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承】 ...
-
三月一到,殿试之日也就不远了。
敛君陪同叶青云来到了国都,参见本次殿试。
===
入夜时分,客栈内两人房间灯火通明。
“青云,这次科举可有把握?”敛君问道,随即在棋盘上落下一子。
“一甲三人当中若无意外应当有我名字。”叶青云自信满满答道,也跟着落下一子。
“那是最好,不过你心高气傲,说话直来直去,多不经思量,恐怕会惹恼皇上。”敛君一针见血道,“你还需谨言慎行,莫要因此害得自己无端入狱得好。”
看了看棋局,生机都被掐断,白子几乎要无落子之处。不由叹了口气:“我又输了。”
“再来一局?”
“不了,你明日还要参加殿试,早些休息吧。”随即将棋盘收好。
“夜深了,你也早些休息。”
“……自然,不劳费心。”
===
次日清明。
叶青云早早地同其他士子入了宫。
在苏公公的带领之下,一行人来到了金銮殿。
叶青云微微抬眼,环视四周,见皇帝入座,便随着众人退在一旁,静候皇上出题。
“各位平身,不必拘礼。”皇帝道,“朕的考题是:‘君臣’,尔等可要好好回答啊。”看了看一众举人,随意指了一人,道:“就从尔为始。”
被皇上所指的那人赶紧站定身子,道:“臣以为,君为先,臣为后。”
“哦?尔且道来。”
“君臣有别,更何况皇上身为天之子,九五至尊,凌驾于万人之上?虽说臣子辅佐皇上,但生杀大权却是掌握在皇上手中。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见皇上高于众臣。”
叶青云听后,对那人十分不屑,心道此人必是阿谀奉承之辈。
然而皇帝却微微点头,示意下一个人作答。
“予以为,君臣,君为重,臣为轻。”
“小臣以为,君是众臣的主子,号令天下,高于众臣。”
……
如此这般一人接着一人回答,没多久便轮到叶青云了。
那皇帝端坐于宝座之上,瞥了一眼叶青云,道:“该你了。”
叶青云清清嗓子,道:“我以为,君臣应当相互扶持。”
闻言,皇帝目光微闪,抬起头来,直视着叶青云,叶青云也抬头地回视。
良久,宝座之上那人才道:“有趣,尔且道来。”
“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而臣听命于君,可见君臣皆是为民。”顿了顿,又道:“而我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上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皇上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既然如此,便说明了臣子分担了皇权,替皇上巩固了江山。然而皇上却统治着众臣,这便体现了君臣关系紧密。孟子曾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当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腹心;君主把臣下当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一般不相干的人;君主把臣下当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仇敌。’皇上与臣子治国都是为了一点——国泰民安。换句话说,君臣存在的意义和目的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谁也离不开谁,说到底,君臣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才会减低朝臣谋反的几率。也就是说,只有君王统治的国家,朝臣无权,注定走向消亡。”
话一出口,才觉自己唐突了,赶紧住口不言。
皇帝听其所言,先是微微点头,然听到最后一句,不禁怒火中烧,便将放在案上的琉璃杯猛地往地上一掷。琉璃杯顿时化作碎片。
皇上定定的看着叶青云,怒极反笑道:“哼,好,你很有种。”
叶青云当即感到不妙,立即跪下,拱手道:“皇上且听我一言。”
“哼,我倒要看看你还能说出什么花样。”
“先前臣说,只有君王统治的国家,朝臣无权,注定走向消亡。但是臣却知道若是明君,身边定然有忠臣相伴。若是忠臣聚集之地,必定有明主现世。”叶青云答道。
“哦?那依你之见,你觉得朕是明君,还是昏君呢?”皇上似笑非笑地问道。
“皇上手下人才辈出,左相是名动天下的月尽公子——孤月尽,右相是辅佐您坐上宝座的巾帼女杰,才情艳艳料事如神的寒冰军师——百里倾寒,镇国军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叶无枫。可谓是人才济济,能识得这些个人才,说明皇上独具慧眼,怎么会是昏君呢?”
“百里爱卿以为如何?”
这时,众臣之中站出一位女子,面色冷清,道:“回皇上,微臣看过此人文章,观其文笔,独出心裁,逻辑分明,倒还可用。”
“臣附议”另一男子从中站出。
“既然两位爱卿都觉得此人可用,那便用吧。”转而对百里倾寒道:“爱卿以为此人可担何职?”
“心性不错,敢直言进谏,可惜涉世未深,空有一肚子墨水,可让其担任谏议大夫一职,待磨砺几年应当能担重任。”
“哦?那依两位爱卿之见,还有何人应当入选?”
“回陛下,谢秦、柳云飞可用。”
“那就依你二人之见吧。至于前三甲之名,退朝之后御书房内商议。”皇上摆摆手,随即吩咐众人退朝。
刚刚走出金銮殿,叶青云便被围住了。
“叶兄文采非凡,来日必定高中状元!”,“叶兄风姿不凡,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人此次必定能考得状元”……诸如此类的奉承之言不绝于耳,惹得叶青云不禁皱眉。
在闹心之中,早已走出了皇宫,下意识举目四望,只见一位着竹青色布衣的男子立于远处树下,眉目含笑,薄唇一张一合,听不清说些什么。
然而叶青云却知道,那人是在说:“青云,我来接你回家。”
=====
一日清晨,旭日还未升起。院中的兰草之上还附着一层薄薄的露气。
然而有人却在这时坐在院中,手捧一杯清茶,静静的品着。
当然像他这样的人不止一个,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敛君揉了揉眉心,这才移步到门前,打开门。
只见来人着一袭秋香色锦衣,眼角一滴朱砂痣,一双杏眼却如同一汪深潭,让人看不见也捉摸不清此人的想法。
那人勾唇一笑,道:“清晨造访,打扰了。”
敛君也礼貌性的回笑道:“哪里哪里,姑娘请进。”
“你这人也不问我是谁?不怕我来害你?”那人轻笑道。
“姑娘自然是不会害我的,毕竟你我初次见面。”敛君不咸不淡的回答道,引着那人来到院中入,奉上一杯茶,“姑娘有何事?”
“自我介绍一下,百里倾寒。”
“哦?失敬失敬,在下怠慢了。”转而又道:“不知右相大人可是来寻青云的?”
“不是。”百里倾寒一口否定,一双眸子似笑非笑的看着敛君,“我是来寻浮沉宫宫主敛君的。”
敛君瞳孔微不可查的一缩,笑道:“此处哪有浮沉宫宫主?有的不过是凡俗的读书人而已。”
“放心,我不是来害你的。”百里倾寒道,“或许我应该先给你看看这个。”说罢从袖中取出一块令牌。
“夏家九字寒冰令,你是夏家九字传承者?”
“不错。我姑姑夏玄幽让我来找你。”言毕,将一个锦囊递给了敛君。“若是日后有何难题,拆开锦囊可得方向。”
“倾寒姑娘,多谢。”
“不必言谢,我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命格上添一个功德罢了。”百里倾寒摆摆手,“今日叨扰了,我还有公务在身,先行一步。”
“那就恕不远送了。”
“对了,别让叶卿知道了,有损凡人福泽。”
“在下知道了。” 将手中锦囊收好,微微拱手,目送百里倾寒远去。
待到雾气褪尽,才步入后堂,推开房门唤人起床。
“敛君,我方才好像听到你在与人交谈?”叶青云揉揉眼睛道。
“青云听错了。”敛君道,不禁想起那人给的锦囊,不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
也罢,总归是有一天会用上它的。
但愿用上锦囊的那一天永远不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