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不省心呀 ...

  •   九月初十,是礼部陈尚书的生辰,孝子孝孙们一个个都比平常乖了十倍。到了陈尚书晚上回了府上时,家宴已经备好了。
      陈尚书坐首位,旁别是陈夫人。俩个老人家看见这幅儿孙满堂好景象,再想早年时俩人相依为命,都含笑落了泪。最机灵的长孙媳妇瞧见这样,立刻开口软绵绵的喊爷爷奶奶可别哭了,今个儿可是好日子爷爷奶奶可别哭掉了好彩头呢…话才刚完大儿媳就连声道是,桌上的小辈们也都劝了起来。想当初陈尚书陈夫人何曾想过这般美满的场面,于是泪也越劝越多,笑的也越来越甜。
      陈尚书名无疾字钟枫,庐州人士。这陈尚书也算庐州小有名气的了,当初年纪轻轻十六未到就考上了生员,也算是一名才子。谁知这位陈公子运气不大好,十九开始考举人,从没老婆考到有老婆,从没儿子考到有儿子,从青葱年华考到而立之年,经历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挑灯苦读,才终于考在了孙山前头。秋闺中了,陈公子决定再去考会试,于是把庐州祖屋交给隔壁王二奶奶打理,拖家带口到了京城。
      陈夫人闺名翠花,知道相公的意思后什么话也没说,陪着陈举人去了京城,连接下来几年和粥吃的咸菜都准备好了,谁知用不上了——自家相公第一次考便春闺高中,居然考上了会元!
      陈氏夫妻是千想万想也没想到能考的这样好,当夜就搂着俩儿子哭哭啼啼到了鸡鸣时。自那之后,陈公子交了大大的好运,见了皇上依旧发挥良好,考中了一甲被赐了进士及第接着便是升官发财。在朝廷混了几年混成了礼部尚书,如今的陈大人很是欣慰。
      陈大人是个能人,极会和稀泥,作为前宰相的得意门生,极好的继承了其和稀泥和的不露声色的本事,再加上陈尚书一不好色二不贪财三不争官(以及他的几个漂亮儿子),于是成了朝廷中威望极高的老人之一了。
      但陈大人糊涂,不知道自己这么受欢迎。
      于是在收到一堆贺礼时,陈大人只觉莫名其妙。
      前头几个同年中第的大人送的还合情合理,几个门生送的也有道理,但这将军府的、策王府的又是怎么个回事儿?
      幺子笑说与大将军有些交情,三儿子瞧着那策王府送来的文房四宝红了红脸,接着晚归的二儿子又捧回了宰相府送来的礼,说是与宰相一块儿回来的。
      陈大人更怪了,他的儿子几时和这些人勾搭上的?
      但重头的在后头——东宫的礼来了。
      东宫住的太子,长子几年前被皇上点名做了太子的老师。
      全府的人都惊了半天——陈大人生辰本来只有几人知道,如今怎么连太子也送上礼来了?长孙媳妇儿先回过神来,捂嘴笑了笑,轻声对长孙说道怕只差皇上的礼了。
      所谓说曹操曹操到,压轴的大礼正是当今圣上送来的。
      乖乖……
      当晚家宴一结,陈大人便把几个孝子孝孙留了下来,苦口婆心的教导他们要低调、不要随便就跟外人说些家庭琐事之类云云。长子面色略不善,似乎想到了什么;二子恭恭敬敬很严肃的听着;三子脸就一直红着;幺子微微笑着,看就知道一句话也没听进去;长孙面无表情,其余几个孙子都是清一色的一脸单纯,估计一句没听懂。
      陈大人叹了口气,总算累了,让几个孝子孝孙们都退了回去。走时他发现了一件事儿:“献良,怎么一瘸一拐的?”
      长孙僵住了身子,腰弯的更狠了:“爷爷,不小心摔了一跤。”
      陈大人赶忙要送长孙回房,长孙退了俩步连说不碍事不碍事。陈大人心疼的嘱咐长孙小心,又把长子训了两声,这才目送一群孝子孝孙们回了屋。
      次日,陈大人下了朝,谢了一堆人昨日的贺礼,回了车上,问车夫道:“那几个人呢?”车夫恭敬答说长孙公子在东宫,小公子去了将军府,三公子去赴了策王的约,二公子与宰相一块儿走了。
      “大公子呢?”
      “去面圣了。”
      陈大人悠悠叹了一口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不省心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