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针锋相对 ...

  •   闻舒继续说道:“朝中不干实事者远不止刘锐一人,各位现下若能够放下私欲,为陛下排忧解难,本官自当不再追究各位的罪过。若有人还像刘锐这般阻止本官建言献策,不劳本官动手,沈大人必然会将诸位所犯过错一一说来。”
      说罢,他眼神一凛,朝殿中大臣扫了过去。只见百官们低着头,面上神情各有不同,但现下却再不敢出言反驳闻舒。
      “增加科举机会,能够迅速从民间召集人才。依臣看,取殿试前十名便可,还需设面试,一一考究考生政事、民生、军事,从中选优,纳入朝中行实事。”闻舒朝龙锦华说道,“武科举一事也得尽快提上日程,如今武官那边更缺人手。”

      龙锦华脸上浮起笑意,见闻舒对自己尽心尽力,他心中说不出地得意。
      “爱卿所言之策确实可解当下燃眉之急。”龙锦华仔细思索了一会儿,吩咐道,“文科举一事交由沈太师主持,务必从民间广纳人才,面试则由朕、闻相和沈太师共同考究,至于武科举……”
      闻舒赶紧接话道:“武科举就由本官主持吧。”
      “也好。”龙锦华等的便是闻舒这句话,“那日见你手持大刀,及时击杀逆贼姚文清,你的功夫朕是放心的,这武科举一事便由你主持。”
      闻舒又补充道:“还有一事,这文武科举为的是选拔人才,本官认为当以摒弃男女之别,让天下女子也能得此机会入朝为官,如此一来,陛下便更能寻到能人异士为朝廷尽心尽力了。”

      这次龙锦华并不接话,这一茬昨晚闻舒便已同自己说过,此举他是欣然同意的,但让女子入朝为官,显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事不会简单便能善了,接下来必然得经过一番腥风血雨后才能得知结局如何。

      见闻舒说出如此惊天之言,沈丘宜也狠狠吃了一惊。他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闻舒,说道:“闻相,此事可不能随便说说,你可知自古以来龙国从未有过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更何况,《礼记》曾云‘男女不同椸枷,不敢县于夫之楎椸,不敢藏于夫之箧笥’(注①),男女身份本就不同,如若放任女子入朝为官,岂不是乱了礼法,往后我龙国还有何颜面面对其他各国,我朝威严、陛下威严乃至祖宗先皇威严何在?”
      这沈丘宜本就迂于儒家礼法,不能接受闻舒所言之策也属正常,闻舒并不惊讶。面对沈丘宜的驳斥,他不急不慢地说道:“古人创礼法,本能规范德行,将野蛮束缚于牢笼,但却过于推崇男子之力,将女子困于礼法之中,设三纲五常,是为‘夫为妻纲’,在礼法上便规定女子必然矮男子一截。试问,今有仲氏之女晴珠,巾帼不让须眉,带兵击败城外姚家上万兵力,拯救陛下与龙京众人于水火,朝中各位谁人可有晴珠这般经天纬地之才?”
      说着,他又将目光扫向殿内的文武百官。
      “尹兆伦,你本是仲将军麾下大将,你且说说,如今朝中可有任何一人比晴珠更有带兵打仗之才能?”闻舒扬起头,将问题抛给尹兆伦。

      闻舒此举正是帮助仲氏一脉重新夺回兵权,尹兆伦心中十分清楚,但依他一个小小副官来看,破例让女子入朝为官实在是天方夜谭,虽然晴珠本有这通天才能,但他这会儿也不敢接闻舒的话。

      闻舒冷哼一声,嘲讽道:“所谓礼法,实在太多虚妄之言。国家若想强盛,须得放下男女之防,当以推崇贤能者身居要位。如若晴珠能带兵力胜突厥,总比推崇无能男子上场杀敌,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要好!”
      “闻舒,你休得妄言!”沈丘宜大骇,他只觉得闻舒今日已经疯了,什么谬言也敢胡乱说出口。

      朝中又有文官朝闻舒发难,只见一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眉目和善,头发有些花白,只一双眼睛显得十分精神。
      “礼部尚书李世奎斗胆与闻相辩上一辩。”他朝闻舒恭敬作了一揖,然后缓缓开口说道,“圣人设男女之防,本意是各自分工,男主外,女主内,如此才能家庭和睦,国家上下一片和谐。闻相今日想破了这男女之防,让女子也能入朝为官,试问,今日若开了这个口子,日后女子争相效仿,不再主理内宅事务,纷纷跑到街上、朝中同男子争个高低上下,这天下不就乱套了?”
      闻舒也朝李世奎作揖回礼,反驳道:“本官所言本意是推崇贤能之人,贤能为先,男女为后。若女子善于打理内宅事务,必当继续做好当家主母一职;若男子无贤能之才,就不应该身居要位却以男女之防为由阻止女子入朝为官。晴珠有率兵之才,就应当成为将领带兵训兵,而不是如普通女子一般囿于深宅当一个所谓的‘贤能’主母。”
      李世奎又说道:“依闻相所言,晴珠便是这贤能之人,那他日晴珠带兵打仗远离家宅,这宅中一干事务当由谁打理?”
      闻舒笑道:“若晴珠将来成亲成家,这内宅事务必然是丈夫打理。
      此话一出,朝中又是议论纷纷,官员之间面面相觑,脸上都带有惊讶愤怒的神色。

      沈丘宜脸色更黑,见闻舒越说越不像话,他怒骂道:“闻相真是越说越离谱,此等妄言你也说得出口?”
      “沈太师,不知闻舒何错之有啊?”
      闻舒本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之人,今日他同沈丘宜意见相左,便也顾不得交情面子了,该拿出的气势一丝都不会落下。
      “我且问你,若他日与晴珠成亲的是你,你可愿为晴珠做出牺牲,扮出小女人模样,囿于内宅之中持理家务?”沈丘宜驳问道。
      闻舒当然不惧,他昂首挺胸,朝殿内大臣们大声问道:“既如此,本官则想问问,殿内诸位大臣何人有信心比本官更有贤能?”
      这番问话意指十分模糊,虽刺耳,但闻舒现在是百官之首,朝中各位断然不会有人觉得自个儿比闻舒更有贤能。
      “且不说本官与晴珠并无男女之情,就单说沈太师刚才所言,是否合乎礼法?”闻舒朝沈丘宜逼问道,“圣人将女子名声贞洁推置崇高之位,沈太师如此尊重礼法道德,今日为何会说出这般有辱清白女子名誉之言?”
      “你——”沈丘宜被怼得哑口无言,“你这是强词夺理!”
      “本官是不是强词夺理陛下自有定夺,倒是沈太师今日这一手偷梁换柱耍得不妙。”闻舒继续不依不饶,“本官原意乃是推崇贤能之人入朝为官,沈太师却总将本官所言指向男女之别,我倒要问问太师,若现在让你前去带兵打仗,你莫非能比晴珠做得更好?”
      “胡搅蛮缠,本官一路从文走到头,如何能去带兵打仗?”
      “既如此,李大人、方大人、尹大人,还有朝中各位大臣,你们谁敢领下这大将军一职,带兵对抗突厥,还我龙国边境一片安宁?”闻舒将官员点了个遍,咄咄逼问道。

      这边境之危十分棘手,龙锦华贵为天子都十分头疼,他们这些官员自然谁都不敢自信满满地说自个儿能带兵迎战突厥。仲辉战神之名响彻四国,在对抗突厥王子戈马泰的途中最终也落了个惨死沙场的悲惨下场,堂堂战神尚且如此,他们这些人有如何能有信心战胜如此残忍强大的敌军首领?

      “各位刚才可是言之凿凿说本官祸乱纲纪,怎地这会儿都不出声了?”闻舒讽刺道,“既然无人敢应战突厥,那本官若说晴珠是这最合适的人选,可还有人敢反驳?”
      殿中仍有不怕死者,在面对闻舒咄咄逼人的气势时心中怀有不忿。只见一个年纪轻轻的文官走了出来,朝闻舒说道:“闻相大人如此咄咄逼人,是否对自个儿也信心满满?敢问闻相大人,若叫你出兵应战突厥,你可有信心获胜?”
      闻舒高傲回击道:“本官有这信心,可若本官去往边疆,朝中何人再能担此宰相重任?你们一个个道貌岸然,口口声声礼仪道德,然面对国家危难、边境之忧却只敢畏首畏尾,既咬着权力不放,又不愿为百姓涉险,陛下养你们何用?”

      那文官还欲反驳,龙锦华却已愤怒万分。张秋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奉茶,龙锦华拿起茶杯往殿中一摔,碎裂之声响彻大殿,天子盛怒,大臣们顿时吓得不轻,纷纷跪下,恳求陛下息怒。

      “好啊,真是好极了!”龙锦华气息不稳,胸膛起起伏伏,显然被气得不轻,“那日朕当着百官的面将名单烧了个干净,本以为你们会心怀感激,从此尽心尽力为我龙国江山社稷着想,今日看来是朕自作多情了!”
      说着,龙锦华站起了身,他上前将闻舒扶起,说道:“闻相兢兢业业,所思所想俱为我龙国百姓考虑,心中盼愿我龙国江山能绵延千年。你们倒好,口口声声俱是圣人良言、礼仪道德,做的却都是小人行径!”
      他又指着沈丘宜,骂道:“沈太师,你本是朕的恩师,出于师生情谊朕本不该责备你。可是今日朕倒要问问,那日闻相苦口婆心向朕引荐你们沈家,说沈太师你贵为学问大儒,一心一意为国为民,你家的好儿子沈谭明也有忠心报国的念想,无论如何也要朕提拔他为御史中丞,但今日你们沈家都在干什么?既不建言献策,也不为朕和闻相排忧解难,你们对得起子秋为你们沈家说项吗?”
      沈丘宜一把高龄,被龙锦华当面训斥,顿时觉得颜面扫地,只见他跪倒在地,脸色不知如何,身子却略微有些哆嗦。
      那不怕死的年轻文官抬起头,朝龙锦华说道:“陛下,闻相此举试图颠覆祖宗礼法,着实是天理不容,陛下可不要轻易听信奸人谗言啊!”
      “奸人谗言?”龙锦华哈哈大笑起来,他走过去,抬脚便朝那文官踹去,“无用的东西,胆敢以下犯上。来人啊,将他拖下去,杖责五十!”
      那文官却无所畏惧,在被侍卫拖走途中还不停高呼:“陛下,忠言逆耳,臣恳请陛下莫要听信闻相的谗言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针锋相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