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出城 ...

  •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李清月在男装里穿上了过去的旧袄子。虽破旧,却温暖。自从她中了女举人,时常有邻居走家串户的来看望她们娘俩。李清月没有能穿的女装,但是在这些邻居面前还是要做做样子的。于是那日开始何氏关门不见客连赶几日工终于做成一套女装,橙黄色的布料,样式与花边何氏都按自己记忆中做得最好。女孩子爱美是天性,李清月看着那套女装欢喜得紧,恨不得日日都穿在身上。
      后来登门拜访的人见到李清月眼睛都直了,没想到这女举人竟生得如此玲珑细致。不久许多其他胡同巷子的人为一睹李清月芳容将她家本就破旧的门槛踏破了,还有不少媒婆来给李清月说媒,不仅李清月,何氏也烦的头大了。每次出门都要趁没多少人起床、大街上冷冷清清才敢出。
      一日,刚踏进家门,便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定睛一看,竟然是许久未见的袁玉!袁玉见到果真是李清月忙扑上去眼睛都红了,带着哭腔道:
      “你怎么不说一声就不来书塾了?若不是大街小巷都在传你中了举人的事我还不知道呢!你怎么这幅行头?”一边打量李清月一边说。
      何氏站在门口,见二人感情深厚,便叫她们进里屋说。
      袁玉对着院子里的两个随从恶狠狠地道:
      “你们两个离这远点!看什么看!难道我还飞了不成?”两个随从见状,也识趣的退远了点。
      一进到里屋,何氏便笑道:
      “大清早的有人来敲门,说是阿月的同窗来找阿月,我开了门一瞧竟是这么水灵灵的人物。”
      李清月瞧着刚才的势头,心想袁玉肯定是被看管的十分严厉。于是出声问道怎么会想到来找她。
      袁玉听李清月开口问道,便不再遮掩,一一道来:
      袁家京城的老太君不知为何,要从旁支中过继一个女子给在京城做官的袁家四老爷做女儿。四老爷的妻妾不算少,可生的竟全是儿子。而袁家旁支,也只有袁玉一个女丁了。听闻消息,溯阳袁家大惊,尤其是袁玉的父亲怎么也不肯将宝贝女儿过继过去。可这京城大世家岂是你旁支能抵抗的动的?不久前京城便来人要接袁玉上京。还放话说,一个女子与家族繁荣孰轻孰重望袁老爷好好掂量。
      袁夫人哭着搂着女儿,但袁老爷身上肩负着他们这一支的兴衰也没有办法。况且女儿过继过去的也是自家姓,还是世家大族,待遇应不会差到哪里去。见袁家人同意后京城来的婆子就说要教袁姑娘礼数,不能给袁家丢脸。这下子,袁老爷气的脸都青了。袁玉虽不愿,但也知道自己背负着这一脉的命运。
      今日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出来,后头还跟着两个人监视。
      李清月和何氏听完都气不打一处来。尤其是何氏,深知京城大世家的这趟浑水,这水玉一样的丫头,也逃不了这样的命运。李清月心中虽气,也知自己如今帮不上任何忙。于是暗下决心,对袁玉承诺:
      “我李清月,终有一天平步青云。不说手遮天下,也能庇佑阿玉一二!”袁玉心中欢喜,挂在嘴边的话却化成了颗颗晶莹的泪珠,滑落脸庞,抱着李清月痛哭起来。殊不知,李清月的这一句话,近乎改变了袁玉的一生。
      待袁玉走后,何氏才对李清月叹息道:
      “在世家利益面前,命,就是这么不值钱。”
      李清月自此对世家的鄙夷更上了一个程度。
      日子一天天流逝,直到有一天清早,李清月站在院子中。她伸出手掌,任雪花飘落在自己手上。张嘴,呵出一口白雾。何氏在厨房中端着早食出来,见李清月穿着单薄,赶紧推着她进屋。
      李清月安静的端起一碗稀粥喝完,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收拾碗筷。何氏瞧出了她的不对劲,忙问她是不是身子哪里不舒服。李清月摇摇头,端正了身子,对着何氏正色道:
      “娘,您知我平时为何出门吗?”
      不待何氏回答,李清月便自己回答说:
      “其实我不是去碧湖亭与同窗探讨课业,而是在一家客栈给人当茶水,待遇很好,一个月一吊钱。”
      何氏听李清月坦白,心中一阵感伤。李清月哪里知道当自己与阿生坐在牛车上时,就已经被在路边摆摊的何氏认出来了。自己在客栈中忙碌、看书的身影都被对面藏起来的何氏一一看在眼里。李清月即使抹了灰,但生她养她十四年的何氏又怎会认不出来?何氏怜悯地看着李清月,抚着她的发说:
      “孩子,是娘对不起你,让你这般小的年纪就出去受苦。”说着眼泪就要掉下来,李清月替何氏擦去眼角的泪水,假装微怒:
      “娘这说的什么话!这不是受苦,我可以凭自己的本事去赚钱了!”说完便转过身不理会何氏。
      何氏看着李清月的小家模样,破涕为笑,忙道:
      “好孩子,是娘说错话了,你别气恼。”
      后来李清月把自己这段时间赚到的钱和泰叔给的钱都拿了出来,细细一数,竟有十三两之多。何氏也没想到李清月竟然赚了这么多,也将自己十几年的积蓄拿出来。加起来一共有七十二两十四文钱。
      李清月看着这七十多两,心想到时候将这间院子卖出去应该也有四十两。于是李清月叫何氏寻卖房子的中介帮忙找买主,趁着这几天再去买些干粮。而李清月辞去了在客栈的工,跑去市场上买了头有棚子的老骡车。这几日下来统共花了二十五两白银。恰好这时有一家乡下进城的农户看中了李清月家的房子,于是商议来商议去,院子卖了三十六两。
      拿着八十多两,又将该带的物件都带上。李清月一身男装驾着骡车,缓缓驶出了溯阳城。
      刘掌柜此时在房内听阿贵说李清月打点好一切准备不日出城时,不禁挑了挑眉,说:
      “我还道柳全为了什么事向我辞了工呢,唉,少了个这么能干的打杂,可惜。”
      阿贵心知自家小姐对柳全是十分满意的,还以为那小子能在这多做个几年工,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这几个月的相处中,阿贵对那个瘦高的小子也刮目相看。别看他瘦,很多活儿有了他帮忙都轻松许多。唉,阿贵也不禁叹息道。
      “你叹什么气?本小姐还没死呢!还不做你的饭去!”刘掌柜听见阿贵叹息,声色俱厉地骂道。
      阿生躺在老黄牛的背上,嘴里叼着一根狗尾草,对牛棚上的人说:
      “给我去查下那个柳全的背景。”
      李清月此时还不知自己离开后在溯阳内发生的事。出了城,望着高高的城墙思索。终于扭过头,驾着老骡子,渐行渐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