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 31 章 ...

  •   “你是……”

      王贲与王翦,蒙恬与蒙骜,四个人,不约而同地问出了同一句话。

      王贲看着眼前似乎比自己还年轻些的王翦,神色惊疑不定。

      对面的蒙骜则看着蒙恬的脸,皱起了眉:“你是我蒙家人?哪一支的?”

      蒙恬颤声道:“我是秦王政手下伐魏副将蒙恬,蒙武之子,蒙骜之孙。您……可是我的大父?”

      作为嬴政的心腹将领,许多事,嬴政并没有瞒着王贲和蒙恬。

      王贲和蒙恬都知道,其他位面的秦昭襄王已经先他们一步赶来了这里。

      那位秦国先祖极为彪悍,在秦王政率领大军赶到之前,秦昭襄王就已经赶走魏军,夺回河西失地,将河西之地双手奉还给秦孝公。

      现在的秦国,早已不再是《求贤令》中那个可怜兮兮的受气包了。即使秦国国力依然弱小,拥有了强大军队的秦国,已经让周边的国家不敢随意再随意欺--辱它。

      在这过程中,秦昭襄王功不可没,王贲与蒙恬也对这位威名赫赫的秦国先君十分尊敬。

      只是,王贲与蒙恬也不知秦昭襄王在家书中对他们王上说了什么,导致他们王上不怎么待见秦昭襄王。

      就连秦孝公膝下一团孩子气的秦惠文王,在他们王上口中出现的频率,都比秦昭襄王更高一些。

      言归正传,王贲和蒙恬既然知道秦昭襄王带着自己的大军来到了此处,自然也做好了见到先人的准备。

      尤其是蒙恬,他的大父蒙骜是从齐国入秦的,在秦昭襄王时期,蒙骜就已经进入秦国高层的视线范围了。蒙恬觉得,如果来的是晚年的秦昭襄王,他很有可能见到自己的大父。

      至于王贲,他虽然也提前考虑过,他会不会遇到自己年轻版的阿父,但他对此没有抱太大期望。毕竟,他的阿父属于大器晚成的将领。

      白起时期,王翦还十分年轻,寂寂无名,甚至连老将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靳,存在感都比王翦高。白起被赐死的时候,司马靳作为白起的部将,也跟着白起一起被赐死了。

      没了白起,军中扛大梁的,就成了王龁和蒙骜等人。

      在长平之战中,王龁曾担任白起的副将。

      长平之战后,秦国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那会儿正式赵国最虚弱的时候。白起欲乘胜追击,一举攻灭赵国,却没想到,受到了忌惮他功绩的范雎的阻挠。

      范雎收受了赵国使者贿赂,劝说嬴稷接受赵国的割地求和,嬴稷应允。

      可对于嬴稷这样野心勃勃的人来说,眼看着赵国这样一块肥肉在眼前晃悠而不去吃,是违背他的本性的。秦赵两国才议和没多久,嬴稷再次派大军攻打赵国。

      这一回,他的目标是赵国都城邯郸,他想趁着赵国尚未缓过气来,彻底攻灭赵国。

      出于对白起的忌惮,嬴稷的首选并不是白起。在他看来,赵国此前已经被秦国给打残了。

      嬴稷想试试,没了白起,他能否攻灭赵国。

      可惜,他派出的将领王陵辜负了他的期待,久攻邯郸不下。

      这时候,嬴稷才想起了白起。比起阻止白起立下更大的功劳以至于封无可封,嬴稷觉得,还是先灭了赵国更重要一些,因为他已经隐隐意识到,在他眼中只剩下老弱残兵的赵国,不像他想象中那么好大。

      然而,白起也是有气性的人。先前他明明可以乘胜追击,嬴稷却不让,现在发现打不下赵国了,又想起他来了,难道嬴稷当他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吗?

      白起冷冷地对嬴稷道:“臣身子不舒服,怕是无法替王上出征了。”

      他显然积郁已久,此刻当着嬴稷的面,忍不住刺道:“先前长平之战结束时,正是赵国士气最低落的时候。那时若是王上让臣乘胜追击,赵国现在早就不复存在了,哪里还会有今日之忧?”

      嬴稷大怒:“若是寡人一定要你为寡人挂帅出征呢?”

      白起将头偏向一边:“那就恕难从命了。当日臣有八分把握灭赵,如今,我秦国攻灭赵国的可能性只有不到三成……臣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况且,臣身体不适,还请王上另寻高明!”

      君臣二人都不肯退让半步,最终倒霉的,自然只有白起。

      威名赫赫的武安君,就这样被嬴稷赐死了。

      常年担任白起副将的王龁则被派去接替劳而无功的将领王陵,继续攻打赵国。

      事实证明,白起的判断是正确的。秦军包围了邯郸,却始终无法啃下邯郸这块硬骨头。

      后来,信陵君窃符救赵,率领魏国军队和楚国军队,与赵国军队里应外合,大败秦军。

      哪怕王龁有着不错的军事素养,秦军仍然损失惨重。

      尽管这一战的失败,并非王龁一人之过。但因为此战中秦军损失过重,王龁在秦国国君心中的评价不免受到了影响。

      此前,秦国认为王龁比蒙骜更老成持重,此战之后,秦国国君就更愿意重用蒙骜了。

      秦孝文王时代过于短暂,嬴稷待机时间太长的彼端就是,继位的嬴柱还没来得及有什么作为,就去地下和他的老父亲团聚了。

      秦庄襄王时期,嬴子楚以蒙骜为将,攻韩,伐赵,并夺取魏国三十七座城池,对魏国产生了严重威胁。

      魏安厘王忍无可忍,派信陵君魏无忌与其余四国合纵,组成了五国联军,共同攻打秦国,最终击败秦军。

      这次的合纵队伍中,不见齐国人的身影。

      自从齐国险些被灭又复国之后,齐襄王、君王后只想休养生息,压根儿不想再掺和什么合纵连横之事。

      只要被攻打的不是齐国,谁打了谁,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秦国和齐国又不接壤,秦国对齐国的威胁,还比不上齐国周边这些国家对齐国的威胁大呢!

      后来,齐国颇具传奇色彩的君王后去世,她的儿子齐王建也继承了父母的想法,不肯轻易动兵戈,尤其不愿意与秦国为敌。

      秦王政继位之初,趁着信陵君魏无忌去世,命蒙骜攻打魏国,攻取魏国二十余座城池。

      可惜蒙骜没能熬到秦王政发动灭国战的时候,否则,灭六国的功劳必然有他的一份。

      王翦是在蒙骜去世之后,才真正开始崭露头角的。彼时,他已经人至中年。

      很快,秦王政就发现,王翦的打法虽然不像某些传奇名将那么惊艳,却异常的稳。

      从过程到结局,没有什么惊喜可言,王翦却总能以看似平平无奇的方式,取得平平无奇的胜利。这对于只注重结果不看重过程的秦王政来说,却是恰到好处。平平无奇好啊,只要能够确保最终的胜利,中间的波折少一些,也没什么不好。

      在灭国战开始之前,王翦父子的名声其实并不算响亮,但秦王政却对他们十分信任。

      也正是因为这份信任,才有了后面王贲王翦父子联手攻灭数国的功绩。秦灭六国,其中有五个国家的覆灭,背后都有王翦王贲父子的参与。

      但,尽管后世王翦战功赫赫,是秦灭六国的最大功臣之一,昭襄王时期的王翦,按理说应该还在白起麾下当个小兵小将。

      蒙恬见了蒙骜十分激动,王贲见了疑似年轻版王翦的人,却有些不敢认。

      他的阿父,怎么会会是函谷关守将呢?哪怕是副将,也不符合他的认知啊!

      蒙骜这时候已经有了儿子蒙武,不过,儿子还是个小豆丁。

      他冷不丁看到成年版孙子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总算是有些理解嬴渠梁那复杂的心情了。

      他儿子还那么小,怎么一转眼,孙子都那么大了呢?

      “你……当真是阿武的儿子?”蒙骜狐疑地看着蒙恬。

      蒙恬想了想,掏出了随身携带的一把匕首:“这是大父您从前用过的匕首。”

      蒙骜见状,取下了随身携带的匕首,拿来跟蒙恬的匕首进行比对。

      两把匕首竟然一模一样,连雕花纹路都没有丝毫差别!

      “大父,现在你该信了吧?”蒙恬道。

      事实就摆在眼前,容不得蒙骜不信。

      “你刚才说,你是秦王政麾下的伐魏副将,蒙恬。”蒙骜仔细回忆着蒙恬说过的每一个字:“既然我是你的大父,我便唤你阿恬吧。”

      蒙恬点了点头。他阿父平时就是这么唤他的,对于这个称呼,他没有什么意见。

      既然蒙恬是蒙骜的孙子,那么秦王政和秦昭襄王辈分就不会差太远。

      蒙骜问:“秦王政是秦王稷的孙子还曾孙?你们这次伐魏,可是魏国又不安分了?”

      “王上是秦昭襄王的曾孙。魏国如今可不敢跟我秦国别苗头。王上派我们攻打魏国……是为了灭魏!”

      蒙恬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魏国占据着一块肥美之地,却无力守护它。既如此,这魏国的地,自然该归我秦国所有!”

      “灭国?”蒙骜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孙子:“秦王政时期,秦国已经发展到可以攻灭魏国的地步了吗?”

      他是知道秦公秦王们的野心的。如果不是看好秦国,他也不会离开齐国,为秦国效力。

      但即使是强大如秦王稷,想要攻灭如魏国一样的大国,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哪怕秦国能够能够击败魏军,其余几国也不会坐视魏国被灭,更何况,魏国还有魏无忌那么个硬茬子。但凡嬴稷透露出想要灭魏的意图,魏无忌定会想办法联合其余几国攻打秦国。

      “不错,信陵君已逝,魏国再无能人。我秦国自然能够灭魏!”

      虽然秦军尚未拿下魏国,但在蒙恬口中,魏国已俨然成为了秦国的囊中之物。

      顿了顿,蒙恬又对自家大父道:“在攻打魏国之前,我秦国已经灭了韩国和赵国!”

      “我秦国不止要攻灭韩、赵、魏,接下来还要攻灭其余几国,直至一统天下!”

      方才还有些拘谨的蒙恬,此刻显得异常狂妄。只听他放声大笑道:“我秦国如今兵强马壮,又有秦王政这样的英明君主,谁与争锋?假以时日,天下都将插满我大秦旗帜!”

      蒙骜:“!!!”

      王翦:“!!!!!”

      这秦王政,那么生猛的吗?

      一统天下啊……他们的子孙,可真是生在了一个极好的时代!

      仅仅只是听着这些话,他们都已经跟着激动了起来。

      一旁的王贲跟着补充道:“燕国不足为虑,楚国正在内斗,齐国与我秦国交好,绝不会帮助魏国。只怕我秦军攻破大梁城那一日,齐王还会给我们秦王送来一份贺礼。”

      毕竟,秦国在攻灭韩国和赵国之后,齐王建就是这么做的。

      王翦感慨道:“看来,秦王政当真有可能成为一统天下的第一人!”

      之前他还觉得,即使秦国国力最强,想要攻灭其余几国,只怕也不那么容易。毕竟在攻灭一国的过程中,他们很可能会招来其余所有国家的联手反抗。

      可现在,听王贲这么一分析,倒像是六国那些后代们愈发不成器了……又或是秦国迎来了一位空前强大的王,衬得六国君主愈发昏庸。

      总之,王翦觉得,蒙恬与王贲并不是盲目乐观,秦国真的有极大的可能攻灭六国。

      若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盛况中,该有多好!

      王翦这么想着,便也在不知不觉间将这句话说出了口。

      王贲看着他,小心翼翼地问道:“您可是我的阿父王翦?”

      有蒙骜的“天降好大孙”在前,王翦总算是没有被自己可能有个天降好大儿的消息给砸晕。

      他仔细端详着王贲的面容:“我名唤王翦不假,你……莫非,你是贲小子?”

      在王翦出征之前,他家那皮小子还在上房揭瓦呢,王翦很难将眼前这名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跟他的好大儿联系在一起。

      偏偏,眼前这人与小王贲五官最为相似,与王翦的其余几个儿子不怎么像。

      王贲道:“是我,阿父。如果您真的是我的阿父,您没有必要羡慕我们。因为,在我们那里,赵国就是您攻灭的。王上很看重您,接下来,有的是您发挥的余地。”

      年轻的王翦冷不丁听说自己未来会成为灭六国大将,像是被天降馅饼砸中了一般,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

      要知道,在不久前,他还是白起麾下一名平平无奇的千夫长啊!能够被嬴渠梁和嬴稷看中,拔擢为函谷关副将,对他来说都已经是从未想过的好事了。

      谁能料到,他在未来,竟然还能够追随一代雄主荡平天下!

      听到这里,蒙骜的呼吸也变得沉重了几分。

      他抓着自家大孙子的手,急切地问道:“那我呢?秦王可有派我去攻打哪国?”

      “王上是愿意重用您的。不过,在王上发起灭国战时,您已去世……”蒙恬见自家祖父面色难看,赶忙安慰道:“您放心,我和阿父会连着您那份一起努力,绝不会让我蒙家蒙羞!”

      蒙骜欲哭无泪。

      儿孙替他上,和他亲自上,那是一回事吗?

      就算蒙恬再怎么安慰他,他还是觉得心塞啊!尤其是在有王翦跟他作为对照组的情况下。

      他怎么就那般不争气,没有活到那个好时候呢?那可是歼灭六国的功绩,又岂是寻常攻城略地能比的?

      现在在场的四个人中,只有蒙骜没有灭国功绩。蒙骜深深觉得,他被其余三人给排斥了。

      再者,错过了那样一个群星荟萃、风起云涌的时代,对于蒙骜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蒙恬不善于安慰人,他见自家大父实在伤心,只能伸出手,拍了拍蒙骜的肩:“要不,您努力多活些年头?”

      蒙骜冷漠地瞥了他家好大孙一眼,不想说话。

      说得好像他想多活几年,就能多活几年似的。

      原本这只是一场确认彼此身份的行程。

      在四人发现了彼此的关系后,又演变为一场认亲大会。

      此刻,知道了秦王政未来功绩的蒙骜和王翦,对这位素未谋面的秦王肃然起敬。

      他们一面向自家的好大儿和好大孙打探着秦王政的信息,一面催着他们赶快将秦王政给迎进来。

      “快去,怎么能让秦王政干等那么久?你怎么做人臣子的?”

      “秦王政一路长途跋涉,定然累坏了,赶紧让他入关,好生歇息歇息!”

      王贲和蒙恬:“……”

      刚刚是谁拉着一直跟他们说话来着?现在怎么都是他们的锅了?

      还有,他们要怎么做到一边向自家大父和阿父介绍嬴政,一边去请嬴政入关?他们的大父和阿父莫非以为他们会分--身术?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第 3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