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
-
“尔康是我最好的兄弟,我怎么能不帮呢?”永琪努力压下心中的怒火,笑着应承:“我最近一直在宫外养病,不知道这几天原来发生了这么多事,要是一早知道,我早就跟皇阿玛说了,你放心,尔康的事就交给我行了!”
尔泰立刻就信了,拍了拍永琪的肩膀,爽朗一笑:“我就知道永琪你肯定会帮忙的,你果然是我们的好兄弟!”
永琪不着痕迹地躲开,心说谁想跟你们是兄弟,面上依旧笑容满面:“我今天还有事,等晚上回宫就跟皇阿玛提这事。”
“好,我这就回家跟阿玛额娘说一声,让他们不要担心。”尔泰说着,放下茶杯,起身拱手告辞。
永琪也不挽留,等尔泰的身影消失在布帘子后面后,脸上的笑容立刻消散,不屑地撇了撇嘴,小声嘀咕了一句:“什么玩意儿……”
正准备进来请示永琪接下来做什么的侍卫恰好听到了,不由地翘了翘嘴唇,原本对于趾高气扬的福家兄弟的不满立刻转化为淡淡的同情: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福家兄弟貌似得罪了五阿哥而不自知,以后有的受了。
听到有人进来,永琪抬头一看正是刚刚安抚了受惊的马儿的那个侍卫,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到自己的嘀咕,此时嘴角上翘,显然心情很不错。
正准备疏远福家兄弟又迫切需要人手的五阿哥对这个人有了点兴趣,便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侍卫一抬头,显然有些惊讶,抿了抿唇,沉声回道:“回五阿哥的话,奴才名叫德禄。”
永琪又看了看对方的衣服配饰,“乾清门侍卫?”
“是。”
“今后你跟着爷吧,皇阿玛那里我会去说明。”
德禄一惊。御前侍卫基本是按照家族尊贵程度分配担任,他的家族不显,只得了乾清门侍卫的差使。但这虽然不是顶好的,却也算是常常在皇上跟前转悠,虽然竞争比较激烈一点,但只要有机灵又踏实肯干,迟早有外放的一天,而那一天,基本就是出人头地的时候了。可是跟着皇子,却不见得就会有什么好前途。不过也要看是跟着哪位皇子,如今五阿哥荣宠正盛,在如今为数不多的几个成年阿哥里也算是佼佼者,肯定是比这乾清门侍卫要强,更别说他是五阿哥亲自开口跟皇上讨要的,比起其他那些“标配”来讲更可以成为五阿哥的心腹。
这一段思索计量不过刹那,回过神来的德禄立刻实心实意地跪下磕了个头:“奴才谢五阿哥赏识,今后定以五阿哥惟命是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得了得了,爷把你要过来可不是听好话的。”永琪抬手阻止了接下来的话,把玩这手中的茶碗,看似漫不经心地道:“你也知道,爷性子随和,对身边的人没什么特殊要求,只一个字——忠。你明白吗?”
德禄迟疑半晌,最后还是磕下头,郑重道:“奴才明白。”
“好了,茶水也喝了,咱们还是继续上路吧。”永琪说着站起身,“十三弟怕是在万安寺里等急了吧?”
永璟的事情倒是挺好处理的,毕竟皇子住的院子轻易不得出入,里面的情形就是寺里的僧人都不太清楚,几个似是而非的流言传出去后,基本上所有的僧人都知道了寺里前几天来了一个很厉害的游方郎中,治好了宫中御医都治不好的病。同时寺中方丈也知道明天太后和皇后要来寺里上香,便忙忙碌碌地安排寺里众人准备好迎接的事宜。
第二天太后和皇后并几位妃嫔果然来了,这一次来的人不少,不止皇后太后,纯贵妃愉妃令妃甚至庆嫔颖嫔忻嫔能来的几乎都来了,长长的仪仗队从山顶直到山脚,就算提前封了山,没有来往的平民,现场依旧闹哄哄的。
永琪带着明显身体好了很多的永璟跟着寺庙的主持在寺庙大门口迎接。
一见到永璟,皇后明显红了眼圈,只是碍于太后在场,又是大庭广众的,才没有失态。众人先去正殿上了香,而后才到了后院食用素斋。
一进后院,皇后就把永璟抱进怀里,默默地流着眼泪。太后也知道皇后这几天有多么想念孩子,体贴地装作没有看到,只是拉着永琪的手,详细询问永璟的身体状况。
永璟的情况永琪每次回宫时都会详细说明,此时太后问,不过是再重复一遍罢了,永琪没有丝毫不耐,笑着把说了好几遍的话再说了一次。
永璟身体素来不好,太后也是知道的,如今亲眼看着这孩子好了很多也是颇多感慨,嘴里一个劲地念着佛号,“阿弥陀佛,佛祖保佑,祖宗保佑啊……”
愉妃在太后身边,眼睛一直看着永琪,满是慈爱。虽然不过是一天没见,依旧想得慌。
皇后哭了一阵后就收拾好了情绪,擦干眼泪后又细细地打量起永璟。永璟则是抓着皇后的袖子,濡慕地看着额娘,老实站着。
皇后看了半天,最后叹了口气,她很想说永璟住在寺里生活清苦,又没有额娘在身边照顾,肯定过得不好,都瘦了,可看着永璟明显脸色红润胖了不少的样子,这样的话又实在说不出来,只是摸着永璟的脸颊:“十三……终于好了……在外头受苦了,都是额娘没能耐……”
说着又哭了起来,永璟还小,不太懂事,但母子连心,看着皇后这个样子,心里同样不好受,却不知该如何劝慰,于是也跟着落泪,不断地哽咽着喊“额娘”。
皇后身旁的纯贵妃和令妃则带着其他妃嫔在一旁劝着——
“十三阿哥身体好了是好事,必有后福之相,娘娘应当放下心来才是。”
“对啊,悲痛伤身,娘娘为了小阿哥也该保重身体啊。”
“您看您一哭,十三阿哥也跟着哭,这么小的孩子,身体又不好,这么哭是大忌啊!”
听着劝慰,皇后才慢慢止住哭泣,拉着永璟的手,开始细细问起这几日在寺里的生活。
因为是养病,永璟的生活还是很简单的,每天早上醒来,先出去走几圈,再用早膳,喝药。上午学习一个时辰,中午休息半个时辰,下午描红练字,其他时间要么在院子里晒晒太阳,要么在院子里走动走动,生活又清闲又健康。
皇后听了不禁又在心里感叹永琪有心,就算是在宫里,因为永璟的身体不好,也基本不怎么学习,反倒是在宫外,永璟的生活更充实了。
太后也听到这边说话声,便笑着把永璟叫到身边:“小十三天天学什么呢?”
“这几天五哥正教我《千字文》。已经学了一半多了,五哥说我身体不好,先慢慢学着,等以后再慢慢调整……”永璟身体好了之后也活泼了很多,远离亲人这么长时间乍看到祖母和蔼的面庞顿时倍感亲切,噼里啪啦一顿说,“对了,我还学了描红——等用完素斋,我叫人拿给皇祖母看看,五哥说我很聪明,写的很好哦!”
乖巧活泼的孩子总是很容易获得老人家的喜欢,太后很高兴地笑了起来:“好好,等会咱们就看看小十三的大字!”
斋饭用完后,太后带着诸妃嫔先歇了歇,而后又去参观了永璟和永琪在寺里的住处。虽然寺里照顾两位皇子,一切都是照着高规格安置的,但条件还是比不得宫里,只有一张床,一张书桌,清俭朴素得让皇后直皱眉,尤其是摸了摸粗糙的被子,薄薄的一层褥子后,更是差点又哭起来,好容易才被身边的妃嫔劝住了。
书桌上的文房四宝倒是整洁齐全,众人顺带看了看永璟的大字。
一帮子文盲哪里看得懂字的好坏,不过看是否横平竖直罢了。所幸此时永璟是刚学着写,能写得横平竖直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于是众位妃嫔纷纷夸赞十三阿哥写得好,太后更是把身上常戴的一串佛珠赏赐下来,这才让皇后的心情略略好了几分。
不过这次参观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早在用完素斋歇息之前永琪就跟皇后太后说了把永璟留在宫外养几年的建议。对于这个建议,太后是无所谓的。毕竟永璟之前的样子她也是看在眼里的,既然养在宫外对永璟有好处,她这做祖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反正她的孙子不少,能不能再伴在跟前并不是最重要的。皇后一开始非常反对,在她看来只要在宫外把病养好就可以回宫了。这在永琪的预料之内。他先向皇后表示这是那位郎中的建议,而后又例举了康熙大阿哥三阿哥都是在宫外养大的事实,最后又暗示宫里情况复杂,皇后跟前又有三个孩子要照顾,万一永璟再有个三长两短,谁都负不起责任。
皇后又犹豫了半天,才勉强表示等看看永璟的生活条件再说。
等参观完,皇后除了嫌弃每天只能吃素,床铺太过俭朴这两点外,对于永璟养在宫外就没一开始那么抵触了。
“皇额娘如果只是不满意生活条件的话,不如我跟十三弟一起搬去京郊的庄子里?”
“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