馥凝对着镜头亮起了清脆的嗓音,“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馥凝又和您见面了。这一时段的五星体育将为您转播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的第19届世界青年跳水锦标赛男子单人十米台的决赛,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解说的嘉宾,依然是您非常熟悉的徐金,他是一位现役运动员,在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他与队友搭档夺得了男子双人十米跳台的冠军。您好,徐金老师,欢迎你来解说这次决赛。”
“我也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为观众朋友解说。”徐金没有过多的谦辞,简短地介绍过本次赛会的裁判后,就开始认真地观看比赛,并穿插个人意见,“现在大家能看到的,是西班牙选手史蒂夫哈维,他将第一个出赛。跳水比赛决赛的顺序,通常是预赛成绩的逆序排列,也就是说他在预赛中排名第12位。哦,对了,等一下要出现的排在第10位出场的中国队的管亚伦,预赛成绩排名第3。”
主持人顾馥凝没有接话,因为她来到体育频道时间不长,忙着整理一些必要的知识点,同时时而点头,与徐金互动一二。
“……这位是美国选手,安东尼奥米勒,他要跳的是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不高,只有3.0……恩,他打开的时间有点早,所以稍微过了一点,水花也控制得不是最好,不过入水的姿态还是可以的。说到水花,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压水花的动作,是我国教练和运动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不断试验出来的结果,叫做双掌压水花。而像现在这位捷克运动员压水花,我们看一下慢动作就知道了,他是双手握拳进入水中,以前中美洲和澳洲的运动员大多使用这种方法,后来随着我国教练去各国执教,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这种握拳入水的姿势了……”徐金依次点评过前八位出场的选手,有几位第一跳就是上难度的动作,他笑说是跳水运动员的个人喜好使然,而除了对动作优劣发表的那些观点,他有时也会介绍一下该选手或与之相关人物的背景资料。
体育赛事的转播,主持人和嘉宾相对轻松,在几乎零出镜的录播棚里,回荡着徐金略带沙哑而具磁性的讲述,既然无须正襟危坐,他也就随意活动了几次僵硬的颈部关节,下一位出场的就是管亚伦了,他的动作分解可是这次赛事的重头戏了,不能轻忽,徐金定着心神,半垂下眼睑,再睁开,偶然间在左面不远的距离,遇到了一双专注望来的眼,那眼底明澈的光芒,令他心潮卷起极小的旋涡,将一句即将出口的话再度淹没了回去。
顾馥凝却是不知道徐金本想说什么,她面带浅浅的微笑,因为一些原因进驻体育频道,还不是很懂跳水比赛的规则,这时看到中国队员即将登场,就半带询问地向徐金讨教了起来:“徐金老师您看,下一个就轮到中国选手了,他的预备区域在哪里?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
“呃,主持人太客气了,直接叫我名字就可以了。你说的这个问题,是有专门规定的,在十米台上,为了不影响前一位选手做动作,后一位选手必须停留在7.5米的台阶上等待,也不能露出头,等前一位选手跳下台去,后一位选手才可以走上十米台。如果等会儿有正面跳台的镜头,大概能看到等待的选手。”
“原来是这样,您看,我国选手管亚伦跳的是626B,这个动作的难度怎么样?”
“626B,是6组的动作,臂力向后翻腾三周屈体,难度3.5,需要先倒立再做动作,而且倒立必须坚持2到3秒,不然技术裁判会给予扣分。跳台的单人呢,需要跳6个不同组别的动作,一般选手在跳自己不拿手的组别时会选择降低难度,经常看比赛的观众,大概都知道,管亚伦是一位天才型的选手,看他预赛的成套动作,平均下来,每一跳的难度都接近3.5了,属于没有很大偏科的运动员。”
顾馥凝虽然做不了专业的解说,但要照搬念出赛事比分,对她这个播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言,却是小菜一碟:“裁判给出的总得分94.7,目前管亚伦是第一名了。”
徐金沉默了一下,面上不置可否,其实用他们跳水的行话来说只是“暂列第一而已”,毕竟后面还有两位选手尚未出场,比赛嘛,不到最后一刻,都可能有变数。
就好比预赛排名第一的俄罗斯选手伊尔切科洛夫,他在三个动作之后总分虽然还都略低于管亚伦,但通常只有0.9至1.7的微弱分差,这样的情况是极有可能在某一次超常发挥后反超中国队员的,而且根据已在手的资料,伊尔切科洛夫的最后一跳是4.1的最高难度,409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胜负真的是很难说,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之一了。
附注:
国家名参加选手名
西班牙史蒂夫哈维(Steve Harvey)
美国安东尼奥米勒(AntonioMiller)
澳大利亚丹尼斯休伊特(dennishewi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