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
-
在当天晚上寒竹就离开了,勉是第二天听阿棋说的。还真是符合他的性子,勉有一种已经习惯的无力感。这人真是来去如风,连个招呼都不打。
“阿勉在伤心么?寒竹这人就这样,既然在我这儿住下了,旁的人就不要想了吧。”阿棋很直接的就和勉说了。
勉觉得跟着寒竹可能会比较安全。这是通过头上的那只爪子得出的对比。再揉就成蜂窝了啊~~这人手是有多欠啊!
“阿勉不要为寒竹那个混蛋浪费感情啊。”
“阿勉的头发长的就是好。”
“阿勉的皮肤比那些女子的还要好。”
……
“阿勉为什么不是女孩子?!”
听着越来越离谱的论调,寒竹为什么要把他留在这个祸害这里?看着阿棋细长的眼睛里闪亮亮的光芒,勉觉得以后的生活是像在水深火热里还是刀山油锅里呢?谁来把这个祸害给收了?
“阿棋,我饿了。”勉面无表情的说着。
“阿勉啊……额,饿了啊,来人,去准备两份早点。”阿棋正说得起兴,但是对于勉的话还是在转瞬间就理解了,然后正确的做出了反应。
冷冷的瞥了一眼看起来有点兴奋的阿棋,还是秦淮河永远的波涛声比较讨人喜欢。
“阿勉,你叫阿勉我叫阿棋,我发现我们的名字也是很相像的。”
那虫鸣鸟鸣什么的就是天籁啊。
一个早上都是勉在听阿棋讲话,虽然都是废话,如果他不动手捏他的脸的话他是不介意听他废话的。
看着天色,正午的时候太阳太猛了,也没有出门的欲望,勉把在屋子里面看书,阿棋来了也只是把他晾在一旁。看看天色,读书最好。没有理会旁边的阿棋,去书中寻找黄金屋颜如玉也比听阿棋侃大山好一些。
于是就从正午看到了日落西山。
勉每天早上都会到院子里练剑,然后看一天的书。
阿棋每天早上都会到院子里喝茶,然后陪勉看书。
安静如水的日子每天都很充实,阿棋总是无声的陪伴着勉。勉知道这是怕自己想不开,但是有阿棋在的日子就不会觉得孤单,也不会时刻想着父亲究竟怎样了。虽然知道父亲会平安,但是终究心难安。
与他在一起到也不算太难过。
寒竹也只是想让自己在这边呆一段时间吧。离花灯节还有好长的一段时间,是寒竹的意思么?应该是父亲的意思吧,父亲总是想着让自己能够过的自由舒心一点的。只是这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其实并不太好,可是父亲并不会在乎吧。
已经是秋天了,人间月半,秦淮柳还是那样的青碧。那人泛舟游览着这十里秦淮。一袭青衣在风中飘逸出一种疏淡安然的气息,就连那如墨泼洒的青丝也随意的披散在身后。倒真是今日散发弄扁舟。
勉背着手静静的站在门前,静静的看着那人写意的站在一叶扁舟之上。慢慢的那人的小舟近了、近了,看着那人唇边漾着的一抹淡笑,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在下杨柳色,敢问公子姓名?”声音如他的人一般温和清冽。
勉认真的看了杨柳色半晌,不语。
“原来那句‘改日若是有缘必将告诉杨公子’不过是一句唬人的戏语罢了。”杨好不伤心的说着,只是脸上是一贯的淡笑,却让人不知是否真如他所说这般伤心。
“倒叫杨公子记挂了,是寒竹的不是了。”勉风轻云淡的看着杨,唇边也扬起了一抹安然的笑意,只是眼里看的不过是碧浪清波。
杨略微玩味了勉的话语,沉吟半刻。再而笑若春水,“还在想着什么名字能配的上小公子。寒竹,倒是不错。”勉看着笑若春水的杨,也只是笑笑,不言语。
远方的风景总是美的,只是再美也只是在远方。
勉不欲过多的与杨交谈,只是笑着看着远方,一水映着这世间万物,多少哀怒喜怨、多少繁华落寞,终究只是沉静、平静的让往事变成飞烟。
不过是一个路人,何须在意?勉选择沉默。只是那人看着勉也开始沉默。只有那温柔的秦淮河缓缓的流淌,奔赴一个未知的前程。
“今日是中秋佳节,杨公子还是快些回去与家人团聚吧。”勉淡淡的看了杨一眼,“寒竹也该回去了。”
在看见杨颔首之后勉就转身走了,不习惯一个陌生的人站在自己前边不动不语的站在自己跟前。杨与阿棋为何都是喜欢如此沉默的在自己跟前晃荡?还是师兄好些,总会找出新奇的玩意儿给他解闷,不像他们,看着就闷。
只是不知师兄现在怎样了,一别之后就没有再见过师兄,不知他是否安好。师兄,只有师兄会对自己好的同时不隐瞒自己,应该感到庆幸还是该为自己感到不幸?还是说应该学会知足?
回屋之后就能看见阿棋,于是乎勉呆在院子里,看着一棵粗壮的月桂树,点点的桂花都是精巧美丽的,一簇簇的开着,小而又拥在一起,淡淡的金色,在禇褐幽绿见安然的绽放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有好多个中秋节没有和父母一起过了,但是此时想念的竟然是师兄。五年了,五年来的中秋都是和师兄一起在屋顶上看月亮,没有月饼也没有父母,只有那一年年永不停歇的呼啸的山风,可是那时候的他是宁静的,只少还有一个完全了解自己,不需要防备的人在身边。想到这里,勉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很自私的人——自私的想要永远的和师兄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永世无伤了。
只是凭借一己之力,或许连京城都到不了。且在这儿住着吧,有缘自会相见,就算担心也不能做些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够站在他们身旁并肩看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