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第 72 章 ...
-
听到这个好消息的宝象国王差点以为自己做了美梦还没睡醒。反复询问了面前的嵲公子数遍之后,才敢确认自己居然真的等到了这样的好运气。
作为一个执掌社稷二十多年的君王,他当然不会天真幼稚的以为是自己的个人魅力打动了仙长。从最初的大喜过望中平静下来以后,这位国王就很上道的主动询问嵲公子:仙长们愿意留在此地,是否还附带先决条件,如果是的话,只要国力允许,必定全力以赴。
苏子都觉得这位国王倒还算是挺懂事,态度也从公事公办变成了和蔼可亲,当然要传达的意思是不变的:他那三位师父不爱金银美人,也不爱高官厚禄,唯一要求就是在这宝象城正南方位修建一座名为三清观的道观,正殿供奉三清,东侧殿供奉他的师祖,西侧殿供奉他三位师父,道观建成之日,便是三位仙长驾临之日。
这三清观的名字还是三个老道坚持要的。依着卢白青原本的意思,只想修建个三仙观,就像自己的长乐祠那样,里头直接供奉这三位大仙即可。
奈何三位老道也许是被无名真人洗脑过,对三清的崇拜敬仰之情实在是比天高比海深,坚决表示要修建一座三清观,大殿里头当然要供奉三清神像;至于他们三个的神像,完全可以屈居西偏殿,然后东偏殿的位置用来供奉他们师父的无名真人。-----严格的说,其实也算卢白青的师父。
信仰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东西,是很难被改变和消磨的忠诚。从这三位师兄身上,卢白青似乎看到了信仰的存在。
既然他们三个如此坚持,卢白青当然也不会妄图改变他们的信仰和决定。于是才有了上面所说的这个要求。
宝象国王一听是这个条件,还真觉得非常合理,既然是有道的仙长,世上俗人追求和看重的那些身外之物当然无法打动他们。
既然仙长们选中了宝象国作为日后修炼之地,那给他们修建一座体面宏伟的道观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几乎都不能算是什么苛刻要求。一座道观而已,和江山永固万寿无疆比起来,相信只要是个脑子不糊涂的国王,都知道该怎么去做。
于是国王很快就召见了自己最心腹的几个大臣,给他们下了一个不容违抗的死命令:必须用最短的时间修建一座道观,一定要比国内现有的那些道观和佛寺更宏伟,更壮观,玉砌雕阑,画栋飞甍,所有可以用上的最高配置都必须要用上,无需考虑任何僭越问题,务必要让这座新道观成为宝象城内最气势恢宏的建筑物。
听说这座道观是为了嵲公子的三位师父所修建,几个大臣都马上心领神会,把准备要说出来的那些譬如劳民伤财之类的劝谏之言又吞了回去。毕竟嵲公子的神异是有目共睹的,他的师父们自然更加不凡,要是能有这样的仙长给宝象国当镇国法师的话,必定会四夷朝贡,八方来投。只要国库富裕,何愁他们各自的身家不丰。
虽然是寒冬腊月不易动土,可石料木材的准备也是一个大工程,早一日准备好就能早一日动工;早一日动工就能早一日竣工;早一日竣工就能早一日迎来仙长。
就这样全国上下都被动员起来,群策群力开始筹备三清观的修建工作,民间甚至都出现了自发的筹款活动,以长乐街的几家店铺为首,带动了城中许多商户和富户,不过数日的功夫就筹到了好大一笔款项,随后都交到了嵲公子手中。
既然是给自己师父修建道观,嵲公子当然要积极参与,一来要保证整个工程没有任何的偷工减料,二来要负责指导各处的风水布置。
当然,此嵲公子已经非彼嵲公子。如今接棒变化成嵲公子模样的已经换成了羊力大仙,苏子都早就乐的无官一身轻跑回长乐山去了。
羊力大仙这次也体会到了师妹筹建长乐祠时候痛并快乐着的心情。但是为了自己的道观早日建成,这种操劳和辛苦也就觉得是一种另类的享受。
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对于宝象国内的几个妖怪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机密,红鹊隔几天往返宝象国和长乐山的时候,也是先汇报三清观那边的进度,再汇报长乐街这边的经营情况。
当然卢白青最关心的还是长乐街每天能给她赚到手多少银子,每隔十天她就会打发祸斗亲自跑一趟长乐街,去把这段时间的盈利取回来。对于小卢同学来说,只有握在自己手里的银子,才算是自己的东西。
羊力大仙去宝象国之前还特意抽空回了一趟终南山,找出了一块记录了各种小法术的木简送给小师妹,说是当年外出云游时偶然得到的,里头还有关于点金术的口诀。
卢白青早就听他说起过点金术,拿到这块木简以后简直是如获至宝,以为自己这回可以彻底不劳而获,当即就捧着手札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当中。
可惜的是,这个不知道从何处得来的点金术居然是一项半永久技术。根据木简当中的记载,由点金术变化出来的金子虽然和真金毫无二致,却有一个极大的缺陷,那就是百年之后这金子居然会恢复原样,又会变成原本的石头或者铁块。
设想一下,百年之后的某个倒霉蛋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劳心劳力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金子变成了石头或者木头铁块,估计真的会大惊失色继而寻死觅活,如果真的因为这事出了人命,当初使用点金术者实在不能算是不缺德。
好女孩可以贪财爱财,但是总归要取之有道。发现了这个致命缺陷以后,小卢同学只能遗憾的叹了口气,决定彻底封存这个点金术。
有那么一瞬间,她都觉得自己真是无比高尚伟大。但还是忍不住心痛不已,这就好比已经在自家地里挖出了金矿,但是迫于无奈又得重新掩埋回去,那感觉简直像割肉一样疼痛。
羊力大仙眼下不在山上暂且不提。虎力大仙和鹿力大仙得知小师妹明明学会了点金术却不肯使用,也是差点惊掉了下巴,听她说了缘故以后,倒也觉得她的顾虑有理,于是决定以后也都不再随便在外头使用点金术,免得坏了道心。
卢白青趁此机会,苦口婆心给他们小小的上了一课:既然咱们四兄妹四个已经开始修炼大品天仙诀,以后再有什么长生不老的诱饵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咱们也无需关注和惦记;日后三位师兄在宝象国中为国师,享一方供养自然也该保一方平安,只要能得这一方百姓的虔诚信奉,日后便是有谁想暗暗算计三位师兄,也得先好生掂量掂量师兄们的功德善信。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师兄们越是惦记着要找到当年那个和尚给师父报仇,越是应该不露声色暗暗寻访。那些毁僧谤佛的言行举止以后在外头还是应该收敛起来,不能随便让外人看出心中所思所想,免得打草惊蛇。
不但如此,日后去了宝象国中,尊道敬道的同时,也得尊佛尊儒,让天下人都知道你们三个胸襟开阔,海纳百川,无论是是外来的云水僧或者游方道人,都要一视同仁好好接待,只有这样的名声传扬开来,才能吸引更多的和尚道士来投,说不准这里头就会有你们苦苦寻找却一直寻而不得的那个和尚。
就拿那宝象国中目前几处大小佛寺来说,虽然里头的和尚都是些没有法力道行的凡僧,可到底也算是正经的佛门弟子,师兄们即便登上国师之位,也万不可怀着私心鄙夷作践他们,以免传出厌恶和尚的坏名声,导致日后外来的和尚都会远远避开宝象国。
作为师妹,我当然能理解师兄们急于替师父报仇的心情,可是俗话说得好,冤有头,债有主,咱们的仇人也就只有当年那个不知道名姓来历的和尚,总不能因为他是和尚,就与天下佛门为敌,毕竟西方佛界虽然全体吃素,他们的本事可不是吃素的,就凭咱们几个现在的本事,那些菩萨罗汉随便哪个跳出来,都够咱们喝一壶。
就连天上的玉帝和三清,也没有能力真正压制西方佛界,要不然的话,天下四大部洲也不会渐渐的出现儒释道并行局面。
既然道门领袖三清都肯和佛界和平共处,咱们又哪来的本事和底气敢与天下佛门为敌?
虽说师兄们一心一意惦记着要给师父报仇,可也得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更应该顾全大局,好好保重自身,何必广树仇敌招惹些莫须有的事端,只蛰伏在宝象国休养生息好好修炼,顺带慢慢查找当年旧事 的真相,岂不是更好。
这番话在她心里酝酿了许久,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说出来。
按照她对三位师兄的了解,要是由着他们三个的性子,此番去了宝象国为国师之后,管保没几天的功夫那举国的佛寺都得被拆成废墟,那些和尚没准还得被发配奴役了做苦力,也没准会被全部赶出宝象国流离失所。
如果这样的话,那自己这些日子费心费力筹谋的一切也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宝象国日后也不过就是书中车迟国的翻版,这里又是取经团队的必经之路,要是还像原著里面在车迟国那样虐待和尚,等取经团队路过的时候难保又有一场争斗,他们这些炮灰和天命主角争斗起来,孰胜孰负简直都不用问。
为今之计,也只有拿报仇大事规劝他们,让他们懂得收敛伪装,别再传出毁僧灭佛的名声。如果这样还不能躲过日后那场大劫,那到时候也只能再看情况随机应变了。
虽然根据她的猜测,三个老道想找到仇人的机会基本等于没有。但是猜测而已,没有真凭实据,她也没办法和三个老道细说。要是能用这件事劝着他们改变之前的想法和作风,那就已经可以谢天谢地了。
虎力大仙和鹿力大仙并不是不知道好歹的妖怪,也都明白小师妹是一片赤诚为他们着想,只是没想到她居然能想的这么深远。
仔细想想,师妹说的确实不无道理,这些年他们为了寻找那个和尚的消息走了许多地方,也都是一无所获。毕竟他们不知道和尚的名字,也不知道和尚的模样,根本就无从找起。唯一确定的是那个和尚拿走了师父的内丹,只要他吸收了那颗内丹,他身上必定就会有师父的气息。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也没有找到任何一个身带师父气息的和尚。也许正如师妹所说,一开始他们就走错了路子,不应该把对和尚的仇恨放在明面上,反倒应该想办法多接触那些和尚,没准真能早日找出心心念念的仇人。
卢白青也知道这件事几乎可以算是他们的逆鳞,自己说到这个程度已然是极限,于是悄悄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他们两个再好好想想。
当天虎力大仙和鹿力大仙就用灵符急召回羊力大仙,三个老道凑在一起商议了半天,最终决定听从师妹的劝告,换一种更隐蔽稳妥的报仇方式,从此以后把对和尚的仇视厌恶隐藏起来,起码在外面要表现出佛道一家亲的态度来。
解决了这件大事,卢白青觉得总算是放下了一块心头大石,准备彻底躺平一阵子,然后快快乐乐的迎接来到西游世界以后的第一个岁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