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治不好,提头来见! ...
-
那年皇甫遥五岁。
那年皇宫里白雪皑皑,寒冷刺骨。
那年太医令坐在明晃晃的太医署里,一个黄色小人儿跑进来,手持短剑划破了师傅的官袍。
“你!治不好我母后,提头来见!”他泪眼婆娑地嚷道。
那年,昭德皇后重病不治,薨。
那年,还是那年,七岁的皇太子赖在太医署里,涕泪横流地抱着太医令的胳膊,乞求这个天下最高明的大夫救活自己的母亲。
“唉。”太医令悠悠叹了口气,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皇太子纤弱的肩膀。
后来,天色暗下来,宫里掌了灯,太子趴在太医署的塌上睡着了。皇甫遥蹲在塌前,盯着太子红肿的双眼,头一次发现,身在帝王家,原来也会像普通人那样痛苦啊。
“遥儿。”
皇甫遥回头。师傅站在外面招手,破损的袍袖在空气里摆荡。
皇甫遥跑过去,仰起瓷白的小脸儿,“师傅。”
“太医是个高危职业。”师傅一本正经的说:“我的家乡,大夫总是挨打。”
皇甫摇眨巴眨巴眼睛,听不懂。
“小太子,可怜。”师傅摸着皇甫摇的脑袋。
那年之后又过了十年。
十五岁的皇甫遥医术超群,破格成为太医署最年轻的太医丞。他进宫那天,宫内乱作一团,太医令跟太医承全被招去东宫,其中也包括皇甫遥。
“你们,治不好她,提头来见!”
皇甫遥看到一个明黄的人影手持长剑站在珠帘之后,过了会儿,珠帘被他扯下来掉落一地,皇甫遥面前的人与十年前那个眼睛红肿的小人儿重合了。
“太子殿下,请赐臣死罪,太子妃她……”太医令不停地磕头,咚咚作响。
太子妃,薨。
太子像十年前般留下眼泪,可他再没有抱着皇甫遥的师傅不放,因为,皇甫遥的师傅不在了。
宫女们说,太子殿下与太子妃感情甚笃,他们既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又是神仙眷侣。可只有一位老嬷嬷说,太子妃的笑容与死去的昭德皇后有七分相似。太子殿下,他不喜欢任何人。
又过了一年,宫里再度适逢大丧,太医署人人自危,耳边不时回荡着太子的吼声,“治不好父皇,你们提头来见!”
“皇甫遥,你师傅呢?”现任太医令火急火燎地把皇甫遥从尚药局拖出来。
“大人,师傅他失踪已久,再说陛下已经驾崩了,找到师傅也没用啊。”皇甫遥轻轻地说。
“你没听到太子殿下说……”
皇甫遥望天,“听到了。师傅说太医是个高危职业。”
不过,新皇最终没有让太医们提头来见,第二年,新皇不顾大臣反对执意立了一位民间女子为皇贵妃,而后位常年空虚。
有一次,皇甫遥被皇贵妃宣去把脉,隔着若隐若现的红纱,他发现皇贵妃笑得很美。
“嗯,师傅说过一句话。心里住着一个忘不掉的人,从此爱上的每一个都像她。”皇甫遥喃喃自语。然而,他躲在树后,看新皇步履匆匆走向皇贵妃时,漆黑的眼底分明没有半点爱意。
又过了十年,皇帝依然没有子嗣,而皇贵妃,这后宫中唯一的妃子已进入弥留状态。
二十七岁的太医令皇甫遥跪在皇帝面前,垂着头,镇定地道:“请陛下降罪。”
“降什么罪?”皇帝握住贵妃的手,声音阴郁低沉,“治不好她,你提头来见?”
当晚,皇贵妃薨。
这年的雪很大,就像昭德皇后薨逝那年。皇帝屏退左右,将皇贵妃冰冷的尸体留在凤榻上,只身走出大殿。
谁也没有跟过去,谁也不敢跟过去,除了钦点的皇甫遥。
皇甫遥走在皇帝后面,宫殿巍峨,气势磅礴,他们化作两粒渺小的黑影,一点点地向城楼移动。
“太医令。”皇帝站在皇宫的最高除,向外远眺那苍茫的夜色。“你看到了什么,太医令。”寒风瑟瑟,皇帝衣袍翻飞。
皇甫遥低下头,只字未应。
他们站了大半晚,午夜时分,边关急报,右北平郡太守犯上作乱,引敌军入关。皇帝盛怒之下决定御驾亲征,誓要亲手宰杀叛国罪人。
“陛下。”皇甫遥望着皇帝英挺的背影,“微臣刚才看到的是,陛下的天下。”
这一年,太医令随皇帝御驾亲征。
这一年,右北平郡太守逃往关外。
这一年,皇帝骑马追击太守,一箭正中其后心,然叛军箭雨忽至,皇帝身中数箭。
“陛下,陛下!”恍惚中,皇帝好像听到了皇甫遥的声音。
“太医令,朕小时候……见过你……那会儿……你蹲在朕的塌前……”
“陛下!坚持住,臣马上替您取出箭头。”
“太医令……太子妃离开的时候……朕也见过你……那会儿你悄悄抬头看了朕一眼……”皇帝的手在自己身上艰难的摸索着,随后,抓住另一只颤抖的手。
“太医令……父皇薨逝的时候……朕还见过你……”
“陛下!”皇甫遥的眼泪夺眶而出,“求您命令臣,治不好您,提头来见!”
皇帝缓缓地摇头,望向皇甫遥的眼神温柔似水。
这一年,皇帝伤重而崩,因无子嗣,皇族与重臣另立太子,择吉日登基。
这一年,太医令挂冠而去,悬壶济世,逍遥四海。
这一年,隐隐传闻山明水秀间,有两男子相貌颇似先帝与昔年太医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