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一章 还君明珠 ...
-
很多时候,我会问娘,爹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他都不来看我们,别的小孩都说我上一野孩子,每当这时候,娘就会把我抱在怀里,轻拂我的头发跟我说,爹是当今的相国,他的工作很忙。而且……每次说到这个而且的时候,她就不会再说下去,眼神有种茫然若失的样子。
娘,今天俞叔叔给我买了件新衣服,娘,你看好看吗?
娘,今天俞叔叔给我买了好多冰糖葫芦,真好吃!
娘,今天俞叔叔帮我教训了一直欺负我的小胖,他真厉害!
此时,娘总会含笑听我说完,脸上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俞叔叔每天都来我家帮娘做些粗活,久了,我就问娘。娘,俞叔叔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他是我爹吗?
娘的表情有些复杂,她说,暮雪,他不是你爹,他是你娘青梅竹马的表哥。
娘,什么叫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呀,就是从小一起张大的人,他们感情很好。她说着,灵魂好像走了很远
的样子,似乎在回忆些什么。
那,娘,你和俞叔叔的感情好还是和爹的感情好?
娘有点迟疑,没再说话。
时光如梭转眼已过了10年,而这10年里,那个所谓的爹从没有来过,而俞叔叔则十
年如一日地照顾我们母女俩。期间,我也劝过娘干脆嫁给俞叔叔,可是娘她却一直痴情地等待作相国的爹来接她。
10年,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娘和俞叔叔而言,足以令他们离衰老又进了一步。彼时,俞叔叔也曾遣媒婆来提亲,但娘只递上一封信: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此后,谁都没有提成亲之事。
一日,村中敲锣打鼓,听邻家王婶说,是相国夫人要在村东面的西郊池塘建立一祠堂用以纪念其父镇南大将军的丰功伟绩。
娘带着我急忙奔向西郊荷塘。
只见百姓们都被士兵们拦截在外,一个身着绫罗绸缎、金镯玉环缀饰着的贵妇正在跟村长指指点点,发表见解。是时,娘冲到了人群最前端,妄想接近相国夫人,却不料被士兵拦下,娘见过不去,就大喊“相国夫人,相国夫人!”也不知她哪来那么大力气。
相国夫人似乎听到了这强大的呼唤声,立时回头看到娘,眼睛里流露出震惊的神色,但一会儿就被满脸笑意掩盖住了。
她走过去牵住娘的手,她以和气地说,“原来是妹妹啊!这里人多,你有什么事,去府里说吧,我们也叙叙旧,你说,如何?”娘似乎有些出乎意料,满口答应着“好”,拉上我和相国夫人一行回府了。
坐上相国府的大轿的确是气派,但心里勉不了担心,七上八下的,就与这一路的颠簸一样,心里总有个结:爹都已经有了如此有势力的妻子了,还会接受我和娘吗?若是接受了,娘也只能算是一房小妾,这究竟算是什么呢?但想到马上就要见到17年来日夜盼望的爹也就都放下了。
相国府的宅子豪华气派,刚下轿,家丁丫鬟就齐齐列队,井然有序地出来迎接。相国夫人吩咐下人将我们带到客房住下,还送了不少衣服、首饰、食物。
客房前的长廊都有薄纱当帘子,风一吹,轻纱摇曳,掺杂着廊旁花园里的花香,有种恍若仙境的感觉。
是夜,相国夫人把我们召去用晚膳,到了厅内,灯火通明,丝毫不亚于白天。相国夫人含笑挥手示意大家都坐下,低声对娘说,他一会儿就来。果真,就听到撩动帘珠的声音,一时间,似乎时间和空间都凝固了,只剩下我娘和相国——应该是我爹之间流动的情素。还有不远处珠帘碰撞发出碎碎的声响。良久,相国夫人尴尬地发出了“咳咳”声,然后,时间继续行走。
用膳期间,一桌人的目光从一点转向另一点,似乎每个人都在心怀鬼胎。
膳后,相国夫人摸了摸我的头笑着对娘说:“孩子都已经这么大了。当初,都怪我不好,害得你……诶~”
“要不然你自此后就住在府里,大家也好有个照应,你说呢?”
娘有些不知所措地看了我一眼,“夫人,我们这样住会被别人说闲话的。”我替娘接应道。
相国夫人似乎有些意外,接着拉过我的手和蔼地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什么夫人的,以后也得改叫娘。你爹已经说要娶你娘了,老爷,你说是不是?”回头朝相国看了一眼。
而我的相国爹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试探着说:“燕儿,你真同意?”
相国夫人瞪了他一眼,“难道还说假的啊,孩子都这么大了,你不娶她,对得起人家吗?还问我是否同意,莫让小曼妹妹和暮雪丫头误解我是个小气人。”
此时,我爹脸上挂起了奉承满意的笑容。
不久后,爹便纳了娘为妾,但却很少来娘这儿,而我们也从客房搬到了西厢房,听说在西厢房旁边还有一居小筑,而里面住着的是爹的另一房妾室。只不过此人生性淡薄,常年吃斋念佛,不出小筑,故在娘的婚礼上也没有见着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