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穿越 ...
-
苏槿伸直了双手,任由一旁的宫女太监伺候着她更衣。
质地良好的蚕丝里稠衬着苍白地白色外衣,配上苏槿庄严地神色,硬生生的把那一丝稚嫩给压了下去。
苏槿三千青丝被宫女绾了一个朝凤髻,并无任何首饰。一对柳眉弯似月牙,却偏在眉尖染上了淡淡的清冷。一双美眸漆黑得不见底,眼角微微向上挑,带着无端的魅惑,睫毛在眼帘下打出了阴影,显出些许的神秘色彩。鼻梁挺直,白皙的肌肤几近透明。
一袭庄严地白色孝衣,白衣如雪,纤细的腰肢被同色的腰带紧紧束住,目光已是一片沉着。
良久,一旁的宫女上前,对了苏槿行了个礼,轻声道:“太后娘娘,已经好了。”
苏槿却是看也没看那宫女,一个转身,雪白的衣角在半空中蜿蜒出一个华丽角度,转瞬即逝。
有早早的就候着的太监上前来,伺候着苏槿往前走。
“掌嘴。”出了坤宁宫的大门,苏槿清冷的声音才远远地传了进来,身后那宫女苍白着一张脸紧紧咬着下唇,冲着苏槿的方向下跪道:“是,暗香知错,多谢皇后娘娘不杀之恩,恭送皇后娘娘”
等到苏槿彻底出了坤宁宫的大门,身后也传来了整齐的声音。
坤宁宫里的宫女太监都跪在宫门口,低着头,道,“恭送皇后娘娘。”
苏槿神色未变,这世界就是这样,如果你没有和你身份与之相配的威严,那么,就代表着谁都可以来踩你一脚,踩低捧高,是每一个皇宫中人必备的技能。
而近日,她苏槿,权倾一朝的苏宰相的嫡女,曾经风光无限的十六岁皇后,如今,却如此突兀的成为了夫已逝的前皇后。
苏槿走在最前方,挺直了脊背,目不斜视。
从坤宁宫出来,一步一步的走向养心殿。
周之人皆往南门去,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宫,东边之灵隐山而去。灵帝的梓宫即在灵隐山中。
而皇后,向来是不被允许参与的。不过,她苏瑾能够不被陪葬,这其中,也有她那便宜父亲的缘故吧,想到这儿,苏槿在心中报以讽刺的一笑。
苏槿以及一干的皇子皇女宫女太监跪在了南门的一侧。
另一侧,是朝中的大臣,零零总总的跪了一长条路。
苏槿抬眼望去,赫然发现对面的大臣,就是苏父。苏父对她微微一点头,神色悲戚,满脸沉痛,不愧是一只老狐狸。
苏槿的下方传来一些哽咽的哭声。声音稚嫩,明显还是小孩子的声带,那么就是那些皇子皇女们了。这么一想着,却是,轻轻的眨了一下眼眸,一颗滚烫的泪珠就从眼角处流了出来,迅速的滑下,直至掉落到地上。“嗒”的一声,溅起了一朵小小的水花,并不起眼,可那相同的地方却连续不断的有泪珠落下,填充这一片小小的方寸之地。
美人虽是在哭,则亦甚美丽之。
渐渐地,有一个老太监尖着嗓子喊了一声:“起棺!”声音在这金銮殿之外回荡着,配合着此时此地的苍凉气氛,那些哭声,确实更加肆无忌惮了。
长长的队伍从苏槿的眼前经过,又迅速的离开,苏槿抬起头,露出了一张泪迹未干的脸,一双清冷的眸子眼角处却是有着丝丝的红,那种无声的哭泣,让人心疼级了。
苏槿望见送葬的队伍出了南门,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外面道路两旁的百姓们皆穿戴着孝衣,头上是与皇宫中人一样的尖尖白帽,跪了一路。
后,据史书:“先帝之出灵日,以七十二人将棺木抬出养心殿。此时,宗室官出,按大周典,走在最前者六十四位引幡人,神情肃穆,皆是白衣白袍。举民旗伞;灵哀帝之卤薄仪,有壹仟陆佰贰拾捌人,其中五兵、幡、杂器之纸扎或帛为之“烧活”,浩浩荡荡,皆。舁棺者扛夫,缟素,每班有128人,分三班更番舁送。在棺后为甲之旗兵勇。乃是百官,贵戚、宗室之众觉罗,车轿连绵。在送行中,又夹有大之僧、道士、尼姑、道姑、喇嘛,其衣衣,手执法器,频吹、诵。一送行数十里,自北京至陵地,沿途百里,次段去又搭设芦殿,供灵和送伍休。其芦殿亦玉阶金瓦,朱碧交映,甚是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