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生同衾,死同穴 ...
-
我本来以为,我永远不会知道世间有如此的感情。何况是天威严严的皇家。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有些人的爱情是掺杂了谎言、利益、欲望。可是有些人,永远在那里等着你。无关风霜和寒暑。抵得过时间的流穿。
景泰元年八月初三。
那是个好日子。天上太阳晶亮,碧波一般洒满了整个皇城。红的、黄的、黑的,交织成一幅不用言语的画。
我永远也能记住娘娘在听见那个消息时,脸上炸开欢喜和惊讶,不住地询问那个太监说道:“你说的是真的?皇上真的回来了?快点带我去。”
娘娘没有看到的是,那个太监眼里的鄙夷和厌弃。他阴阳怪气地说道:“娘娘心里急什么,太上皇回来也就在南宫里窝着,哪里跑的了。”
南宫?那可是宫里面最清冷的宫殿。太上皇?难道那位皇上……
可是娘娘却像是从未听见,欣喜若狂,只愿第一时间看见……“太上皇。”
南宫。
我想过何等苍凉,也抵不过如此荒芜。一棵树孑然孤立,暖风飒飒,振起一层一层。
娘娘就搀着我的手,紧紧地握着,像是压抑着心中的喜悦和惊讶……还有一丝莫名的恐慌。眼睛不住地往外看去。
踏踏的声音越来越近,娘娘握住我的手也越来越紧。
那一瞬,我似乎看见了她眼里一丝血泪。
当年的皇帝老了,斑白的头发,枯木般地皱纹,饱经风霜。疲惫、倦意、无奈。当他看见娘娘的时候,我看见了他眼中的震惊。却没有鄙视和厌弃。
是啊,当年娇艳如花的钱皇后如今是这般模样,永远在清冷宫中每天每夜不断地祈求上天让自己的夫君归来,哪怕大臣们都放弃了在瓦刺军里的皇帝人质,哪怕夫君的弟弟继位将自己迁到这冷清的宫殿。她拿出所有的钱财只愿希望瓦刺放人归来,可是没有。她只有每日靠针线聊以度日,但是不悔。过度的劳累、粗陋的饮食、冰冷的地面、冬天的严寒长期侵袭她的身体,坏了一条腿,哭瞎了一只眼,却从来不要治疗。因为,她心甘情愿地认为,这是接回丈夫,上天要她付出的代价。
那个傻女人,她现在就那样哭倒在男人的怀里,像是要把这么多年的委屈和担忧全部都哭了出来。那个傻女人,她小心摩挲着男人的面孔,像是绝珍异宝。那个傻女人,她在那个男人说“梓潼,我回来了”时,一脸幸福和快乐。
我知道。她现在很幸福。但是生活,不仅仅只有一瞬的幸福罢了。
男人被弟弟封为太上皇,像是软禁般囚在南宫,不得出去,不得玩乐。每日每夜都是一般地孤寂。但是娘娘很幸福。她的希望很小,只要男人永远在她身旁就行。
但是,男人,始终是有野心的。
七年。七年岁月匆匆过,青丝换白发。苍苍容颜老。
七年以来,如今的皇上对太上皇实在是苛刻。每日每夜的监视不提,每天的粗食不说,连那段炎热酷暑时男人在树下乘凉,皇上竟然连那棵树也砍了去。
连南宫里唯一的植物,那一棵树,也砍了去。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古人诚不欺我。
但是男人永远在容忍,像是蛰伏的野兽,等待着一击毙命。
景泰八年正月,皇帝病危,卧床不起。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彼时,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开始密谋拥立太上皇。到了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一行人将南官大门撞开,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镇面前,同声高呼:“请陛下登位。”朱祁镇被搀扶登舆,一行人立即赶往奉天殿。殿下的守卫大声喝止,他高喊:“朕太上皇帝也。”守卫只得唯唯而退。
十七日早朝时分,按照惯例,百官于五更前即在午门外朝房等待。忽然宫中钟鼓齐鸣,官门大开,徐有贞高声宣布太上皇已经复辟。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此时无从选择,在徐有贞等催促下整队入官拜贺。时隔八年之后,朱祁镇终于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宝座上,重新成为了大明皇帝。
石亨等人破开南宫大门,迎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又叫南宫复辟。”
男人终于登基上位,意气豪发。但是,这是娘娘一生最快乐与最悲哀的时光的开端。
娘娘身体残疾,影响了生育能力。庶长子立为太子,他的母亲周皇贵妃一时心下骄傲,派人向孙太后进言,让自己当皇后。
幸的是,男人爱女人。不在乎她是否残疾,是否有子嗣。他爱她,如此。
男人怒极,将太监贬斥,骂了周皇贵妃一顿。但是,周皇贵妃心中也种下了怨恨的种子,看着娘娘的神色是愤恨的。
娘娘过上了快乐的日子。她被男人保护得极好,每天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和男人共同用餐,那一幅温馨美满的画面,镌刻永久。
可是好景不长,天顺七年,男人患了大病,时日无多。正月初六的时候已经无法上朝理政,只能让皇太子朱见深于文华殿代理国事。十六日,英宗明白自己的人生将要走到尽头,他召来了内阁重臣和近侍太监,当众口授了遗诏。
然后,病逝。女人哭了一夜又一夜,恨不得随他去了。但是,她知道,他希望她好好活着,他在黄泉路上,等着她。
可是,谁也没料到,这是一生最凄苦的时光。
周皇贵妃被儿子尊为皇太后,但是她竟然传话钱皇后残废之人,又没有子嗣,不能立为皇太后。
顿时,朝堂上就意见纷纷。
百官纷纷阻拦,称赞钱皇后的贤德,该当立为皇太后。周太后不得已,只能作罢。
但是,哪怕周太后夺得了后宫大权,但是她还是要和钱皇后作对。
新皇帝宠爱万贵妃而要废了皇后。娘娘劝皇帝,周太后助万贵妃,让皇帝与娘娘有嫌隙。
皇帝还是废了皇后。娘娘心哀不得,不久就病逝了。
但是周太后还不想让娘娘与男人合葬,要新开一个陵墓。
却抵不过大臣们的反对,只好作罢。
周太后还有后招,她于当初为英宗建陵时没有预留皇后合葬的位置,因此必须为合葬的钱太后以及未来合葬的周太后重新营建下葬墓穴,再从地下打通通向英宗墓室的隧道。在建墓穴的时候,周太后暗中授意经办此事的太监,将钱太后墓穴的那条隧道故意挖错,不但与英宗墓室方向错开足足数丈之远,而且在中途就把隧道堵住。而留给周太后的石穴则刚好相反,有一道宽敞且直通英宗墓室的隧道。除此之外,在皇宫内供奉历代帝后神位的奉先殿内,周太后也不允许在英宗身边摆放钱太后的牌位画像。
娘娘,你个傻女人,你到最后都没有和心爱的男人合葬在一起。你们最后都不能生同衾,死同穴。
男人的遗诏上明明写着: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