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0007-」 ...

  •   从此结缘与戏,从此因戏爱恨。

      您的文有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源自于您对戏曲的韵底,也来自您对戏曲的热爱,这份韵底与热爱可以说构成了一种特殊的风采,为您的文添上了优雅的气质,但是您的文,美中不足,这份气质不能吸引到人,为什么呢?

      初观您的文,我以为是剧情节奏拿捏出了问题,但待我将每一章节的内容摘要整理出来后,我不由得惊为天人。

      开篇以秀绒年老后的生活为起始,揭开了那年听戏的小秀绒的一点一滴,从在戏台边得到猪八戒的联,到父亲被抓小秀绒寻死遇上演猪八戒的男主,从辛苦进了戏班,到走红,到情窦初开时的男主离开,到投王先生,再到小秀绒自成戏班,可以说每一个线的安排都非常清晰且波折,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剧情大结构可以说铺垫地非常漂亮,如果接续前言,您的文因为戏曲有优雅的气质,那这清晰的故事线就给了美人精致的五官。

      但是美中不足,您没有给美人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您的视角以及描写手法出问题了。

      先说视角,一般小说采用第三人称限制叙事(第三人称描述,知道女主想法感觉)。

      虽然不严重,但是您采用的则是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第三人称描述,知道所有人的想法感觉),就文学角度,两种都是可行的方法。

      但是在网路文学里头,全知叙事是比较容易触雷的视角,因为这种视角很不容易写好,再加上一般读者为女性,所以限制视角更容易带入,不过就算比较容易带入。

      再此还是不得不提一下第三人称的缺点,相较于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一般来说比较不好产生带入感,但是偏偏带入感又是读者最需要的东西,所以这时候主角的内心独白与感受就变得格外重要,但是反观您的文就很少运用这类手法。

      举个例子,“筱秀绒不傻,孰前孰后、孰重孰轻的道理,她明白。”

      这段落虽然是内心独白的一种,但是却是让旁白叙述出她明白,而不是透过女主角的思想来表达,一开始看还好,但是通篇都是旁白来告诉读者主角的情绪,未免有些不亲切了,读者想看的是她想的过程,而非只是由旁白告知结果,建议您或许写作之时可以想像是用女主的眼来看待事物,适度加入女主的各种感官。

      整体而言,您的剧情精采,章节结构完整,背景知识丰富,唯一缺乏的就是克服第三人称带来的无带入感问题,相信您只要换一种角度描述故事,很快能摆脱此问题,再此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0007-」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