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全 一 章 ...

  •   前朝国号为“清”。
      清朝皇族本非中原华族,然骁勇善战,便得占了这中原的大好河山。
      然许是原为异族,思想愚昧,敏感多疑,最好“文字狱。”
      有一书生一日偶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即被投入狱,几日后斩首。
      皇族日渐腐朽,由此可见一斑。华族不堪压迫,终于奋起反抗。开国皇帝英勇无畏,带领军队推翻了清,建了新国,国号即为“华”。
      “你胡说!我识得字的!”一位幼童冲着一位少年控诉。
      少年急忙澄清:“我不是说你,我说的是前朝的一个书生作的一首诗!”
      “你血口喷人!说我不识字!先生都夸我呢!你坏!呜呜呜……”幼童却不听,不依不挠地竟伤心得哭了起来。
      少年见他哭了,也有些慌,手忙脚乱地安慰道:“风儿不哭不哭,我再给你讲个故事,可好?”
      幼童一听又有故事了,也不哭了,眼巴巴地看着他。
      几十年前,本朝有一位王爷受海外异族蛊惑造了反,一同参加造反的还有被王爷煽动的一些士子们。
      一次,士子们在皇宫前集会,还高声辱骂朝廷,其言语恶劣,不堪入耳。
      皇帝调集禁卫军,出动了火炮,直接轰向了集会的士子。
      皇宫门前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皇帝派将军带领军队前去捉拿造反的王爷。
      那王爷却得到了消息,逃往了海外异族之地。
      朝廷经过商议,决定把这件事尘封起来,任何人都不得再提。
      那造反的王爷排行十八,那就连“十八”这二字都不许提。凡是说了的,不论有心无心,统统以叛国罪处决。
      幼童疑惑了:“那这和前朝的‘文字狱’有何不同?”
      少年哑口无言。半晌道:“等我以后当了皇帝,我一定不会做这样的事!”
      “那好啊!”幼童的眼睛亮若天上辰星,“我长大后就去考个状元,当你的臣子辅佐你!”
      “这个玉佩给你!”少年摘下贴身的玉佩,给幼童戴上“这是母后给我的,可以升文才呢!”
      “我们拉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小狗!”
      一个大一点的小指勾着一个小一点的小指。
      一个少年和一个幼童许了个约定。
      十几年过去了。
      当时的少年长成了青年,早已登基当了皇帝;而当时的幼童出落成一位俊秀的少年,果真考了个状元。
      这日,皇恩浩荡,设宴嘉奖此次科举前三甲,朝中大臣们也有出席。
      席间觥筹交错,言笑晏晏。
      少年望着首座的青年,满心雀跃。
      “状元郎年少而才华横溢,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有人来敬酒。
      “不敢当不敢当!”少年羞涩道。
      “状元郎当真是年少多才!老身听闻状元郎还未及冠吧?”
      “是未及冠……”少年以前只顾着寒窗苦读,未曾见识过这样的场面,很是不知所措。
      他看到那边的探花,便想着将大家的注意力转到探花郎身上去。
      “啊,探花郎也是年少多才的,比我还年轻些呢,前几日才刚满了十八——”
      周围人的脸色瞬间变了。整个宴席鸦雀无声。
      “皇上,状元郎口出狂言,触犯禁忌,按律当斩。”出言的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阁老。他是帝师,最重祖宗律法。
      少年跪在冰冷的地上,他慌乱地看向四周。所有人都不复方才的热情,全都冷冷的看着他。
      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为他求情。
      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
      “来人,”良久,一个威严的声音打破寂静,“将顾清风押入天牢,三日后子午台处刑。”
      子午台是最有名的刑台。在子午台处刑的人无一不是犯了重罪的罪大恶极之徒。
      少年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望向上首的青年。
      却隔了太远,他看不清他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从状元到叛国贼,不过一句话。
      少年在天牢待了三天,不吃、不喝、不动。
      只是整日望着顶上唯一透光的小窗户,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三日已到,一会儿就要上邢台了。
      牢头送来了最后的午餐。
      糖醋兔头、叫花鸡、红烧排骨……甚至还有个精致的糖人。
      一个不落,竟都是他最喜欢吃的东西。
      “呵,”少年唇角一弯,眉目如画,“帝王心肠……”
      少年面色平静地将东西都吃了个干净,撑得打个好几个饱嗝。
      有人来催了。
      “走吧。”他说。眼中如古井无波,不见悲喜。
      来到子午台,日光正盛。
      今日是火刑。
      台下的贫民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唉,这么俊的娃子,做什么不好咧!怎么就通敌叛国啰!”
      “对啊,听说还是状元咧……”
      少年仿若未闻,只定定望着观刑台正中的空位。
      那是皇帝的位子。
      监斩官看着时辰到了,宣布:“午时三刻已到——”
      “行刑!”
      他终是没来。
      少年垂下了眼眸。
      大火燃起,火苗舔舐着他的肌肤,浓烟模糊了他的视线。
      “好痛……”他最后模糊不清地想,“真的好痛啊……”
      痛,真的痛,痛得撕心裂肺,销魂蚀骨。
      许久之后,火熄。
      子午台处刑的犯人,处刑后若是留有遗体,才会稍作清扫,也只是把较大的尸块清走。像火刑这种不留尸的,根本就留那里不管了。
      故而无人发现灰烬之下深掩的一块玉佩。
      此事之后,又几年过去。
      一位将军误讲了“十八”,自知逃不掉,干脆扯了军旗造反。
      民间竟也是积怨已久,很多人跟着将军一起造了反。
      僵持不过几月,将军竟攻破了皇城,把皇帝抓了起来。
      成王败寇。将军当然不会留着皇帝,于是宣判他在子午台处刑。
      将军说可以最后满足他一个要求。
      他苍然轻笑:“孤要火刑。”
      三日后,他上了子午台。
      一跪,膝盖磕到了一块硬硬的东西。
      他低头。
      是一块开裂的,有些发黑的玉佩。
      是很多年前他送给一位幼童的玉佩。
      “啊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他不禁仰天长笑,状若癫狂。
      “午时三刻已到——”
      “行刑!”
      火起。
      他脑中纷乱,仿佛又看到母后慈祥而殷切的目光,父皇交代他一定不要荒废祖宗礼法时紧握着他的手,驾崩前亲自读让他继位的圣旨时那颤抖的声音……最终停留在多年前幼童灿若桃李的无邪笑颜。
      啊……这便是你曾受过的痛么……
      报应罢……
      终究是我,负了你……
      彤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叛军攻破皇宫,擒华清帝。
      彤旭十三年八月十八日,华清帝于子午台处火刑,甍。
      大华王朝,覆灭。
      清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全 一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