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云苍五年五月,闻人止治水有功,帝甚喜之,遂以超迁工部侍郎,并不日进京。
待到公文下来之时,闻人家一时间喜气洋洋,好不热闹。但过三日,闻人止携妻子进京,只见一年老车夫赶着一辆常见的马车晃晃悠悠的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路旁有百姓见车落泪。
此时车内一妇人抱着一女婴轻声逗弄着,一男子正捧着一本书教导男孩何为忠义智勇信,倒也算是和乐。
虽说并不似赴京赶考那般赶路,但也是差不离的,于是那景色变换也只能在马车之中掀起了帘子,看着窗外的风光无限,只是终究是不能停车看看了。
“这路上景色倒是不错。”勉母言语间有些向往。一旁的止轻柔的拍拍她的手。勉母收回散落在外的目光,温柔的看着止,一副小女儿姿态,“倒是让夫君笑话了。”
“不若他日得空一同来看。”止笑道,“只是夫人千万要赏脸。”
勉听着稍嫌牙酸的话语觉着无趣,一旁逗弄着小小的女婴,“父亲母亲不与咱们玩,咱们自己玩。”那女婴似听懂了一般咯吱咯吱的笑着,还挥着那两小爪子,好不欢乐。
勉在一旁兀自逗妹妹逗得欢乐,这边夫妻二人已是囧然。
也是车中还有孩儿,这马车的速度倒也是不快的。遂此去三月,马车才到达京中,闻人止在车中听闻鼎沸的人声,叹息一声。妻慰曰:“夫君立志为民,为民谋事,何叹之?”止闻言,不复言语,只是眉宇间郁色未散尽。
“只是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回,不能在家中侍奉老人,是吾不孝。”止曰。妻垂眸思索一番,“夫君此去,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救这一方百姓于水患之下,也算全了老人家的心愿。”
“止何能,竟能得夫人如此相待。”止笑曰。
“可谓是夫复何求。”止之子闻人勉一脸正色道。只是被止赏了一个爆栗。
“小子不知所谓。”止冷声道。倒是一旁看着的勉母好笑的看着眼前这父子二人闹,只是她一笑,怀里的女婴也跟着笑了出声,还乐得拍起来小手。勉揉着刚被赏了一个爆栗的脑袋,觉着越发疼了。
三年,止虽无升迁,但勤政为民,政绩也是喜人,且为官清廉,颇为百姓称道,每逢江南春夏水涝灾害,常有良策献出,遂有百姓言“为官当如止侍郎”。同年,止之子闻人勉入太学,其女则是请贤德西席。京城之中掀起一股重子女教育的风潮,京城才子得以教书育人为生,百无一用的书生也有了用武之地。浓郁学风久久不散。
这边说闻人勉自觉书生百无一用,不若习得武艺,镇守边疆,来日马革裹尸不悔。止虽不舍,奈何勉志坚不改,只得由他。
后勉改入苍岭派习艺,行前母叮咛嘱咐,勉宽慰其让其放心,只见母泪潸然,又曰:“儿行千里母担忧,待到学成归来不知须多少时日,阿勉当顾着自己。”
“母亲莫要为儿担忧,此去虽远了些,但是有寒竹与儿同去,其必能护得儿周全。”勉虽面上有不舍,但去意坚决。
“好,寒竹兄弟,阿勉就拜托先生照顾了。”勉母对寒竹殷切道。
“有劳了。”止也是如此。只是寒竹神色淡淡的点点头。
“闻人兄有恩于我,就是拼了寒竹这条命也会护得小公子周全。不过虽然江湖凶险,但也是讲道义的地方,二位多虑了。”寒竹温和的说着。
“如此说来,倒是吾夫妻多虑了,天色不早了,就此别过。”止道。
如此,勉辞过父母,随寒竹前往苍岭学艺。
只是在拜别过勉的父母,待马车到了勉父母的视线之外时,寒竹严肃的看着勉。
“不知寒竹叔叔想要说什么?”勉淡定的看着寒竹。
“以后公子唤在下寒竹即可。只是学武一事辛苦非常,还望公子考虑再三。”
看着寒竹一本正经的样子,勉有些无奈了,受苦也是他受苦与他何干?只是勉还是很配合的点点头,作沉思状。直到出了京城勉还是维持着那副沉思的样子,只是寒竹也不催促他。
“如此便算了,只是到了苍岭那就是几年乃至十年不能回家,公子也要去么?”寒竹有些老神在在的说着这与他并不相干的事情,看着勉如预期中露出为难的神色,有些得意的扬起了嘴角。
“去。”
看着一脸肝疼样的勉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去”子,也就没了逗他的兴致。说到底只要将人送去就好了,旁的,与他也没什么干系。罢了。
“听父亲说寒竹也是苍岭派的弟子,可否告知阿勉这苍岭派的相关事宜?”勉正了正神色才问道。
“这……”寒竹看这勉囧囧有神的小眼神,略微思索了一下,“也无妨,这苍岭派能当得起这第一大门派的称号,除却武功心法不说,这门派的占地和门小的弟子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是这人多了也就并非每个人都是潜心习武了的。”
勉用明亮的眼睛鼓励这寒竹继续往下说,于是寒竹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样捡着不怎么重要的东西讲了好几个时辰,勉也不腻,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把水壶递到寒竹面前。寒竹有几次想要停下,但是看着勉的样子,不得已又继续讲下去。
勉倒是听得尽兴了,虽然寒竹总是语调淡然是样子,但是胜在条理清晰,故事情节跌宕。勉想着——这或许就是江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