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宫宴 ...

  •   承庆四年秋,先帝病逝,膝下仅存一子一女,因太子过于年幼,特封晋元公主监国一职代为执掌帝玺。前朝哗然,靖安将军遂起兵谋逆,历时两年,终被晋元公主镇压,史称承庆之乱。

      偌大的寝殿之中寂静无声。紫檀雕花梳妆台前,女子对镜而坐。侍女恭谨的将她的青丝盘至脑后,梳成朝云近香髻的式样,戴上繁复的金冠,随后小心翼翼的打开盛放钗饰的凤雕玉盒,宁素伸手点了一只平素最为喜爱的玉镂雕丹凤纹簪,侍女会意将之插在她的鬓上。这簪子是以上好的羊脂白玉雕镂而成,虽不显贵气,却精巧奇特,灵气逼人。耳上金累丝镶玉灯笼耳坠与之交相辉映,在宫灯的映衬下流转出脉脉光华。

      宫宴即刻便开始。

      虽是名为庆贺承庆之乱平定而设下的宴会,实际上也是宁素借以敲打前朝蠢蠢欲动的臣子的手段。尽管君王臣子心思各一,这场宴会依旧是一派繁华,歌舞升平的样子。筵席设在御花园中,月辉流转,凉风习习,倒也颇有一番风味。

      宁素微笑着举杯:“此次平定逆臣,付将军乃头号功臣,有此良将实乃我胤国之幸。”付杉青闻言起身举杯,墨色衣衫之下,其人冷傲如松:“微臣甘愿为国家尽绵薄之力。”一语既出,周遭寂然。

      这句话无疑表明了立场。

      付家自立国之初就跟随宁氏一族,其根基不可谓不深,如今皇室衰微,取而代之未尝不可,付杉青却表明他站在宁家一侧,连带着众人也熄了不轨心思。

      一众大臣纷纷下跪叩首:“臣等愿为国尽绵薄之力。”宁素闻言浅笑:“诸位深明大义,父皇在天之灵亦会深感欣慰。”至于她那英明神武的好父皇,眼见这一群自他死后就各怀鬼胎的臣子,会不会深感欣慰,就不关她事了。

      她转头对立侍一旁的内监:“传本宫旨意,今日席上众臣皆有赏。”语毕,便有几个内侍捧着乌木鎏金托盘分赏各人,赏赐之物并无新意,一如旧制,是各色檀木,玉石,金,银,制的簪子。只是随着众人官职品级的上升,各有不同。

      当然,并非全是按品级分,只希望,没有识错人才是。宁素不动声色的笑了。

      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目光复杂的看向主位上华服少女。这一手恩威并施,她运用的炉火纯青。

      早先以为这位先皇御封的监国公主不过是个不谙世事的贵族少女,如今看来,简直大错特错。且不论她如何默不作声的取得付家支持,光是这一手御下的权术,就堪比古今优秀帝王。

      ----------------------------------------------------------------------

      宴席一角落,谢策神情晦涩的将宁素赐下的簪子收入衣袖。坐在他身旁的一人热情的招呼道:“不知道谢太傅收到的赐物是等何模样?”

      桌上众人闻言神色各异。谢策官居太傅,明面上位尊权高,实则没有实权,而造成这一切的人,便是此刻身居高位的监国公主--------宁素。

      坊间传闻他拒娶先帝最为宠爱的晋元公主,惹得公主大怒,先帝为平息公主怒气,却又不想落下个以权谋私,气量狭小的名声,又兼谢策乃才华横溢,抱负远大之人,于是直接封他太傅之位,并不授予他实权。明褒实贬。

      还有什么扼杀一个人的理想更能打击一个心怀高远的人的呢?而此举更是相当于向朝中大臣释放了一个信号,朝中本不乏嫉贤妒能之人,何况谢策平素表现得根本不通人情世故,给他使绊子的人也不少。所以他这几年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

      如今,晋元公主相当于一国之主,也不知该如何折辱他呢。出于这样的心态,张渺恶意补充道:“今次众人皆受赐,不知公主还念旧仇否?”

      谢策冷冷撇了他一眼,目光一改平素懦弱,有如实质寒冰,直看得张渺一哆嗦。谢策收回目光,仿佛刚刚一眼不过是众人错觉:“这便是那赐物。”他手心中一根木簪,确是仿佛不过随意磨了两下,简陋得叫人尴尬。

      一时间竟无人再敢出言。

      对比他这一桌的安静,宁素那一桌可谓是全场最热闹的。一桌重要大臣轮番向宁素敬酒,宁素应付了一阵之后歉意的笑道:“本宫不胜酒力,付将军先代本宫应付着,本宫去去就回。”她瞥了一眼至今还空着的某人的座位,起身离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宫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