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024 卢斌玩笑 ...

  •   柳先生三人在洛春之的绣坊呆了将近大半个时辰才离开,离开之前不但将柳先生的那笔单子确定了,而且一人还从洛春之这里订走一块绣帕。
      当然,考虑到柳先生三人是卢斌的朋友,且柳先生以后还能跟绣坊合作的原因,所以三人的帕子洛春之并未收银子。
      柳先生三人离开的时候卢斌并没有一起离开,他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同洛春之一起出春来绣坊。
      “春之,我今日可是给你介绍了一笔大单,你该如何谢我啊?”送洛春之回北城的路上,卢斌笑着问洛春之。
      洛春之也知今日卢斌帮了她大忙,闻言便道:“三公子大恩,春之无以为报,不若改日在‘清风楼’宴请三公子?”
      “只是请我吃一顿饭?”卢斌闻言笑道。
      “那三公子的意思是?”洛春之问。
      卢斌闻言又是一笑,然后笑着看向洛春之,笑眯眯道:“都说大恩不言谢,不若以身相许,要不春之你嫁给我得了。”
      柳先生的单子对于洛春之来说,的确是一笔大单,其中有香囊一百个,丝帕六十块,绢扇一百二十把,以及汗巾三十条。
      柳先生给洛春之的时间是两个月,这个时间对洛春之来说本就比较赶,再加上绣坊里接的其他零活,肯定是忙不过来的,是以洛春之回家后便想了想,最后决定先请两个绣娘。
      因为洛春之以前一直只跟吉祥绣铺打交道,对小镇其他绣娘并不熟悉,是以挑选绣娘的活便落在了梅华头上。
      梅华去物色绣娘的时候,洛春之便守在春来绣坊。
      七日,梅华告诉洛春之,已经物色好了两位绣娘。
      洛春之闻言,便让梅华约那两位绣娘前来春来绣坊面谈。
      梅华物色到的两位绣娘其中一人是一位年轻寡妇,大约二十五岁的样子,去年新寡,丈夫病逝后独留她和膝下七岁儿子和三岁女儿三人。
      小镇对女子宽厚,丈夫死后,妻子若是愿意,也可以改嫁。
      不过此女与死去的丈夫感情深厚,再加上膝下有儿女二人,便不打算改嫁,决定靠自己养活儿女。
      另外一人是一位快四十岁的妇人,原本是小镇一家绣坊做绣娘的,后来因为与主家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所以便辞去了那家绣坊的活。
      洛春之担心那件不愉快的事是因为妇人手脚不干净或者其他不好的原因,因此听梅花说起此事后便问梅华,那件不愉快的事是指什么。
      梅华深知洛春之在担心什么,于是闻言便告诉洛春之,原来是那个绣坊的主家少爷曾经打算猥琐这喂妇人五岁的孙女,在被她发现且告到主家夫人面前还被欺负后,她便一气之下辞去了那份绣活。
      洛春之闻言放下心来。
      第二日,两位绣娘如约来到春来绣坊。
      两人进门后先是由梅华把她们介绍给洛春之,然后被洛春之带去了后院。
      关于两人的性子,洛春之昨日便从梅华那里了解,是以今日考察的便是两人的绣功,因此进了后院后,洛春之也没跟两人说太多客气话,介绍完春来绣坊的待遇后便让两人现场绣出一副作品出来看看。
      其实为了节约时间,原本是可以由绣娘在家里绣好绣品,然后再拿给洛春之考察的,但洛春之见过太多人弄虚作假,是以便要求当场试绣。
      梅华早在约两人来春来绣坊之前就告诉过两人洛春之会现场考察绣功,因此两人听了洛春之的话后也不多问,一人找个绣架开始刺绣。
      洛春之给两人的时间一天,对于一件绣品,尤其是精品来说,这个时间绝对是很短的,因此两位绣娘坐下后也没打算绣太过复杂的东西,坐下略略思考后,一人选了丝帕,一人选了绢扇。
      两位绣娘试绣的时候洛春之为了不打扰到二人,说完要求后便出了后院,来带铺子的待客区坐下,开始做绣活。
      下午申时不到,两位绣娘便先后完成了她们的绣品。
      年轻寡妇绣的绢扇,扇面绣的是常见的美人图。洁白的绣面上,只见一棵粗壮的桃树上开满桃花,春风吹过,桃花随风吹落,有些飞在空中,有些落在地上,给地面铺上一层粉色地毯。
      桃树下,一位粉衣女子垫脚而立,只见她一手拉住一根桃树枝桠,一手捏住枝桠上的一根细枝,正想把那根开满桃花的细枝折下来。
      女子五指修长,指甲圆润光滑,皓白的手腕处带有一只翠绿玉镯,将她本就原本就白皙的手腕衬托的更加亮眼。
      正所谓人面桃花相映红,说的正是此景。
      绢扇多采用双面绣,洛春之从年轻寡妇中接过绢扇,伸手摸了摸绢扇两面,直觉扇面平整光滑,针脚密集均匀,可见绣功非一般。
      洛春之看完年轻寡妇的绢扇后,又从中年妇人手中接过丝帕。
      中年妇女绣的丝帕是一副鸳鸯戏水图,青青的河水,水面被风吹起涟漪,河里芦苇花开,被风吹弯了腰,河面落了一层芦苇花。
      被风吹弯的芦苇下,是两只交颈的鸳鸯。
      鸳鸯戏水的绣样向来都会把重点放在鸳鸯上,中年妇人也不例外,洛春之看着那两只浮在水面的鸳鸯,只见他们羽毛鲜艳,在阳光下的照射下反射出一道道两眼的色彩,彷如彩虹。
      或许是年龄的缘故,当年轻寡妇擅长渲染绣品画面意境时,中年妇人则把重点放在绣品的精致上。
      洛春之伸手摸过丝帕上的涟漪和鸳鸯,只见那涟漪波纹走向、大小、粗细全部相同,仿佛就是丈量好了似的。而那鸳鸯毛羽更是层层相叠,又色彩各异,看不出拼凑痕迹,仿佛是出自一根线似的。
      洛春之一手拿着绢扇,一手拿着丝帕,将两样绣品各自看上几遍,最后不得不承认,梅华能力当真不错,竟然能在短短七八天里找出这么两个绣功与她相当的绣娘来的。
      因为满意,洛春之当场就定下了两位绣娘,让她们每日辰时一刻到绣坊,酉时整点回家,中午可带饭菜来绣坊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