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失语症”:
失语症是指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部炎症等,造成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成分、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失语症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和普通的智力减退造成的语言症状,也不包括听觉、视觉、书写、发音等感觉和运动器官损害引起的语言、阅读和书写障碍。
有些患者表现出对某些语义范畴词汇的听理解较好,而对另一些范畴词汇听理解较差,如字母、数字、颜色、躯体部位名称可有选择性的损害。通常是基半球外侧裂周围语言区的局限性损害。语义联系与语义知识的部分保留,在临床上,患者虽不能精确地理解词义,但能够把该词归于某一范畴,存在语义性联系。言语表达障碍
1.言语废用症:是指因脑损害造成的不能将形成的和填充好的语音框架转换成用来执行有目的的言语运动计划。言语运动计划即指定发音器官的运动目标(如圆唇、舌尖抬高)。运动计划的基本单位是音位,每个音位系列有它的空间和时间赋值。
2.语法缺失:在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自发言语中,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言语表达多为实义词,而缺乏语法功能词,动词相对较少,言语不能扩展,即“电报式”言语。
3.复述困难:表达性言语的最简单的形式是复述性言语,音素、音节、词的简单复述要求精确的听觉,并对音素加以分析,最后形成复述材料的记忆合成表象,变成复述的另一条件是要具有相当精确的发音系统,以及从一个发音单位到另一个发音单位或一个词到另一个词的转换。
4.命名错误:各种类型失语症患者在命名时均可见命名错误。常见的名错误有迂回语、语义性错语、音素性错语、无关语词错语、新词错语、否定反应等。
治疗办法:总的康复目标是通过语言治疗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使之回家庭或社会。
以改善语言功能为目标
1.阻断去除法:根据Weigl的理论,失语症患者基本上保留了语言能力,而语言的运用能力存在障碍,通过训练可使患者重新获得语言运用能力。
2.Schuell的刺激法:刺激训练是多年失语症训练中摸索出的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把刺激法应用到认知心理学研究。并产生了新的理论。
3.程序介绍法:是将刺激顺序分成若干个阶段,对刺激的方法和反应的强化严格限定,使之有再现性并定量测定正答率。
4.脱抑制法:利用患者本身可能保留的功能,如唱歌等来解除功能的抑制。
5.功能重组:通过对被抑制的通路和其他通路的训练以达到功能重新组合得以开发,以达到语言运用的目的。
以改善日常生活交流能力为目标
1.交流效果促进法。
2.功能□□际治疗。
3.小组治疗及交流板的应用。
4.家庭训练和语言环境调整,促进患者语言能力的改善。
原则上所有失语症都是适应症,但有明显意识障碍、情感行为异常和精神病患者不适合训练。
失语症药物治疗。
有4类药物可用于失语症治疗
1、增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如安非安明,可增高患者警觉性。
2、增加脑内乙酰胆碱含量,改善命名和语言理解。
3、增加脑内多巴胺含量如溴隐停,改善言语输出。
4、促进胆碱和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如脑复康。
治疗原则
1、要有针对性: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失语症、类型、程度,以便明确治疗方向。
2、综合训练,注重口语,如果听说读写口语和书写语言有多方面的受损,要进行综合训练,但治疗重点和目标应放在口语康复训练上。
3、因人施法,循序渐进,要适合患者文化水平及兴趣,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刺激量。
4、配合心理治疗方式灵活多样。当治疗取得进展时,要及时鼓励患者,使之坚定信心。患者精神饱满时,可适当增加难度。
5、家庭指导和语言环境调整,要经常给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之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6、对有某种语言障碍的患者,要区别轻重缓急,分别治疗。
(2)关于英布,《史记》记载其少年时有人对他说“当刑而王”,在这里栗子将其时间延后。
第29章 第六章 采薇蒙冤走会稽 英布不平受黥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