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绿林老师的出现 ...
-
安若希上完英语课,便去了钢琴课,却在大楼里碰到了熟人,是方原,是指导我数学的同学。她是戴眼镜的齐刘海小姑娘,显得非常可爱。她看向我时,她推了推眼镜。上来和我搭话:“安若希,你也上这家的补习班啊。”我笑着回答:“我上的是语文和钢琴课,你知道我的语文处境的。你上的是什么班啊?”方原被我的随和放下了一些戒备:“我补得英语和古筝。”
安若希结束了闲聊,对着方原说:“我们以后可以一起来补习班,我有课,先走了,之后聊。”安若希去了钢琴教室,是一对一的训练。入眼的是一架9尺的YAMAHA和一个高个子的老师。老师是个30岁左右的气质男人,身上有一种□□身上的一种不善言辞与孤寂。是绿林老师。绿林老师先问了我的钢琴水平,考级情况。他惜字如金,从不多说一字。我说了我的情况并说了自己需要熟练并完美的弹出保卫黄河这首曲子。绿林老师听了我的情况,有点高傲地说:“我知道了,这并不是什么难事,看人。”他便让我先弹了一遍保卫黄河。虽然,有瑕疵,却并没有打断我。直到我收尾。他又让我弹另一首钢琴曲李斯特的“钟”,我有些诧异,这是一首难度系数比较高的钢琴曲,自己以前弹过这个曲子,这首曲子难度在于里面包含了很多重要且难度不低的技巧,三段的变奏从跨度的衔接性,跑动的细腻性,八度的准确性。都是让人很难驾驭的。
这首曲子是要钢琴十级的人才能驾驭,这首曲子也分人,有的人两三星期能弹下来,有的人却卡上好几个月才能练完。我不算是聪明的,但算是刻苦的,我是一个月摸会的这首曲子。但是现在,我没有把握。我看了老师一眼,老师执意让我弹,我凭着之前的印象,再看着谱,倒是能弹下来,里面的卡顿音错是有的但是我却能完整地弹下来。手速并没有慢,我弹下来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很神奇。绿林老师被震惊了,有疑问却不是多问的人,他震惊于安若希的不在于手法速度上的问题,安若希很标准,很有底子,而是在于她的熟练程度上,她很熟悉谱子,手的娴熟却没跟上。在手的娴熟度上,只能硬练了。她完全有1个月内达到高水平的弹奏。同时,安若希曲子表达的情感很到位,很克制自己,却还是有悲怆在呐喊。她有着不属于自己年纪的心境。
绿林老师让自己先把钟这种富有技巧的曲子分段,每段都给过掉。到达完美演绎这首曲子的状态。而保卫黄河只在最后让我只弹一遍。绿林老师检测完我的实力与问题后,便向我普及一些中外音乐史和观看一些名家所弹钢琴曲,自己也演绎一遍,然后说自己一些心得。他热爱肖邦的曲子,尤其是夜曲,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他爱弹《升C小调夜曲》。钢琴课受益良多。安若希晚上回去还要再练2个小时。学校里练2个小时,补习班1个30小时练习,回家再练2个小时。这是安若希练习钢琴的时间,并且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