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牵挂 ...

  •   方月逢和张一峥虽然隐离了,但除了他们自己外,别人都是不知道的。俩人在网络上也没再交流,但也没删掉对方,时不时的,还能看到对方的动态。方月逢闲来无事,看到张一峥频频来访自己的空间,故意想要刺激一下,就在空间里粘贴了许多征婚网站的图片和文字,并在里面留言后,她发现张一峥来访得更勤了,有心想要气气他。一时兴起,将网名改为“蓝天”,第二天即发现张一峥的网名改为了“白云”。方月逢一生气,将网名改为“忘记过去”,过了没几分钟,发现张一峥的网名更新为“从头再来”,她更生气了,她立即更新为“三月里”,那里张一峥马上改为“的小雨”,她索性发了一条消息给他:不要脸。对方马上回了一句:脸还在。方月逢快气炸了。她发了句:尖嘴猴腮,吓死观众。对方回了句:回想当年,美人垂青。方月逢忍无可忍,回了个“呸”字并拉黑了张一峥的头像就下线了。
      没过一会,方月逢又忍不住想看看张一峥的动态,又把他的名字从黑名单里拉出来,显示对方正在玩游戏。她进到他的空间里看看,想查出些关于他生活的蛛丝马迹,可他什么都没写,查不出半点线索,她决定采取引蛇出洞的作战方案,故意在网上空间里放出风,说是要去参加“玫瑰有约”征婚节目,日子已定,就是这周六晚上八点档的节目,并晒出了邀请函(其实是PS的),朋友们一定要为我加油啊!嚯嚯!我一定找个老帅锅啊,把某些人的鼻子气歪!
      事实上通常是愿望是美好的,结局是失落的。第二天一上网她接到张一峥网络上的回话:我也参加了周六晚八点的玫瑰有约,咱们现场见!然后在周六晚八点的电视上,方月逢果真看见张一峥出现了,只不过是在前排的观众席上,戴着一副大大的墨镜,头发还弄了个什么造型,穿得整整齐齐,比当初俩人谈爱还精神。方月逢的鼻子快歪了,嘴里禁不住骂道:老不正经,臭不要脸的。只不过张一峥看来情绪不高,在些心不在焉,也许是没有见方月逢在场,一直鬼鬼祟祟的缩在观众席中东张西望,这倒让方月逢有些解气,哼,谁让你那么积极来着,快成糟老头子了,还想上电视征婚,没品!
      隔空斗气也有些时日了,方月逢仍然心里堵得慌,干事情总提不起神来。她好象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没有的生活的热情。日子一天一天地在流逝,一晃半年就过去了,她觉得自己的心老了十岁。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她开始学习做菜,上网上下菜的做法,回家转菜市场,周末泡在家研究各大菜系的做法,不久就自创出一套做菜的心法,厨艺突飞猛进,在家给女儿和母亲做出各种花样的菜肴,吃得她们连连称赞。女儿甚至说:比爸爸做的菜还要好吃,是一种不同的味道。这句话在方月逢听来又是一番滋味,她觉得是女儿开始怀念爸爸做的菜了。一提起张一峥,她觉得才下心头的闷气又堵上心口了。满桌的佳肴吃得如同嚼蜡,没有半点滋味。母亲觉察她一直心头有事,猜想是俩人闹别扭还赌着气呢。于是劝她说:要是心情不好,抽个空出去旅游旅游,放松一下或许会好一些。方月逢点头说:也是,真想出去走走散散心。
      方月逢在网上流览想找家旅行社出去走走,想来想去,想去西藏,就差西藏没去了,其他的地方都对她没有吸引力了。她算了算准备了6000元钱的预算,应该差不多,比较合理。无意中又看到一条西部支教的信息,是招募青海一个藏族村暑期支教志愿者,只招5名,没有工资,自备生活费,条件艰苦,与村民同吃同住。她有些动心,如果把这次旅游的费用用在支教上,是足够了,而支教比旅游一趟要有意义得多。她把想法跟母亲说了,母亲也很赞成,不过是一个假期的时间就回来了,孩子就交给老人家管了,何况还有张一峥呢,也不用担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去帮助一下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也是份内的事,开明的老人家是一百个赞成。

      坐在火车车厢里,方月逢才给张一峥打电话告诉他自己已经在西去的火车上了,孩子和老母亲,需要他经常去照看一下。张一峥在电话里有些失落,忙叫她放心,他一定照顾好老小,你在外面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等等,没等他说完,方月逢就把电话挂了。她呆呆地看着电话薄上张一峥的电话号码,这个号码的联系人姓名编辑得很特别,并没有编辑上张一峥的名字,而是一串字符:...—..---...-.-.-----..-,也许没人人会懂它的意思,这是方月逢和张一峥的爱情秘密,他们当初的定情密码。他俩相识是校长介绍的,见了一面之后就没了下文,后来张一峥一直暗中默默注视方月逢二年有余,一直不敢表白,于是送了一套小游戏给她,方月逢也没当回事,当方月逢一级一级过关到最后胜利的时候,屏幕上就是显示出这样的一排符号,方月逢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于是请教了好几位朋友,最后知道那是一串摩尔斯密码,意思是:我爱你。她想了很久,也考虑了很久,而且还征求了母亲的意见,才同意继续交往。
      在行驶的火车上,她才腾出时间来回想起他们的过去,原来他们曾经也是有过浪漫的爱情的,只不过忙碌和岁月的流逝使他们遗忘了。她记得在决定要结婚的那一刻,她在那串摩尔斯码的下面打上了:ME TOO(我也是)。这足以证明她的婚姻不是草率的,不是盲目的,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之下的。她开始反思在这段婚姻里都犯下了哪些错误,俩个人都有的错误,导致了俩人的分崩离析?她把张一峥的电话号码设置了快捷键,这样只要按一下“1”键就能拨出去了,为什么要设成快捷键,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山区的空气好好啊,天高云淡,白云悠悠人的心里豁然开朗,像天空一样纯净无瑕,足以使人忘记城市的喧闹和繁杂。
      学校的名字叫土多西小学,在化隆县的一座大山深处,因为交通不方便,所以老师留不住。在这个藏族村落里,有很多孩子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普通话,至于音乐,美术,体育就更加落后。同来的志愿者里竟然还在一对年轻人来支教,他们是一对情侣小于和小夏,是从北京来的,这对热血青年让方月逢非常感动。
      小于和小夏之所以选择来这里支教是有原因的,二年前她们还是师范大学的学生时,精力旺盛的他们俩人一起从西宁去西藏旅游,小于由于高原反应生命垂危,多亏了给她们当导游的小姑娘卓玛及时救助,小于才捡回了性命。纯朴的卓玛当时只有十二岁,虽然家里很穷,却把他们给的导游费贴给他们当了医药费,自己还拿出了一百多元。为此,俩人深受感动,毕业后俩人决定每年暑期都到卓玛所在的学校支教二个月,他们俩一起来了,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方月逢无限感慨,爱一个地方,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来一个地方,也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些人选择了游山玩水,有些人选择了洗涤心灵。
      来支教的五位老师每天给孩子们讲着各着知识,上语文课、数学课,小于和小夏还充当了音乐和体育老师,他们大包小包背来的教材和学习用品都让孩子们欣喜不已。在这个教育匮乏的村落,他们就象是神一样给村子里的孩子带来希望。每天他们忙碌着但也快乐着,过得既枯燥又充实。在支教快要结束的最后几天,方月逢跟着小于和小夏去了西宁的塔尔寺。精美的壁画,堆秀,酥油花让人叹为观止,方月逢又随着她俩虔诚地参拜礼佛,领略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出寺门的时候,她看见一个男人的脸,觉得有些面熟,但只是一瞬间,她也来不及细想,世界上相似的人很多,也许只是长得象而已,她也没在意。
      从化隆到西宁的汽车在颠簸的山路上行驶的时候,方月逢一点也不觉得难受,她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中,想象着回家的样子,她哼起了歌曲。小于和小夏象所有的情侣一样,有说有笑,精力十足,打着闹着,吃着零食。车开得很慢,还要差不多三个多小时才能到目的地。中途车停下来让旅客歇会,下车活动活动,有要上厕所的旅客正好趁此时在路边的简易厕所方便一下。方月逢打开袋子拿出一包牦牛干来吃了两块,突然发现车门口正往上走进来一个人似曾相识,但一时叫不出口,而上来的人正好也看见了她,两个人张大嘴巴愣在那里,都没有说话。上车来的人是伍翩鸿,他也没想到在这儿碰见了方月逢,说不出的惊喜。
      方月逢终于认出来伍翩鸿来了,虽然十多年没见他,但他还是原来的模样,只是更成熟了些,黑了一些,总的变化不大。伍翩鸿原来梦想了一千种一万种跟方月逢见面的方式,没想到真正见面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刚刚旅游回来,准备从西宁返回,没想到方月逢也在车上。伍翩鸿笑了笑,说不出是一种怎样的笑,说“真巧,我们在这儿见面了”
      方月逢也笑了笔说“没想到在这儿还能碰见老同学,真是难得”
      于是伍翩鸿换了座位,挨着方月逢坐下,他之前千由于百计的寻找她,觉得有千言万语要对她说,而现在她就在他身旁,却不知为什么说不出来,俩人一路沉默,都没有再说话。再转过一个弯路就是平坦通直的公路了,离西宁不远了,车上疲乏的人群有些兴奋起来,有些人已经开始整理行李箱包了。方月逢也拿出了手机,拨弄着试试看能不能连上网络。伍翩鸿想说句“今天天气不错”之类的话,嘴唇刚动了动,就觉得车身剧烈地抖动起来,然后就是一阵尖叫声,感觉车身失去了控制,车内的人都朝一个方向挤压过来,完了,莫不是翻车了,他心想。接着就什么也不知道,整个人都失去了知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