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21章 ...

  •   越有地位的人来的越晚,重要的人物压轴出场,这是从古至今,所有人默认的潜规则。

      所以才有学生开会早早整好秩序,半小时后,小领导结伴闲聊的走进来,再半小时,校领导们一副商讨大事的样子踱着步子姗姗而迟;才有晨会时,小职员早早站好,中层领导这才通知大领导,大家一起恭临等着老板从办公室移出尊驾。

      着云野村也逃脱不了着社交惯性怪圈。

      祁扬坐在饭桌边盯着空荡荡的桌面,听着耳边人们的客套,用手揉揉肚子,怎么还不上菜。

      终于,压轴登场的大咖们到了,五六个人中,祁扬只知道村长和李三爷。不过这几个人一看就有超出普通村民的姿态,或者说气势。

      当一个人优越感很强,身居高位,做惯决定,久而久之,就会把你的气度养出来。

      这几人被王木匠引上桌,刚坐下,凉菜就率先哗哗的摆上桌。

      “老王,恭喜恭喜。”村长拱手贺喜。

      “谢谢村长啦,今儿个,你们一定要吃好喝好。”

      其他几位也都适时的送出祝福,王木匠高兴的只会说“吃好喝好”。

      这时百岁的主人翁,王壮壮小朋友闪亮登场。

      王婶抱着孩子出来见客,红色的布襁褓包着。王木匠温柔的接过孩子,撩开襁褓布,露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宝宝,过百岁的孩子果真长开不少。孩子穿着百家衣,这百家衣并没有想象中的色彩斑斓,大都是土色、灰色、蓝色拼成。做百家衣非常麻烦,前提是人缘不错,还要每家送出点儿布,这在贫穷的恨不得补丁摞补丁的村子来说可不容易,可见王家人对孩子的重视。

      这就是古代人们对香火传承的重视。

      一个外姓人无论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里,一旦有第一个人停下脚步,决定留下,要想立足,他就要成为根,要开始扩展他的家人。娶妻生子,不停的开枝散叶,把家族的根像泥土更深处漫溯。像是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这个孩子,就是王家新一代的嫩芽的开始,是新一代的接班人。

      小儿子,长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王老头抱着孩子,笑的双眼眯成一条细缝,眼尾的褶子皱出一朵花,站起来,准备开始百岁宴:“这是我家壮壮,王家的第一个孙辈。今天各位捧场,我老王谢谢大家了。”

      村里百岁大办,也不会像是结婚那样的大规模,通常人们只会邀请几位有分量的,剩下的都是亲朋好友,普通邻居之类的就不会请到家里来吃饭。当然也有一些人为了省出礼钱避而不到的,这是人之常情。

      王木匠接着说:“村长,下面麻烦您了。”

      村长点点头,从王木匠身后站的王大柱手中接过一小勺盐,给小婴儿舔一舔,这叫做知味。小婴儿还没有尝过咸的味道,舔了一口后,舌头微吐,整个脸皱成了有褶儿的小包子。知味过后,意味着小孩子就可以进食其他的食物。

      村长放下勺,说句祝福话后,李三爷站起身来,高唱:“贵子健康过百日,来日方长再百年。”词很简单易懂,可是调子拉得很长,非歌非曲,总觉的声音中回荡着一种很奇特的韵味。

      李三爷过后,是一位非常年迈的老者,祁扬不知具体多大年岁,但看他脸上和手上散布的老年斑,眼睛里的那股子平静的意味就知道这老人真的是很老了。

      这老者拿起剪刀,摸摸王木匠怀里的孩子的头发,揪起一绺,剪了下来,把剪刀头发都交给王家的人。

      这个祁扬从书上看过,让年长的人给剪发,算是年长者的一种祈福,有点儿类似于西方的洗礼,说的是剪去罪恶,剪去烦恼,就会善良快乐的长大。

      在之后的人给小孩儿梳了三下头发,希望孩子头发长长,寓意长生。

      最后的两位手举一个环状的花馍馍,由王家的人抱孩子穿过这圈,就说明孩子成功过了百岁,日后长命百岁。

      村里的百岁礼并不繁琐,每个地区,每个村庄,每个姓氏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习俗。但孩子还小,所以全国统一过《礼》的教化,虽然效果不大,但是几百年的时间进行同化,人们的习俗越发接近,尤其是公众摆宴上,流程都是一样的,大都是祝福孩子健康长寿,只有晚上的时候,才会一家人举行姓氏的百岁礼,这个根据家族习惯不同,各有差异。不过这是一家人关上门的事儿,和祁扬他们这些客人是无关的。

      不管怎么说,王壮壮小朋友过了好奇阶段,开始咬着熟悉的□□睡了起来。

      而随着他被抱回屋,宴会的热菜也隆重登场。

      骨头扣肉是没有的,但是荤菜还不少,人们的筷子飞快挑拣着盘里不多的肉沫。

      各种口水瞬间喷洒,映着阳光,能看到细小飞沫,和空气中那层薄薄的尘埃,而有些大的口水滴就闪出刺目的光彩。

      只一个瞬间,带走祁扬所有的饥饿感,像是化学中的变色反应,那点儿酚酞加碱慢慢变成的红色遇酸一下子褪去,消失的无影无终。

      祁扬胃口不好,坐在他身旁的小九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想了一下,熟悉祁扬习性的他大概猜出了缘由。

      只好用自己的筷子,夹了点儿暂时无人问津的素菜,放进祁扬的盘中:“阿扬,你吃点儿这个,我再给你夹个馍。”

      毕竟这是在人前,他不会将嫌弃之情漏出来,祁扬勉强的点点头。

      不过人们都在埋头苦吃,没注意两人的交流。

      “先填填肚子,一会儿回家我再给你做饭。”小九看祁扬小口小口的吃着馒头,凑到祁扬耳边,低声的说。

      “恩。”小九的功能真是越来越完善了,察言观色已经这么厉害了吗?一定是太关注我了,想到这儿,祁扬心情好了一些,虽然还是不满意吃饭的氛围和盘里的饭菜,不过被顺毛的他还是乖乖的把自己盘里的食物吃干净。

      下午,又是有大咖们先行离开,祁扬只和李三爷简单的聊了几句,汇报了近日的学习情况。

      有身份的人离开了,祁扬就准备带小九告辞。

      进了屋,就见到一个穿着桃粉色衣服,面若桃粉的姑娘站在门口,看到祁扬进来,羞怯的低下头,发出娇怯怯的声音:“姑姑,那我先进屋了。”

      说完,边扭着身子弱柳扶风的进了屋。

      这姑娘正是月牙儿,她本就在东边的里屋,和女眷们一起。刚刚宴席差不多结束,村长他们就要离开,王月姑娘就借口看孩子到了对过的里屋。

      炕上嫂子正在给侄子喂奶,她就装作云英未嫁的姑娘害羞的撇过脸,坐到窗边,不动声色的注视窗外。

      看到祁扬快要进门,就赶快下地,对嫂子说了声,我去堂屋找姑姑那块儿点心。

      所以才有堂屋的一幕,完全是王月刻意的营造出一种偶遇的感觉。

      我真是聪明,这样谁也不会察觉的。王月离开时,心中暗自得意,自己真是美貌与智慧共存。

      要是祁扬知道他想法的话,一定会摇着她的肩大喊:“醒醒吧,姑娘。”

      天知道,他已经烦死这个吵闹的环境,可是却要保持自己的谦逊温和的样子有多烦躁。哪里会注意观察垂眸含笑、杨柳依依的美女。

      就是真的看到了,也不会在意,他见过的美人还少吗?只是空有一副皮囊罢了,若是要看林妹妹似的病娇白莲花妹子,还不如照照镜子,他一定能把古代仕女的脸演出似蹙非蹙、似泣非泣的照水娇花的模样。

      “扬扬,怎么这么早就走,再坐一会儿呗。”王婶客气的说。

      “不了婶子,今儿您和王叔太忙,就不给你们添麻烦了。”

      祁扬善解人意的表现让王婶更加满意,笑着说:“那行,今儿人多,招呼不到你,改天来婶子家坐坐。”

      “一定。”

      这种肯定的回答其实很少是实话。像是异地朋友电话时总会说“我去你那儿玩儿的时候,就去找你。”说话的人从来都没有打算去过好吗?又像是好友叙旧时应承:“改天咱们一起聚聚。”从来都没有预计组织聚餐好吗?还有就是工作上,一方拜托帮忙时,对方一口答应“没问题,我帮你问问。”可是你问了吗?

      太多人口是心非,是因为这真是一个实用好方法。能拉近彼此距离,又有客套显得彼此关系很好,而且什么都不用做又不用破坏交情。

      所以祁扬很没有顾忌的说了,虽然这是句不负责的话。

      回了家,小九洗了手就进厨房和面,他准备做两碗手擀面,劲道爽滑的面条上丢两根青菜,配点儿小菜就是极好的美味。

      小九不承认,和祁扬在一起久了,他似乎也注意卫生了。因为刚刚在王家,看到人们的急切,他也没有敞开肚皮吃。

      祁扬则是进了屋,换了一身旧衣服。这是祁父的衣服改的,这件衣服的布质很细,而且因为是旧衣服洗的次数多,所以穿在身上很舒服。在这种舒适的诱惑下,祁扬抛下经常出来冒个泡的洁癖,还用精神胜利法的自我安慰,反正这件衣服很干净,而且还是亲爹的,不用嫌弃。

      可见,祁扬的洁癖存不存在还是随他心情变动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21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