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为谁嗔花愁 ...
-
一点淡绿,在春雨后渐渐染上墙头。阁外的芍药好似天边灿烂的云霞,一缕晨风吹动涟漪,染上大清独有的芬芳。池边一丛芦苇迎风舞动,白色的花絮上有晶莹的露珠闪烁,一如少女心事般纷乱又单纯。
这里是普渡寺前巷的嘉亲王府,顺治爷时这儿是摄政王多尔衮的王府,格外富丽宽敞。
她是嘉亲王的侍妾,格格苏氏,单名一个宸字。一袭水蓝色攒银丝杭绸菱黛旗服更衬得她凝脂般的素肤。他的父亲是汉军旗镶蓝旗人,在贵州镇远做个县令。前些年父亲抗灾有功,她才被选为秀女,赐予王爷。王爷,是当今乾隆皇帝与令贵妃魏佳氏所生的阿哥,是皇帝的十五子。他脾气安和,待人也宽厚。苏宸不是很得宠,但十五爷对她还不错,每隔十几日便有不同的赏赐下来,隔上三四个月也回来她阁中过夜,生活平静又舒坦。她尝想着在这王府平平淡淡过上一辈子,也不失是幸福的。
她刚从福晋那请安回来,瓴儿早已将她的琴架好在亭中:“格格,您先把这东阿阿胶喝了吧,如今这样好的东西可难找了,奴婢在街上寻了好久才在西什库给您买着。”她接过碗,缓缓喝下:“这些年喝下的补品也不少了。太医说了,我气血不足是从胎里带来的,根治不了。以后别老给我喝这些了。”瓴儿一边接过碗,一边回答:“那可不行,格格可要补好了身子才能为王爷诞育小世子,才能得王爷看重。您瞧那陈格格可是包衣出生,诞下世子,还不是封了侧福晋。”
瓴儿是她的陪嫁丫鬟。两人虽说从小就是亲姐妹一样的相处,性格却是完全不同。
静坐亭中,苏宸小心翼翼的酝酿着前几日新谱的曲子。那是为四月十三那日准备的,那日是福晋喜塔腊氏三十七岁的生日。福晋十五岁就入府了,虽与王爷同龄,但时光似乎特别眷顾她,越年长到更见风韵。王爷也十分钟情于她,当年令贵妃要将湖广总督的女儿马尔泰氏许给他做福晋是,王爷执意要娶满军旗下五旗出身的喜塔腊愉静为福晋,而马尔泰家的女儿敬慧则被册为侧福晋。原属自己的当家女眷之位被他人夺去,敬慧与愉静见的不和因而从入府便开始了。愉静的肚子争气,一连生下二男一女——虽然长子早夭,也仍留下一双儿女。敬慧却一直没有动静,只因着是上三旗贵族出身,在府里嚣张惯了,又颇得宠爱,因而也算是侧福晋中第一人。
太阳已升到了中空,树叶微微颤动,如在风中起舞。这是一棵红豆杉,是她十五岁入府那年与王爷一起种下的,两年半的时光逝去,树枝不断生长,姿态也变了万种,在她平淡无波的生活中显得格格不入。
“格格,珑福晋来了。”苏宸仰了仰头,站起身,外头珑安带着丫鬟兰绣走入阁中,“宸儿,快来看看,福晋新赏的玉鞋。”
苏宸唤了声“侧福晋万安。”便也不多礼,接过珑安递来的鞋,细细端详起来。苏宸对这种绣品特别有兴致,有时自己也绣点小图案。”这是上等的蜀绣啊!你看着纹路细腻的,这绣匠功夫了得呢!”苏晨边看边道。“可不是,你仔细瞧瞧,这鞋底还有十二块羊脂玉,要是夏天穿定是凉爽极了。”苏宸细嗅竟似有一阵药香,如置身于满园梨海,不由赞叹。
且说这珑福晋与苏宸的关系是极好的。珑福晋是孝敬宪太后的表侄和怡亲王公主的女儿,是钮祜禄氏和爱新觉罗氏的高贵后代。虽不大是很的王爷宠幸,脾性倒也安和,常到苏宸阁中坐坐。苏宸也算受她庇护,在府中得以过得舒坦。
“我来啊,是想把这鞋送给你。”说着珑安便把鞋递向苏宸。
苏宸忙推:“这可是福晋赐给姐姐的,妾身怎么能收呢!”
“我又不是白给你,我要与你换件东西。”珑安道,“我听头说要是想早些有子嗣,得在身边多放些小孩子的东西。这怀孕那呐是天注定的,你缘到了,它也来了。我已经叫鹊惠在外头置办了许多小孩的东西,就缺个肚兜。外头的做工不好,你的绣工不错,我想让你替我绣几件,你说如何?”
“姐姐让我绣,我自不会推辞。倒是想着姐姐生个小世子,认我做姨娘呢。”
八月十五刚过,便是乾隆的万寿节。因这是乾隆登基六十年的好日子,宫里传旨下来要大办。所以连苏宸这样级别的侍妾也要随十五爷一同入宫。
八月二十三一早,苏宸四更即起,为入宫朝见梳妆。今日便要见到皇帝了,苏宸的心中不由有些激动。梳紧发髻,戴上高高的旗头,穿上新做的绛紫色攒金丝高领旗服,衣裳上绣的是芍药花。芍药虽不似牡丹高贵,但不逊于牡丹,也庄重而不失典雅。
进宫贺寿的人实在太多了,马车与轿子将神武门外堵得水泄不通。宫内也是一样的盛景,祈福的莲灯漂满了整个北海。在靠近琼华岛的码头处还有一艘高达四米的法船,这是朝鲜王室进献给乾隆的。
苏晨随着各府的福晋、侍妾和诰命夫人走在宫道上,重华宫。承乾宫,钟粹宫,椒泰殿……那些传说中的宫室都展现在她的眼前。那是多少人向往的荣华富贵,可她已是再不可能入宫成为这万花丛中的一朵。
宫宴在琼华岛举行,皇帝坐于正中,旁边的位置空了一张。据伺候的嬷嬷说,那是为已故的富察皇后留的。皇后早逝,皇帝忘不掉结发之情,纵后来立了乌拉那拉氏为后,仍一直视富察皇后为唯一的妻子。皇帝右侧分坐着令贵妃,愉贵妃,左侧分坐着敬妃,纯妃。各宫小主,各府福晋与诰命夫人分列坐下。皇帝今日十分高兴,气氛也比往常轻松,宫里从外头请来的马戏团表演也迎来阵阵掌声。
皇帝的脸上露出了浅笑,雄壮的大清河山在他面前蔓延开来,斗转星移,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弘历早已成了如今年老的乾隆,他站在这个帝国的顶峰已六十年了,整整一甲子。看着面前的儿子,女儿,孙子,重孙,他是多么伟大啊。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励精图治为他赢得这安定的天下,他想到了母亲钮祜禄氏熹贵妃为了他的皇位费尽心机,他想到了祖爷康熙同他一样也执政了一个甲子。他不能超过他祖父,圣祖康熙的功绩无人能够超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万寿之夜,朕遥想圣祖甲子之政,念仁孝之道,故念退位,即日前往宁寿宫,皇十五子永啖,人品贵重,赋性安和,宜承大统,即帝皇帝位,钦此。
苏宸静如湖水的心里突然荡起涟漪,一朝踏入紫禁城便永远属于了这儿,那个生活了八百个日夜的王府,依然成为潜邸。
宴会散去,所有人都匆匆离开,唯有她们注定今夜是不能离开这儿了,一群人不晓得去哪就只得朝令贵妃宫中去。刚走到景仁门便遇上了令贵妃身边的玥姑姑,玥姑姑匆匆赶来,似乎正是为了十五爷女眷的安置之事。玥姑姑走到福晋面前:“主子娘娘万安。贵妃娘娘说了,如今十五爷已是新帝,各位也都是正经主子了。今晚不便安排,倒是咸福宫与翊坤宫空着,只能委屈各位小主先住上一宿了。等着明儿或是过几日前头圣旨下来在安排各自住处。”愉静倒也不拒,谢了玥姑姑便领着众人往凉公去。
第二日一早,咸福宫外的甬道上边传来争执声。苏宸住在咸福宫的东厢房,听到吵闹声便也唤了瓴儿出去探个究竟。原是今儿早上内务府送到一套新制茶具,珑安的侍女莲依与敬慧的侍女萝儿为了这套茶具吵了起来。按着位分珑福晋应得这套茶具,但萝儿仗着敬慧的恩宠倒也不怕,在长街上便闹了起来,对着莲依便是一巴掌:“我们家小主将来怎么着也是皇贵妃,别说你个贱婢,就是你主子以后也得跪迎我们小主!”
话说景仁宫中,令贵妃端坐于中央,心中也无法平静。从一个汉军旗秀女成为贵人,诞下皇子,抬旗成为贵妃。不日又将被册封为圣母皇太后。未曾正位中宫便要入住慈宁宫,这让她如站在山崖顶峰,没有依靠,似风筝只被一根细线拽着。
因着是先帝退位新帝登基,这可是千百年的大喜事,宫内外都传颂了太上皇乾隆恪守仁孝之道。苏宸她们还没定位分,便都住在咸福宫与翊坤宫中。虽是这么着,但众人心中到底也是喜滋滋的,都换上了鲜艳颜色的衣裳。敬慧穿了一身朱红色攒金丝珠带旗服,还带上了令贵妃刚赏的玲珑含珠朝天步摇。苏宸也换上了一身翠绿色秀百合的旗服,干净的如秀莲一般,让人看了便舒服。
一日午后,苏宸正坐于内屋绣着肚兜,瓴儿匆匆忙忙跑进来:“格格,外头把咱爷的年号定下来了,叫嘉庆,嘉庆之音,吉祥着呢!咱们里头位分应该在晚上也会下来了吧!”
沐浴在星光中,一切都变得飘逸起来,夜风携着金桂的清香,凉如深深的湖水,似乎带了一种悠远的未知的气息,润润的,是一种其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