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此物最相思 ...

  •   不出门,是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少大的。
      在上一世,快捷的交通减少了这种天大地大的感觉,但是这一世,在走出谢府,走出京城之时,李询便只觉天地广阔,一种对于未来的不可知和对这个广阔世界的恐惧感突然就扑面而来。

      她不知前路在何处,也不知道这一步跨出去后还有没有退路。
      还是自此,世间不过任她漂泊。

      果然,嘴馋的时候每天都想着能吃肉吃得尽兴,但是当老天当真砸下一头猪来的时候,你却只能干瞪眼不知该如何是好。
      嗯,该先吃猪蹄呢还是猪头呢?
      烤呢还是炖呢还是卤?

      所以说,天大地大啊喂,何处是我家呢?

      李询坐在马车里一边啃着坚果一边忧郁地长吁短叹。
      雁霜说:夫人您吃得领子上都是壳,仔细磕着。

      五月初八,早雨,车向南行,遇歧路,以‘点指兵兵’之法择右道,又十里,幽径渐深,清石浅泉,小蛙轻鸣,老树虬枝,飞瀑垂挂,景色明秀,憾无相机不得留念,扼腕再扼腕。
      饭后顷刻,雨止,碧天如洗,山间卧虹,策马又二十里,暮至奉天寺。
      霞光披天际,檐铃轻送声,恰好是一日里奉天禅寺景色最好的时刻。

      晚霞下,薄雾里,李询敛裾站在马车上,乐呵呵地抬头看着寺庙牌匾,皮笑肉不笑道:不错不错,今夜又能吃到一顿好素斋了。

      啊,没错呢。
      李询不喜欢借住禅寺= =。

      挑起一筷子素白菜,仔细看了看重新又扔了回去 ,犹豫地又夹起了一块素萝卜,手忍不住一抖,它也重新落回了盘子里,最后鼓起勇气掏了一勺清清白白的豆腐送入嘴中,李询仰首喟叹:细腻滑口,豆汁清香,委实好美味。

      如果能够过一下油,小煎一下,放入些许肉糜,洒上些许盐巴香辛料,慢炖熬煮小半个时辰,那就更加完美了T T。

      李询并不是一个挑食的人,甚至于,她是出了名的在吃食上不挑剔。
      这个时代流行“风雅”,正因为风雅这两个字,很多士族子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求到极致,而吃食显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
      熬粥用的是荷叶上的晨露,煮茶用的是梅花下的春雪。
      只吃养在青玉潭水里的鱼,只吃碧玉白菜养出的鸡。

      呵呵,所以李询这样一个只是要求厨娘多放点油盐酱醋香辛料的主子是多么的好伺候啊。

      咳,没错,李询是重口味患者= =。
      或者换句话说,这个时代的人们吃的也他大娘的委实太清淡了一些。
      在还未出嫁前,李询的殿里是常备有几个盐罐头的,而这几个盐罐头甚至还被她当成生活必需品随她一起嫁入了谢家。
      虽然,它们出乎意料的连出场的镜头都没有。

      谢泠是土生土长的本朝人,也是土生土长的士族门阀子弟,贵族少年该有的毛病他一点都不缺,兼之出生盛族,反而这病教其他人还要严重三分。
      李询曾经亲眼见过他嫌弃红烧肉的场景,他高傲而不失优雅地阐述着猪这种动物因为是神马都吃的杂食动物,所以它是最鄙贱肮脏的,若吃脏食,则脏自身。
      结论,他是绝对不会碰猪肉的。掷下这句话,谢泠甩了袖子转身而去,恍若仙人,于是众人喟叹曰,果然是谢家子弟,不是凡尘中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询狠狠地吃了一口红烧肉,好吃得她都要哭了好吗?没有人和她抢食太幸福了好吗?谢泠居然以如此奇葩的理由不吃猪肉简直要笑死人了好吗?
      怎么办,笑得根本停不下来。
      这一年听到的笑话都没有这个好笑,李询觉得她可以靠这个欢快一辈子噗。
      突然觉得谢泠是个逗比←_←

      咳。
      所以说谢泠的性子好,他虽然无比明确地表示了对猪这种生物的深深鄙视之情,但是他却不会因自己的不喜而去阻止李询的喜欢。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尊重。

      他没有阻止李询吃红烧肉,他只是非常委婉地用了另外一种途径让猪肉不去脏了李询,譬如说,把这些食材养得无比精致,十分豪奢地选用胭脂米来喂养,而且只吃胭脂米不给它吃其他的东西,喝的水则是西山冷泉,而且是要活水。
      并且,一只猪仔仔养只养六个月,不多一日不少一日。

      关于这些事,李询知道之后很是囧了一段时间= =。

      谢泠的口味是清淡的,并且是以素食为主,这显然和李询的口味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从和谢泠成亲的第一天起,李询就没有在吃的菜品上烦恼过。

      所以说啊,谢泠是万事小能手,他就是能够在和李询结婚前,把李询的一些偏好记得清清楚楚的。

      按规矩,两人就是分桌而食的。
      李询看了看对方的食案,再看了看自己的食案,表示根本不用目测好吗,肯定是她的比较好吃。

      谢泠是个很有风仪的,李询倒是很喜爱同他一道吃饭,对着一张漂亮的脸,对着一个一举一动都好看的人,胃口总是分外好的,于是她每次吃的都比谢泠多,嗯,多很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口味极淡的关系,谢泠便是出汗的时候都闻不出一些异味。
      没有异味,也没有香味。
      谢泠不爱熏香,这是他唯一迥异于普通士族子弟的地方。
      并且据说,他的身上很容易染香,若是沾染上了一些香,那这香味便三日不尽。

      然而,在同谢泠一同住往小山居之后,李询却发现,这厮虽然自己不喜欢用香,却喜欢制香,然后给她用。
      李询这个庸才对于这些东西一向是不了解不关注的,谢泠说做了给她用,她也不好意思拒绝,便用了。

      然后就是散裾裳,小染香了,只是不知道为何常常染着染着,两人莫名其妙就一起滚到床上光天化日了= =。

      说过了,谢泠不爱用香是他一贯的传统,而这种名门公子的癖好素来是为大众所知的,又说过了,谢泠是个身上非常容易染香的人。

      于是在李询用了谢泠制的香之后,两个人的身上就都是同一种香味了= =。
      两人于小山居内日日同食共寝,谢泠怎么可能会不沾染上她身上的香!

      于是回了京之后,李询便接受了众人热烈的围观和讨论。

      啊,三公主和驸马的感情真是好得出乎意料?
      为什么这么说?不是说两人相看生厌么?
      怎么会!二公子素来不用香的,你知道不?
      知道啊。
      但是这次回来二公子身上全是三公主身上的那股子香味呢!
      哇原来是这样!嘿嘿嘿嘿……

      呵呵,来自谢泠特殊的秀恩爱技巧。

      于是,全上京终于不再传三公主和二公子要和离的消息了。
      真是,漂亮而不动声色的手段呢。
      谢二公子。

      所以怎么比得过,怎么斗得过,李询哪里敢猜他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哪一个行为是后面的事儿铺路,她又哪里敢信这么一个人呢。
      纵使体贴入骨,又如何?

      他想让全京传三公主和谢家公子和和睦睦的,全京的人便都这样信了。
      他们想让全天下的人以为她父皇是个昏庸无道的皇帝,全天下的人便也都这样信了。

      只要谢家两个公子风仪万千地出来冲你们笑一笑,你们倾城倾国都再所不惜了对吧!
      脑残粉们!凸。
      哼。

      奉天寺,食桌前,回忆完的李询愤恨地狠狠咬了一大口素白豆腐,然后咬到了自己的舌头,一瞬间眼泪就下来了。
      嘶,好痛!

      李询记得,她那个时候在奉天寺留了三天,留得雁霜以为她要皈依佛门,青灯古佛,了此一生了。
      李询表示,开玩笑,肿么可能!
      她不过是贪此间景色,山清水秀,霞雾明艳。

      然则,再好的景色也是有该分别的时刻的。

      那日天未亮,李询特意起了个早,推门而出的时候,只见天际尚是青灰,山间树影潇潇,薄薄雾气譬如青烟,腾腾绕身。
      她睁着眼睛等。

      直到不远处寺钟敲响,天际出才出现一缕金霞。
      佛门晨钟,檐角轻铃,山间漫雾,金光渐起。
      那是一种奇异的感染力,当看见远处青山远岱被日光重重映衬,一轮红日自山间徐徐迈出之时,当听见无数的飞鸟于枝头鸣叫,恍若凤鸟归巢,万世升平之时。
      风吹林动,雾海生波,日光盛起,如大狼毫沾就金粉徐徐涂绘,绘出一幅江山多娇图。

      心潮涌动啊。
      李询轻叹。

      如此美景,看多了,自然心胸开阔,区区女色,如何撼之。
      父皇,你说,小小一个李询,谢家人如何会看在眼里?
      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罢了。

      她李询幸好还算得上个心志坚定的,不曾被谢家那个妖孽迷惑,阿米豆腐,不至于当真昏头昏脑被骗到替他们的江山做事。

      李询转过身,背对着日光,朝着庙宇方向认真拜了一拜,再次默念了一句阿米豆腐。

      雁霜终于起了,出门的时候看到了自家夫人衣衫半湿地站在雾气里,一声惊呼:
      夫人!您若是病了,那便得再吃上十天青菜豆腐了!

      = =。

      启程。
      目标是星辰大海,哦呵呵呵。

      然后,
      李询的飞船半路抛锚了。

      第一年年末,李询一行人到达南方小城福城之时,刚刚稳定不久的政局又动荡了,据说是有义士揭竿起义反谢家了。
      看看看看,李唐经营了那么多年,她皇帝老头被骂得那么狠都没老百姓反他的,谢家皇位还没坐热乎呢,老百姓就看不下去了吧。
      让你们再高举士寒之别,让你们士族门阀再盛气凌人呀,再看不起寒门子弟呀,反你们总可以了吧。
      干得漂亮!

      虽然因此满城戒严了= =。
      不过这种小城镇的戒严并不太严重,不是政治重镇,不是经济重镇,不是交通军事重镇,大家基本还是该打渔打渔,该晒网晒网。
      李询表示,在这里呆着也挺好呀,修好了飞船再启程也不着急嘛。

      于是就留下过年了。
      到了元宵,小城里甚至还挂起了花灯。
      花灯沿着小镇的街市高高挂起,是一种热闹而明艳的漂亮。

      李询换了身衣服拉着雁霜就出去凑热闹了。
      哇哈,人潮那叫一个攒动。

      花灯,糖人,昆仑奴的面具,再加上一轮明月,最圆满不过了。
      人影憧憧,灯影重重,绢纸上绘的神仙妃子恍若即将踏月而出。

      呀,本是天上谪仙人,何故无事下凡尘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此物最相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