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看山的时候,忽见一座远山,似乎感觉到它有心在跳。于是,就觉得山也许是活的?本来打算一篇散文,但因其他琐事心情没写。今天中午忽觉有韵律之感,晚上就有了这首打油诗。
早晨梦唐僧念经没白梦。解梦说梦和尚念经就是有文章的意思。有趣。
个人以为,前面比中间写得好,中间比结尾写得好。到后来韵脚就乱了,诌不出来了。
我个人最喜欢地火涌起石为骨,风浪蚀成绵绵梁两句。地火指山形成的原因之一,火山喷发,风浪侵蚀则是指以前看的据考古发现太行山附近原来是海岸还是海底来着。
以及,本次出差是夏季,大部分山区植被繁茂,看起来不错。不过细看,树就太细了,老树基本没有。然后,有若干处开山采石的,很脏。平原区没看到净水,山区只路过一处很浅的河,山上的小溪倒还干净。所以,潭水什么的,没看到啊,不过太行那么大一片,总有地方有的吧?很明显,用潭字就是为了押韵。
有机会近看一处开采大理石的,山被削掉一半。当时心里的感觉是,这座山死了。这是拆骨的形容由来。
剥皮是指,很早前看到的一处山开矿,整座山的土壤层都被剥下,看起来像个圆锥形的灰堆。非常难看。不过据人说那座矿非常赚钱非常值钱。那处山是太行余脉,要不就还是太行山范围。
所以,也没什么说的了。不管怎么说,算是我写的第二首诗?写诗还是要心静啊。什么都忘了,才好。当然,一直记得感受到山之心后,那种自己的心脏和它一起跳动的感觉。甚至还感觉到了,一颗心是有控制范围的,有的只有一座,有的有一片。说不出来怎么知道的,就是直觉。非常有意思的直觉。
第一首是个谜诗:青山有兽,行至谷中,忽而能言,吾欲得数:夷人待客,有梅有酒,把盏相询,妻入行伍。大约也是去年这个时候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