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居士 ...
-
之后,旺波每晚都是睡在我旁边的地上,我们谁都没有提这个话题,默默地享受着这份幸福。旺波已经陪了我几天了,我虽然高兴,但是心里也有疑惑。毕竟旺波是来桑耶寺出家的,怎么现在他却未曾提起了?那日晚饭时,我小心翼翼的询问:“嗯,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家?”
“我看你有些忧心忡忡,原来是在担心这个”旺波笑笑说,然后神色变得肃穆起来:“出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佛教戒律规定,凡年满七岁的儿童或其他年龄的男女,都可出家到寺院修行,受居士五戒。经过一年的见习生活,未破解的修行者才有资格要求副度,征得赤巴的同意后,便可举行剃度仪式,并受沙弥戒。”
“哦,原来出家也这么严格啊。”我点头赞叹,心中不禁窃喜,这么说,我和旺波至少还有一年的时间。毕竟,等他剃了头发穿上僧袍,总不好再大摇大摆的陪我上街了,即使是宁玛派也是十分注重弟子平日的修行的。
“那居士五戒是什么呢?”我继续问,旺波看我难得对这些有兴趣,十分乐意给我解答。其实我不是对佛教规定有兴趣,而是关心旺波,不知道他出家受戒这些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居士五戒是指不饮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旺波顿了顿,看我听得认真便继续说:“而沙弥戒则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五戒,即不着花鬘好香涂身、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捉持金银宝物。待年满二十,受了具足戒 ,可称作比丘。只有成为比丘五年后,可以所学特长为师,才有资格成为喇嘛”
“哦。”我不禁长叹,原来我们平时喇嘛喇嘛的叫着是很不规范的,需要有一定资格的僧人才能称为喇嘛啊。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寺院修行,受居士五戒?”我有些惴惴的问。
“再过几日就是欣然僧佛的成佛之日,我便去受戒修行。”旺波边说边双手合十,庄严虔诚。
我曾在寺院看到过供奉的欣然僧佛佛像,应该就是汉地佛教所指的观世音菩萨。藏传佛教认为,□□是“欣然僧佛”即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是“月巴墨佛”即无量光佛的化身。所以,观世音菩萨的生日,对僧人和信徒来说都是极有意义的日子。
在那个盛大的佛事活动之后,旺波正式受居士戒开始了他的修行。天还擦黑旺波就起床走了,他虽然尽量轻手轻脚没弄出什么响动,但我还是醒了。我闭着眼,听着他碎碎的洗漱声,知道他要去做早课了。僧人和居士都要做早晚课,早课的用意在于提醒自己,希望这一天处事待人接物,不要忘记佛陀的教诲;晚课是反省,反省我今天一天对人、对事、对物,有哪些做的是对的、正确的,有哪些是做错?做对了的,明天继续要保持,做错了的,明天一定要改正。旺波每天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寺院里诵经礼佛,到了晚上才会回来。日子开始过的平淡而无聊起来,而且,我们现在除了旺波从寺院带回的一点食物也没有经济来源了。于是,我又开始蠢蠢欲动,出去找活干了。偶然间翻出了姐姐送我的巴珠,我就有了主意。我这个人没其他长处,但是手工活却也是拿得出手的,以前就很喜欢草编绳编,还喜欢DIY首饰,曾在兴趣班学过刺绣,或许这能成为我的谋生之术。
藏族妇女以长发为美,尤为重视头发的装饰。妇女多蓄及腰以下的长发,并梳理成长辫。带上辫套,既可以护发,又作为装饰。辫套上绣着各式的花纹图案,缀有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各种银牌、银盾、银币、珊瑚、玛瑙、贝壳等等。而巴珠作为藏族妇女特有的发饰,是每个长大成人的女孩必不可少的饰品。其呈三枝状或三角状,上缀珠玉、珊瑚等,盛装时佩于头顶发际,两枝前翘,分梳两边的发辫盘于其侧。
心动不如行动,反正白天旺波都不在,我便着手准备起我的新事业了。第一步当然是学习,我去看了好几次老师傅的制作过程,向他们虚心求教。藏民生性善良淳朴,我又嘴甜,还经常孝敬他们些食物。所以,他们也乐意教我。经过反复的学习和练习,一个月多后,我顺利出师了。老师傅也夸我学得快,做得好。其实藏族的饰品都是手工制成的,实属不易。尤其是做一顶巴珠,骨架多用红色的氆氇或布扎成,架上串缀珊瑚、珍珠、绿松石等饰物。普通妇女的巴珠,只是点缀几颗珊瑚石;而贵族妇女巴珠是珠光宝气,有珊瑚、珍珠、玛瑙等。做父母的常常要提前很长一段时间筹积资金,备齐珠宝及其它材料。贫苦人家没有钱买贵重的珠宝,但也要千方百计地设法找其它代用品来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