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蓄势待发 ...

  •   众人正意兴阑珊之时,忽的感觉眼前有数道黑影闪过,速度之快是肉眼远不能及的。大厅马上陷入了恐慌之中,昏庸些的老臣四处逃窜,年轻的则是理性的选择装腔作势的大喊:“保护皇上。”文昌帝到底是皇帝,雄风丝毫不减当年,拔了剑就对上了刚突破侍卫包围层的刺客。刀剑相交,发出刺耳的响声,配上舞姬的尖叫声,场面混乱不堪。太子苏和仲青相视一笑,装作惊恐万分的样子,缓缓的“退”到了皇帝身边。
      仲青不忘悄悄打量一下各皇子的面部表情,发现二人眼底的惊慌失措并非是装出来的。难道……仲青忙回头看向秦彻鹜,只见秦彻鹜此时已经不在殿内,唯见那东国摄政王在仲青原先的位置上吃力的对付着三四个刺客,臂上已经有了一道狰狞的伤痕,正落着献血,撒了一甲板。
      待仲青再次撞上太子的双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睛里读到了“失误”。原本想借这次宴会搬到皇子中的一个却不想中途杀出个程咬金。不过,此番若真能做掉秦彻鹜倒对太子苏来说未尝是好的,但只怕是会连累到仲青。所以至少现在……太子苏低头轻笑了一下,秦彻鹜还不能死,但是那两个皇子必死一!那东国摄政王怕也是体力耗尽。
      仲青看了一眼仍旧体力充沛的文昌帝,微微皱了眉。今天弑君怕是不妥,既然不能杀,就得用起来。见太子苏使了眼神,仲青暗自对隐在角落的暗卫使了手势,又悄无声息的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出来笨拙的对付着冲上来的刺客。
      趁众人不注意,一大波黑衣刺客鱼目混珠的潜了进来,似是漫无目的杀向几位皇子和东国摄政王。文昌帝似察觉有些不对,分神片刻,刺客的刀剑夺面而来。
      只听得一声“皇上小心!”,原本正在对付刺客的仲青向皇帝扑来,替皇帝挨了一刀。一旁的太子也“担心”的不顾自身安全,上前将刺客一刀毙命。两人做的默契十足,万分恰当的表达出各自对文昌帝的担忧,文昌帝只叫的一声好,便惹得太子苏眼底的幽光更甚。
      这时,消失的秦彻鹜却出现了,带了一队禁卫军浩浩荡荡的冲进了大殿,与刺客进行了殊死搏斗。
      这真是讽刺啊。仲青一边对付着刺客一边想,明明是杀人的那一方,表面上却是个忠诚吗。
      倒是……仲青看向大殿另一侧心脏被刺穿的五皇子眯了眯眼睛,可怜了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明明有才华谋略,明明有和命运较真的资本却没了命去做。真当是及其讽刺的。就今天这局势,不论谁死,对太子苏来说都是有利的。
      仲青一点儿也不担心太子苏会出事,狡猾如他。此等场面就一命呜呼的话,又有何资本用他秦仲青。
      “五皇子遇刺了!!!来人啊!!!”张太尉神情紧张的抱着双眼紧闭的五皇子高声大呼道。奈何人人自危再加上刺客数量过多,没有人能够理会。一个太医正打算借着人们打斗之际悄悄挤到五皇子旁边,却被“刺客”一刀结果了。
      这边五皇子气断了,东国摄政王也身受重伤。太子苏看差不多了,暗中命令“刺客”退下。为首的“刺客”接到命令,忙“慌乱”的大喊一声:“敌众我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兄弟们,走!“然后大手一挥,几十个黑衣人就像没有来过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众人接松一口气,太子苏和仲青二人心里暗自觉得好笑,却也面露疲色。这么一弄,就算是装的也累了。
      文昌帝整理整理凌乱的龙袍,再度威严的坐上龙椅。见场面沉静下来,张太尉复又哭哭啼啼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把五皇子的尸体报出来,高呼陛下。听闻儿子死了文昌帝大怒,甩袖下令彻查,但众人都清楚,这没由来的一群刺客,没有留下丝毫证据,只能是草草了之的了。现下,只不过是一个帝王对丧子之痛的一种发泄方式罢了。又听闻东国摄政王受了重伤,表示了歉意,又叫了太医去医治。慰问了众臣,文昌帝累的揉了揉太阳穴,一瞬间竟然老了不少。
      “都散了吧。”文昌帝大手一挥,及其疲惫的由着皇后搀扶着走出了大殿。
      仲青和众大臣一样伏在地上高呼“恭送皇上、皇后、太子殿下。”
      眼里是一片黑暗。

      回到王府后不久,皇帝的圣旨就到了。说是秦彻鹜能随机应变,怎么怎么的称赞了一通以表满意的给了一个亲王的封号。又嘉奖仲青护驾有功,破例开设了左相一职,当今丞相李晃改称右相,美名曰共同辅佐君王整顿朝纲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有奖有罚,显然文昌帝是个很圣明的君主。这不,负责安全的禁军首领被革职,负责宴会事宜的诸位大臣一并官降三级赏棍仗五十。
      只是这再圣明的文昌帝他都终究是老了。无力管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帝王家的争斗,文昌帝又何曾不知晓。这隐藏在美丽盛世的背景下、兄弟叔侄和睦的背景下又是何等的肮脏与不堪。他,一代帝王,就是这么一身鲜血的爬上那金光灿灿的王位的。只是不想,自己作为父亲这一角色去看这一场无声的战斗时,竟是如此无奈。
      帝王啊。
      仲青谢主隆恩后,便坐着轿子悄悄的前往东宫。事发有变,出乎意料,有必要和那只狐狸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对策。
      太子对此只是笑而不语,在雪白的宣纸上龙飞凤舞的写下一个字:等
      张太尉等五皇子旧势力依然要除,东国摄政王还是要杀。二皇子的刺客既然没能用上,就让给他们这一次机会让他们大显生手。
      太子苏享受的咬过仲青递过来的剥好皮的葡萄,好看的眸子眯成一条危险的弧线。
      仲青不凑近看还好,一凑近看便可发现太子苏眼角的泪痣,不由得心生苦涩。相书上云:一生流水,半世飘蓬。所谓孤星入命。
      太子苏的命,终究是那高高在上的孤独者。高处不胜寒。
      既然如此,仲青浅笑着将太子苏滑下肩的长发拢到耳后,轻轻地,“就由我陪你。”

      不日,天时地人和,东国内患。东国摄政王不顾重伤的身体连夜赶回东国身染伤寒暴毙在东国边境。对于东国一事,朝廷上风起云涌,众臣各有各的说法。吵得文昌帝太阳穴突突直跳。可喜可贺的是,太子苏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开始偶尔出现在早朝上,只是仍旧离不开美姬好酒,夜夜歌舞升平。
      世子秦仲青拜为左丞相,与一代贤相李晃平分秋色,年少有为满腹经纶为瓦勒国第一才子。原大理寺卿左山办事不利被降职,由秦仲青担任新大理寺卿一职。
      值得一说的是,二皇子党和太、子、党这一次显得格外的和谐。竟联名上书弹劾张太尉极其门生数十人。早年不了了之的“蒙江水患贪污案”东窗事发,物证人证俱全。文昌帝大怒,圣旨一道,诛了张太尉九族,连带在宫中的那位贤妃一并下狱,众望所归。
      瓦勒朝廷来了一次大换血。
      事发突然,众人在惊愕之际,远远没有想到幕后的操控着,竟是那两位表面上极其不和的大人。
      他们一手握着年迈的文昌帝,一手握着瓦勒国百姓的心。硬生生装疯卖傻的暗地里吃出个胖子。
      就像一匹隐匿在黑暗中的狼,黑夜未能遮住他们睿智的双眼。他们冷静的观望着,洞悉一切,蓄势待发。
      一出击,便是致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蓄势待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