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7、187、黄梁 ...

  •   朱常洵却一径朝着府内走着,一直走着,一直走到府里的一角上,那里赫然也有一座“兰园”,推开门进去,却是与原来在京都的那座“兰园”一般无二,朱常洵闭了闭眼,依稀能看到一个巧笑倩兮的女子坐在窗前,他颤颤地叫了一声“兰漪”,然后冲进屋内,却发现,香烟袅袅,却是一个人都没有。
      打开柜门,他看见了她所有用过的东西,从一把裁尺,一柄剪刀,到用过的琴、棋,写过的字,画过的画,无所不有,甚至于,还有一件她亲手缝制的长衫,那是她为他做的一件衣服,从头到尾只此一件!
      他赶紧打开衣服来,想套在自己身上试试合不合身,这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已有些发福,这件长衫竟是怎么也穿不下了,他颓然地脱了下来,将衣服又收入柜中,这才坐在了床上,这床上的被褥、床单都曾是她用过的,虽然这许多年过去了,却仿佛仍残留着她的馨香,他无力地躺了下去,靠在了靠枕上,“兰漪,兰漪,对不起……”
      当年,兰漪带了茂儿离开福王府,他不是没有派人找过的,可是后来,却传来萧莫未死的讯息,他极度地震惊,他无法相信,那个人、竟然还神奇般地活在这个世上,那么,既然如此,他又还有什么脸面去强行把兰漪给找回来,给留下呢?
      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拙劣的手段,那、已是十四年前的旧事了吧,那时,还是在万历二十九年的初春,他还是当今的三皇子,并不曾被封为福王,也不曾娶妻纳妾,而那时的萧莫正年轻有为、意气风发,一方面得到玉颜郡主的青睐,另一方面却得到了兰漪所有的爱,这、不得不令他嫉妒、艳羡。
      就在那一晚,萧莫忽然造访,这令他十分地诧异,自他是恕言的身份揭开,就没得到“景家庄”的人的好脸色过,但那晚,萧莫却突然来了,而且彬彬有礼。
      他诧异着把他让进了书房,听萧莫提起了自己的身世,又说起会去见自己的母妃,还说想诈死与兰漪一起离开京都,当时他只觉得脑子里面一阵“嗡嗡”地响,不行,不行!他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怎么能行?他是韩银娘之子,母妃因为哥哥的死而杀了他全家,又怎能保证他对自己的母妃没有怀恨之意,不会趁机行刺?更何况,他还说要诈死带兰漪离开,如果他们真的这么一起,天长水远,山高水阔,自己岂不是此生再没有机会见到兰漪?而兰漪,是自己认定的女人,又怎肯放她轻易离开?
      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用心,或者是什么样的目的,那一刻,他状若无心地将抽屉底层的一把散香丢进了香炉,看着那香烟袅袅升起,他的心头竟涌起一股子快意来,那可不是普通的香呵,那是他留的杀手锏,可以在受人劫持或落入险境时在不动声色间便放倒对手的毒香!
      果然,萧莫并没有为他添香的这个动作所疑,而是照样侃侃而谈,这一听下去,却又不由得不令他对萧莫肃然起敬起来,那个虽为情敌的人,却能够那样淡然地面对生死,并且安排好爱侣的生活!原来,萧莫的计划是激怒郑贵妃,借她的一杯毒酒脱身,但、凡事都要计算一步退路,退一万步来讲,万一他计划失败,他要如何保全兰漪和“暗尘楼”的那一帮兄弟姐妹呢?
      于是、这便成了他夜访三皇子府的原因了。
      朱常洵听他说完,自己也颇为震动,真的么?他说的是真的么?如果他不幸身死,他真的愿意将兰漪拖付给自己照顾?巨大的狂喜席卷而来,却又令他不自主地感到害怕,是的,如果萧莫死了,他无疑是照顾兰漪最合适的人选,可是万一、萧莫是死在自己的手上的呢?那兰漪又如何能够原谅他?
      想到此处,朱常洵的手心微微发了汗,他亲自沏了一壶茶,并将解药丢入了壶中,当他倒了杯茶递给萧莫时,萧莫很淡然地望了他一眼,他却心虚,不敢望着他的神色,终于,萧莫将那杯茶一饮而尽,然后起身告辞,再没有多说一句话。
      那杯茶,萧莫是喝了,可是他自己终归太心急了些,却没留意,悄悄丢入茶壶中的解药并未曾完全溶解,萧莫已经是中了他的毒,喝了那杯茶,无非只解了一小半而已。
      果然,第二日,萧莫在宫中接受赐酒,然后不见,而同时,兰漪也不见了,当他们找到城南小院的时候,当他看到那个明眸皓齿的女子生气全无地依偎着躺在萧莫身边要与他共死的时候,无穷的悔恨吞噬了他,是不是,如果没有前一晚他那么卑劣下毒的行为,这个风光霁月般的男子就不会死呢?可是、如果他不死,自己又怎能挽了那个可人儿的手、在她的身边陪伴着三年多的时间呢,那么、自己又是多么地卑劣啊,竟然想要要求她一生一世、此生此世都陪着他!
      终究是一场黄梁大梦罢了!终究还是只剩下他一个人孤家寡人罢了!终究是、他只能够看着他们幸福着,而且自己孤零零的再也填不满内心的空虚和寂寞罢了!
      朱常洵想到这里,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是在笑谁,在笑自己吗?还是在笑这苍天、这命运?他自己也很茫然,只是笑着笑着,那眼泪便禁不住地淌了下去,一点一点,浸润了身下的靠枕~~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崩,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然其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想要进封郑贵妃为皇后,对朱常洛言道:“尔母贵妃郑氏,侍朕有年,勤劳茂著,进封皇后。”
      神宗皇帝驾崩后,皇太子朱常洛借皇帝遗诏的名义,发内帑百万犒劳边防将士,同时罢免万历朝的矿税,重新启用因为进谏而被治罪的大臣,朝堂为之一新。八月,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宣布次年改元泰昌。
      新君即位,一派欣欣向荣,他废除引成宫怨民愤的了矿监和税监,拔擢良臣,召回在万历一朝因为上疏言事而遭处罚的袁可立、邹元标等大臣,补用空缺的官职。且在七月二十二日至八月一日之间,连续两次发内帑共计银一百六十万两,用来赏赐在辽东及北方的九边军号队,一时之间,国内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预示新的政治面貌即将出现。
      然而,朱常洛虽已贵为皇帝,却仍然无法摆脱郑贵妃的阴影,他非但没有去追查当年郑贵妃对自己屡次迫害之事,反而处处以神宗皇帝为借口,优待郑贵妃,且传谕内阁,说神宗皇帝临终前有意进封郑贵妃为皇后一事,问礼部是否有先例可遵循。
      当此之际,神宗皇帝时的王皇后及朱常洛生母、原为恭妃后进封为皇贵妃的王氏均已过世,朝中并无太后,若郑贵妃一旦被进封为皇后,即成为泰昌新朝的皇太后,而其又有亲子福王朱常洵,恐怕会对皇帝不利,于是礼部右侍郎孙如游上疏给朱常洛说:“臣详考历朝典故,并无此例。”既然朱常洛另有生母,郑贵妃怎么能封为皇后呢?朱常洛对此感到十分为难,于是将奏疏留中不发。后来,在八月二十日,朱常洛收回了封郑贵妃为皇太后的成命。
      可是没想到明光宗朱常洛虽有意励精图治,但于登基后不久就突然就病倒了。也许是觉得自己病太重了,皇帝召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让皇长子朱由校出来见他们,颇有托孤的意思。当天,鸿胪寺官李可灼进献红丸,皇帝服用之后,九月初一驾崩。在位仅仅一个月,享年三十九岁。史称“红丸案”。
      明光宗驾崩后,其宠妃李选侍与太监魏忠贤密谋,欲居乾清宫,企图挟皇长子自重,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其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到仁寿殿哕鸾宫。史称“移宫案”。其与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并称“晚明三大疑案”。
      九月,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把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之后的几个月改年号为泰昌元年,以纪念短命的父皇。
      全文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7章 187、黄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