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公孙出世 ...
-
我叫公孙策,今年26岁,至今还是三无人士,更别提结婚了。你说名字有点奇葩,是的,我自己都觉的巧合。
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外科大夫,我祖上也世世代代的都是大夫,据史料记录,是从宋代传下来的,我自己都认为是公孙之后了,可惜,决对不是,因为我姓公名孙策。怎么样,有被雷到吗?(>_<)
不过,到是托这个名字的福,有好几位因为好奇而专门找我的历史美眉,怎样,我才不会告诉你我连她们的手都沒拉到!
我很喜欢看古装剧,可以说情有独忠吧!就像《少年包青天》这部片子,虽然有一些不合理,但我完全不会计较,我认为看电视,电影,小说都是为了娱乐,计较那么多太累了。
少包里我最喜欢两个人,就是公孙策和包拯。没有公孙策的包拯就不像原来的包拯,就像没有方丈山的周杰伦不像最初的周杰伦,(不管杰伦如何永远支持O(∩_∩)O)
公孙策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文学人物,开封府六品主簿,包拯的得力助手。开封府三口铜铡的设计制造者,懂医术,心思缜密,性格和善。而包拯字希仁,谥孝肃,汉族,北宋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包村人。他28岁中进士,曾先后任天长、端州、赢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地知县、知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夫,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辅。至和三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他当过的天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老百姓更喜欢直呼“包公”,实乃包青天。(小小的普及一下,表介意)
咳,回到正题,本人,不,是本鬼向您致敬,恳听一只鬼唠叨半天,顿时感觉心情舒畅,世界如此美好,我却这样死了,真是不甘心。
简单来说是在看第N遍少包时,公孙傲骄的地方,拿水的手一抖,就酿成了人间悲剧,爹,娘,俺对不起你们,下辈子,我决对给你们找个儿媳妇T^T!
上述完毕,但现在可有大麻烦,四周一片漆黑,没有一丝光芒,一阵幽风吹过,让不能的策策心里一阵发凉!麻麻,地球好恐怖,我要回火星!
也不知数了多少根竹子的策策终于感到一阵挤压,看到一丝光芒便拼尽全力向外游去,在冲出去的一瞬间知道自己穿越了,还是魂穿。
“夫人、我有儿子了,你好好养着身体,我们就叫他策儿好吗!”
“好!”
听着耳边的话语,我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