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阿姑节义 ...

  •   第十四节阿姑节义
      从雨林居到仙鹤楼路程并不远,只是因为今日人多,便多走了一刻钟。老周叔无视两个小丫鬟对那些心爱饰品的依依不舍,很快便走到仙鹤楼了。人还未站定,仙鹤楼的小二哥阿旺很热情的迎了上来“周叔,您老可来了!我家公子早早让我在这里等着呢!”虽然有故意抱怨的语气,可是敢这么说,表明两人甚是熟稔,应是经常来往的。
      原来这家仙鹤楼是张若望的私产。酒楼的茶叶都是由雨林居供应,这也是萧舒盈与张若望谈的第一笔生意。
      仙鹤楼地临沅江边,采用楼阁式,共三层,八面开窗,光线好,视线也很好。一楼为开放式大堂,客人三教九流,二楼分割成八间雅间,客人多为达官贵人,或者文人墨客,三楼雅室却不做吃食,只是饮茶所在,为张若望自己私人场所,有起居室一,茶室一,书房一,布置得甚为雅致。若不是特别的人,一般是不能到这三楼的。萧舒盈却是例外,这间酒楼严格说起来也有她的三分功劳,当初采取八面开窗且为落地大窗,以及美人靠上的可折叠桌子都是她的建议。因此,用她的语言来说,她是这间酒楼的VIP客户,可以享受别人所享受不到的服务,比如到三楼饮茶。
      仙鹤楼的地理位置极好,在这里饮茶,既可边饮边欣赏江面上的百舸争流,也能搬个软榻,躺在上面吹吹江风,放松自己。今日阿旺如往常那般将她引到三楼。
      此时的张若望恰好烧完一壶水,抬头看到萧舒盈那张清丽的脸从楼梯口露出来,接着是一身湖水蓝的纱裙,用一块极小的圆形梅花玉佩压着,头发难得梳了个垂鬟分肖髻,露出几分女子的妩媚来,虽然心知她已嫁过人,本不该如此装扮示人。却私心底否决那个世俗观念,如此美好的女子不应被束缚于闺阁之中。
      萧舒盈走到桌前,往张若望的左侧九十度角处坐定,抬头看张若望仍是盯着自己,心里微恼,却不表现在脸上,用一种开玩笑的语气说道:“张公子,可是我脸上落了灰尘,你说说在哪,也好叫我整理一二再出来见人啊。”
      这话说得张若望很是尴尬,以前可从未这么失态过,都是这女装害人呀,忙找个理由圆过去:“惭愧,刚才有些发愣,从萧小姐走上来,便似乎听到一阵清脆的铃声,不知是何缘故,因此失礼了。小生在此赔礼了。”
      萧舒盈一听,才知道是自己的风铃手环惹的祸,刚才竟是错怪了人家,不禁有些羞愧的脸微微发红,这更把张若望给看呆了。他赶忙咳嗽两声,低头掩饰。
      “是这样的,我前儿个得了两泡顶好的龙舌。这种好东西,当然要萧小姐这种懂茶的人一起品尝了。想着趁着端午佳节,邀请你过来,顺便也看看沅江上的龙舟赛,这是临水镇一年到头三件大事之一,远近闻名,这一天江南郡的其他地方都有人慕名而来,极为热闹。去年小姐刚来临水镇不久,想是没赶上”张若望说完,看看水温差不多,便泡起茶来。
      “哦,那倒是真没有,便是以前也不曾见过,今日可要好好观赏。不知何时开始。”萧舒盈本来就对赛龙舟极为期待,现在一听说,心里便有些着急,恨不得现在就出去看。她身边站着的是芳草,晴川则在进来前便留在外头,知道她好热闹,作为主子的她很懂得体谅下属。
      “还早,巳时三刻龙舟赛才会开始,此前还要拜祭阿姑娘娘,游街,最后才是龙舟赛。待会儿游街会经过锦绣街,我们就站在楼上也能看得清楚。”
      “阿姑娘娘?”在萧舒盈的概念里,端午节是因为屈原投江才引发的一个公案,这个异世空间究竟是因为什么竟从来没去打听过,趁今日可要好好问清楚,免得以后不小心说漏了嘴,惹来麻烦。
      “哦,小姐竟不知。阿姑娘娘在江南郡是很出名的,这五月初五端午节便是为了纪念她。”张若望对萧舒盈了解得并不多,就在半个多月前,他也才知道她曾经是将军府的少夫人。虽然他若要查一个人的底细是一件极容易的事,但因为真心把她当成朋友,如果对方没有主动说出来,自己是不屑去做这种讨人厌的事的。只是全燕国百姓甚至三岁孩童恐怕都知晓的阿姑娘娘萧小姐竟然不知道,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不过看到她那双单纯无辜,求知若渴的眼睛,他也不好意思再多问什么,便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
      “阿姑娘娘本名李元娘,原是江边一贫家女孩,世代靠撑船和拉纤为生。李元娘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子,还有一双巧手,可惜命不大好,三岁死了娘,七岁又死了爹,跟着哥哥嫂嫂过日子。嫂嫂的心眼坏,好吃懒做,为人又小气自私,哥哥在的时候,对小元娘还算客气。哥哥出去拉纤的时候,她便往死里的使唤她干活,活没干完不准吃饭。元娘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她从小乐观,又善良,对能帮的事都尽量帮,因此深得村里的人的喜爱。长到十五岁时,该找婆家了。哥哥虽好,却是憨厚老实人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嫂嫂心眼弯,想把元娘卖个好价钱,便托人把她说给镇上的员外胡老爷当第七房小妾。媒人来的那天,元娘不在家,邻居听到了风声,便到半路上拦截元娘让她赶快逃。可怜的元娘哭着跑去找哥哥,在长长的堤岸上跑呀跑,却找不到哥哥的影子。原来那年雨水特别多,江上水面涨得很高,漫过纤道,这天哥哥本生着病,发高烧,身子虚得很,拉的货又特别的重,一不留神打滑,竟然掉进江里,没救回来。元娘在堤上听到哥哥的噩耗时,失声恸哭,心想爹娘都不在了,现在唯一疼爱自己的哥哥也死了,嫂嫂还要将自己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糟老头,这以后的日子是再也过不下去了,于是万念俱灰,整了整头发,一头扎进江里,自尽了。说来也奇怪,自元娘死后,这下了近两个月的雨竟然停了,大家都说这是善良的元娘不忍心乡亲们受苦,显灵了。因此,大家自发捐了点钱,帮元娘建了个庙,塑个泥身,供奉起来,称为阿姑。后来,皇上打南方蛮子时经过沅江,船只搁浅,据说阿姑显灵帮了一把。皇上龙心大悦,回去后便下旨为阿姑重塑金身,加封为“阿姑娘娘”。以前大家过端午赛龙舟只是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现在因为阿姑是五月初五投江的,大家过端午则是为了纪念阿姑的救人苦难的慈悲心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