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故人 ...

  •   下了浥山已是傍晚,就近找了个旅店清晓便早早休息了。
      这夜她做了个梦,梦里的她,戴着青碧的人皮面具骗过了爹娘,骗过了村里所有人,接着被莫云深扯着袖子问道:“姑娘,你可曾看到过千盏?”
      她眨着眼答道:“我就是千盏呀。”
      莫云深摇摇头笑着说:“姑娘莫要说笑,你分明是青碧啊。”
      迷蒙间想起自己脸上还戴着人皮面具,她恍然大悟伸手想要揭下来,摸来摸去却怎么也摸不到脸上的人皮面具。
      她焦急的拉着莫云深的袖子解释道:“我就是千盏,我真的是千盏,我只是戴了青碧的人皮面具。”
      莫云深却看了看她,皱着眉转身离开了。
      清晓一下子从梦中惊醒,大口喘息,满头虚汗。
      她起身倒了一杯凉茶饮下,冰冷让她清醒不少,也让她重新平静下来。天已经快亮了,有光从窗户的缝隙透进来,光线中满是跃动的尘埃,她靠在窗边望着街道,忽得就想起以前在浥河村,这个时候娘已将早膳在桌上摆好。
      日子一点一点过去,五年时间她却已经习惯每日这个时辰看看医书。
      走走停停,花了一月多的时间,清晓终于到了京城。
      天子脚下,景之繁华,难以想象。
      打听到织云阁的位置,清晓也不急着去,找了家酒楼,将马交给酒楼的小厮后便要了一间房洗去了一身疲惫。
      推开窗能看到长长的街道,各种各样的商贩沿街叫卖,带着很浓的人间烟火的气息,她已离开这种生活太久,此时心里竟生出了淡淡的暖意。
      浥河村的日子也是如这般充满暖意。
      她过了十五年平淡如水的生活。和娘烹饪,和青碧念书玩闹,没有大志向,整日无所事事,却是快乐异常。
      后来莫云深出现了。
      平淡的生活终是泛起涟漪。
      那日她在河边蓦然间看到他,小心翼翼的上前,才发现他受了伤,胸膛处的衣服已被血浸染了一大片,她带他回家,将他安置在客房,求爹救他。
      哪知爹去看了他后却神色不明的说:“这是个很棘手的人,我不愿救他,你让他走吧。”
      她气得直拍桌子,任性的大喊:“为何?为何!我就是要你救他!我就是要他活!”
      她缠了爹整整三日。
      爹自小对她宠爱有加,又怎舍得真让她委屈生气,只好出手救人。
      如此莫云深便在浥河村住下了。
      十五年平淡的日子,从这里结束。

      第二日一早,清晓便到了织云阁门口。
      有小厮一脸笑意的迎上来,“姑娘可是看布料?请这边走。”
      清晓却不动,“我来找人。”
      “姑娘找谁?”
      清晓淡淡道:“云姨。”
      小厮的表情僵了一下,随即嗤笑道:“姑娘找云姨何事?云姨可不是想见就能见的。”
      临走前缠香是同她说过织云阁的,织云阁是绣庄在京城的一个分店,她也提过云姨和玉白,可清晓不甚在意,此时看来,倒真是她小看了绣庄。
      清晓的声音不大,但也足够小厮听见:“我来将雪蚕丝给云姨。”
      小厮神色立变,说了一句“姑娘请稍等”便闪身到屏风后。
      一刻钟的时间后,小厮回来了,躬身到清晓面前,“姑娘,云姨有请。”
      屏风后竟是一扇大门,入门后是一处大院,墙根处种了几株青竹,院中摆着一个石桌,石桌上放了一本书和一盏茶,却不见人。
      小厮领着清晓继续往里走去,过了一个拱门,眼前便是一座碧绿的池塘,池塘上是曲折的回廊和秀雅精致的凉亭,回廊的两侧摆满了绿色的植物,那植物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令人心绪宁和。与药草相伴的清晓自然认得,那是宁神叶,无花,叶有香,香气清心明目,有安神的功效。
      远远便见一个女子坐在凉亭中,着紫色衣衫,背对着清晓。
      小厮停在离凉亭十步远的地方,“云姨,人带到了。”
      女子转了过来,有一瞬间只看到躬身的小厮,接着才注意到小厮身后静静站着的清晓,她今日穿着淡青色的衣衫,在层层叠叠的宁神叶中还真有些不易分辨。
      当云姨打量着清晓的时候,清晓也在暗暗地打量着她。
      约莫四十左右的年纪,眉目生得极好,妆容素净,虽着紫衣,并不觉庸俗华贵,只让人觉得很是典雅。
      挥手示意小厮下去,不等她开口,清晓率先将上了锁的盒子和钥匙放在凉亭中的石桌上。
      云姨愣了愣,却也不急着打开看,只问道:“你一个小姑娘是如何得知雪蚕丝的?”
      清晓拿出缠香的亲笔书信递给云姨,淡淡道:“受人之托。”
      云姨大致的将缠香的信看了一遍,确认是缠香的笔迹这才将信搁下,拿了钥匙欲要打开盒子,清晓却出声:“等一下。”
      接着从袖中摸出一个瓷瓶,倒了一些药粉在掌心,接着将药粉洒在盒子上,这才道:“好了。”
      云姨却是放下了钥匙,略带惊讶:“姑娘会医?”
      清晓却淡笑着反问,“云姨为何不问我会毒?”
      云姨当下就笑了,站起身背对着清晓回道:“自古医毒不分家,在我看来,有时施毒与救人无甚区别,更何况,有毒才有医。”
      华清曾问她叫什么,那时她一句话也不愿说。拜华清为师后,华清却再不问她的姓名,径自道:“你既是清晓时分拜我为师的,那便叫清晓吧。”
      后来华清又问她想学什么,她想都不想便答:“医。”父亲一生行医,救人无数,却无论如何都不肯将医术传授与她,反倒是青碧,将父亲一生所学习得十之八九。未能继承父亲医学,是她一生的遗憾。只是当她知道父亲为何不让她习医时,已是新月换旧月。
      华清最先教她的,却是使毒。
      她问为何。
      华清给她的答案和云姨一字不差。
      他教她的,的确是如何生,如何死。
      良久过后,清晓正思忖如何回答,却看见了云姨的手。
      “你有六指?”清晓蓦地问道,这一声似是吓到了云姨,错愕的表情凝在她脸上好一会儿才淡去。
      “是,生来便有。”云姨没什么表情的回。
      清晓自觉这声质问有些唐突了,于是退了一步,“东西已经带到,告辞。”
      云姨却突然出声:“姑娘且慢。”
      清晓的脚步顿住。
      “姑娘可否替我的人把个脉?”

      清晓暂且留在了织云阁。
      云姨请求清晓把脉的是她的外甥,十二三岁的年纪。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清晓就有些吃惊——他太瘦了!双目紧闭躺在床上,两颊因为太瘦几乎是凹陷的,从外面几乎看不到他被子下的身体。一年前父母双亡,他一个人将父母火化后便来投奔云姨这唯一的亲人,路上却莫名其妙染了不知名的病,看遍了京城的名医仍是不见任何起色,才一年的时间,就消瘦成这个样子。
      清晓答应救这少年,但是云姨得给她三匹亲手织的流云锦。
      自从知道华清从绣庄取过几匹云锦,红杉就心心念念华美的流云锦,奈何流云锦除非云姨亲手所织,其他的都登不上台面,于是即使是苏缠香也无法拿出红杉一心牵挂的流云锦。这次带三匹回去,清晓几乎能想象红杉有多么开心。
      将清晓住的厢房安置好以后,云姨便唤来一个小厮,“你去一趟墨王府,告知郡主雪蚕丝已到,请郡主明日来织云阁量身制衣。”小厮听命很快便离去。
      清晓的房间就在禾生的隔壁,她也是今早才知道那个瘦骨嶙峋的少年叫做禾生。
      刚刚替禾生把过脉云姨就来了,她将禾生的身体状况大致跟云姨告知了一番,随即问道:“禾生来找你时,是不是要经过桐城的赤仙林?”
      云姨倒有些惊讶,“的确是,那里是桐城到京城的必经之地。”
      清晓将银针一根一根的收好,“那便是了,他并非得病,而是中毒,赤仙花只要一遇死气,花香便会化为毒气,令人难以下食,开始不易察觉,久而久之则会让人饥瘦致死,他带着骨灰,自然会中毒。”
      “那……此毒可解?”
      “可解,只不过有些费事而已。”清晓收拾好药箱,走到桌前摊开纸笔,随即想了想,又搁下了笔,“这附近哪里有大医馆?”
      云姨微楞,“出门左走一百步便有一个。”
      “我去抓药,你尽快烧些热水过来。”清晓说完便出了门。
      走了一会儿才知织云阁还是很大的,清晓好不容易到了前厅却见下人们进进出出,将前厅打扫得一尘不染,到了店里,发现店门敞开,店内却没有一位客人——她那日来的时候店内的客人可是络绎不绝。清晓难免奇怪,却并未张口询问,只出了大门直直朝医馆走去。
      去医馆的路不算偏僻,街道很宽敞,拐角处来了一顶轿子,看上去并不算华丽,只让人觉素雅精致,然而清晓一眼便看出来那轿子是用上好的檀香木做的,这轿子里坐的人非富即贵。
      轿子很快与清晓擦肩而过,她一眼便看到前面的大医馆,于是无暇他顾疾步过去。
      医馆很大,里面最忙碌的莫过于一个坐诊的老大夫,清晓随意的瞥了一眼药柜,药类齐全,抓药的人也挺多,清晓敲敲大夫的桌子:“我来抓药。”
      老大夫有些懒洋洋的答:“药方呢?”
      “我说,你来抓。”
      老大夫不由的抬眼看了一下清晓,这才拿起一杆小称慢慢起身。
      禾生的病是需要长期调养的,以后免不了抓各种各样的药,且第一副药相当重要,药引为五虚子的叶子。
      五虚子非常难得,只因它五年生长,五年开花,再要五年才能长出叶子,先开花,后长叶,第一味药就需要五虚子的叶子为药引,这药难得就难在这里。
      果然,当清晓说出五虚叶的时候,老大夫的脸色瞬时变得为难起来,“这五虚叶……”
      清晓只是简单的问:“有没有?”
      “有倒是有……只不过要这药太贵重,得经过我们当家的同意才是……”
      清晓微蹙着眉,却还是淡淡道:“那就劳烦通报一声你们当家的。”
      老大夫顿了顿,立时派了伙计去了后院。
      一刻钟后帘子后面出现了一个身影,来人掀了帘子问道:“可是姑娘想要五虚叶?”
      进来的男子带着随意的浅笑,着一身紫衣,倒也生得很是俊朗,只是明明是彬彬有礼的态度清晓却仍能感觉到他话中藏着的不耐。
      清晓不禁多看了他两眼,随即估算了一下这几日需要的药量,报完数目以后,男子便是一脸的歉意。
      “实不相瞒,姑娘要的数量令在下有些为难。”
      “那还有多少?”
      男子如实相告。
      清晓蹙眉,那数量配一副药都不够。
      就在清晓思忖其他办法的时候,男子开口提示:“姑娘可去秋水街的医馆看一看。”
      清晓第一次来京城,哪里知道秋水街,却是没有办法,一路问一路走,竟也找过去了
      拿了五虚叶,再回到织云阁时已是午时了,清晓刚到门口便见所有人跪在地上,整齐划一的喊:“恭送长乐郡主。”
      下意识的,她退了几步,藏身在暗处静静等待着。
      不久后便见一个着紫锦的女子从织云阁内走出,衣袍上绣着朵朵牡丹,高贵却不庸俗,浑身透着股端庄温婉的气息,因着一出门便背对着清晓,她并未看清那女子的长相。
      那女子朝着不远处的紫檀木轿子走去,那轿子正是清晓去医馆的路上遇到的那顶,清晓不由得多望了两眼,而那女子身后的两个婢女倒也机警,偏过头以凌厉的目光瞪了清晓一眼。
      清晓正欲收回目光,却在那一瞬间看到了那女子的侧脸。
      那一刻,清晓觉得浑身的血液通通往心口流去,巨大的喜悦和慌乱同时将她淹没。
      她听见她沙哑的声音在喊:“青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