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桃花依旧笑春风 ...

  •   桃林边的学校里,阿牛正在上课: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这首诗的名字是桃夭,出自诗经的周南。”
      “桃之夭夭,是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这是一个明快而美满的场面,一位正值妙龄、青春焕发的姑娘要出嫁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起首便给人以明亮热烈的感觉,新娘明丽的面容仿佛盛开的桃花,闪着光华,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连桃花都在妩媚地欢笑。一时之间,真分不清究竟是桃花映得人更美,还是人儿衬得花更亮。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这么位好姑娘,嫁到夫家,一定会使全家都愉快幸福,就象那茂盛的桃树,会结出累累的果 实,绿叶繁茂成荫,所谓“绿树成荫子满枝”。歌者就这样一遍遍吟唱着,为她祝福着。”
      “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民歌。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婚嫁习俗。这两句是诗人在繁盛的桃花的启发下,对出嫁的新娘进行的热情的赞美。它在诗的开头,是一种明显的起兴手法,但同时,桃枝、桃花又象征着新娘的妆新貌美,兼有“以彼物比此物”的功能。“夭夭”、“灼灼”这些叠音字的运用,既形容了桃枝、桃花的茂盛、鲜艳,还烘托了婚嫁欢庆、愉悦的气氛。”

      读着这首诗,阿牛眼前又浮现那年那幅亲友邻里相聚一堂,一起为将出嫁的她祝福的欢快场面,而新娘傍着盛开的桃花,好一个 “人面桃花相映红”。
      这么多年了,她还是最喜欢桃花吗?她曾说,繁花胜锦:高雅如兰,高贵如牡丹,幽香如茉莉,孤傲如寒梅,美艳如玫瑰,娇弱如昙花。她独最爱桃花,它是最美的花,身处滚滚红尘之中,给俗世中的人带来第一抹春色。它不是花店的花,是民众的花。
      他想起以前和她一起看过的画展,一个叫《桃夭》的画展。他最喜欢的不是那幅盛名之下的《桃之夭夭》,是《花葬》!角度是从天至地,让他感觉自己是天界之神一般。透过重重枝桠,一个人躺在桃林中,又像是沉睡,又像是死去。花瓣都静止了,他兀自不动,身上是零星的落花。阿牛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想得出这样的画,又式以什么样的心情画出这样的画。真美,看着它,仿佛自己就是画中人,躺在用花做成的香冢之中。一切的一切,被花葬了!
      桃之夭夭,桃之夭夭,一切的过往都逃之夭夭,随落花去了。那曾被着这桃林点缀过他深爱的容貌,如今正被谁爱着?

      阿牛笑着向窗外望去,桃花开得真好啊!无论人聚散离合,月圆月缺,这桃花依旧在春风里微笑。诗里描述的画面是所有人都渴望得到的吧!可在这个世界上,谁又真正清楚自己想要得到的和真正的得到的是什么?
      “其实,人得到的和他以为自己得到的根本是两回事,有的人以为他得到了自己要的,其实他得到和他原本想要的有天壤之别;有的人以为他没有得到自己要的,其实想要的一直牢牢抓在自己手呢!有的人什么都不想,无所谓自己得到的和以为得到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幸福;有的人心系自己得不到的,无视他得到的,但这也没有办法:这是来自他心底的魔啊!”
      “老师,你在说绕口令吗?”有小朋友举手发言。
      “哦!”阿牛惊醒,“没什么!下面大家跟我朗读一遍,桃之夭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灼灼其华——”
      ……
      下面一个个小脑瓜随着抑扬顿挫整齐的摇头晃脑,让人忍俊不禁。
      阿牛微笑着,记得谁说过,每个人爱的,不过是自己心里不为人知的一个。所以,即使桃花依旧笑春风也不是那年春风里的桃花了,早不是了,不再是了……
      因为,那一年的桃花,真的开得好美。那年后,再也没见过那么美的桃花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