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三十四章 放妻书 ...


  •   薛蟠媳妇夏氏本来就是泼辣难缠的,进了门便将整个薛家拿住,平日里对薛姨妈还算恭敬,对下人尤其是香菱非打即骂,进门生了一个儿子后,便更加嚣张,在薛家说一不二。

      因薛蟠入了刑部大牢,夏氏在家里闹腾的不堪,大骂薛家是骗婚,香菱是或根子之类的,薛姨妈因薛蟠之事已经心力交瘁,再加上夏氏蒸腾,便一病不起。

      “妈,你怎么就病成这样子?”薛宝钗得到王夫人的许可,回家后便见到仿佛老了十多岁的薛姨妈,立刻便泪流满面,十分心酸。

      “钗儿,你可要想办法,救救你哥哥,你哥哥可是咱们家唯一的男丁,没了你哥哥,薛家就完了。”薛姨妈拉着薛宝钗的手,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样,要求薛宝钗一定要救薛蟠。

      “妈,我回去这就去求老太太,托人找关系定要救出哥哥,嫂子呢,怎么不在家?”薛宝钗知道没了哥哥,便没人给她撑腰,拼死相求也要救下薛蟠。

      “你那个嫂子,自从你哥哥入狱,便三天两头往娘家跑,连孩子也不管了。”薛姨妈无奈的说道,说话间,外头传来夏氏打骂香菱的声音,薛宝钗出去制止,只见香菱脸颊红肿,衣服上透着血渍。“赶紧去请大夫,你还想打死人不成。”

      “妹子,你可得想办法将你哥哥从牢里头捞出来,不能你当着富贵人家的少奶奶,让你哥哥在牢
      里受罪,累的我这个被骗婚的跟着担惊受怕。”夏氏一番话,端是无礼。

      “哥哥我自会全力相救,母亲病了,你为何不在身边伺候?”薛宝钗不是好拿捏得,直接说夏氏不孝。

      “看妹子说的,好像嫂子我多不孝敬似的,你哥哥如今在牢里,家里没个主事的,我不得去娘家求爷爷告奶奶的,托人救大爷出来。”夏氏张口就反驳道。

      薛宝钗冷眼看了夏氏一眼,不再和她争辩便进了里头,对薛姨妈说道:“妈,你也不管管,香菱被打的皮开肉绽的,那夏氏端是狠毒,再这样折腾,日后怕再闹出人命官司,你将香菱放出吧。”

      “那不行,你哥哥因她才惹上官司,她这辈子生是薛家的人,死是薛家的鬼,这辈子别想脱离薛家。”薛姨妈一口否决说道。

      见薛姨妈绝对不行的态度,薛宝钗也不再劝,说实话,即便是她,明知香菱无辜,但心中多少有些怨气,要不是因为香菱,薛蟠也不会入狱。

      “妈,那你好好劝劝嫂子,别再闹出人命来。”薛宝钗无奈的说道。等薛姨妈睡下,香菱前来道谢,薛宝钗拉她起来:“嫂子为了哥哥的事,难免脾气焦躁,心气不顺,你好歹躲她一躲。”薛宝钗看香菱的惨样,忍不住劝到。

      “哪里是为了大爷,只是被我碰见了一见私情,才百般刁难。”说着香菱便抹泪。这夏氏在闺中,便和家里的表哥有些私情,嫁人之后也藕断丝连,自薛蟠入了狱,胆子更大,借着找人托情的名头,将表哥招进家中乱来,被香菱恰巧撞见,因此便四处找茬。

      “你说的可是真的?”薛宝钗像是被人当头一棒喝。其实薛宝钗在心里早就知道香菱不会说谎,只是不愿相信。

      “是真的,奴婢看的一清二楚,但凡有一句假话,便遭天打雷劈。”香菱哭着说道。

      “我知道了,你不要往外乱传,母亲病了,你好生伺候着,至于哥儿,你多照应几分。”听到外头的动静,薛宝钗交代几声。

      夏氏听见薛宝钗单独见香菱,怕漏了陷,便急急赶来,见薛宝钗态度如旧,便冲香菱骂几声“贱货,懒骨头”,叫她出去干活。

      “嫂子,母亲是心病,你将哥儿放在母亲处养着,多少能宽慰一二,哥哥的事我去见了母亲便回家,求老太太帮忙。”薛宝钗强忍着怒气和颜悦色的说道。
      回去后,薛宝钗哭的向泪人似的,抱着老太太的腿,求老太太帮忙,因贾政外任不在家,老太太请了贾赦父子来,怕二人不肯出力,还将东府的贾珍父子叫了过来。

      “老太太,不是我们见死不救,实在是无能为力,那冯家人不知道得了那个的指点,一状告到了郭御史面前,那郭御史是出了名的硬石头,软硬不浸,无人敢招惹,直接将斩白鸭的事情捅到了皇爷面前,如今薛蟠的案子在皇爷面上挂了名头,谁人敢帮忙。”贾琏拒绝道。“和咱家交好的,能在皇爷面前说上话的,因着东南战事,也无人敢去求情。”

      薛宝钗一听,那还了得,哭求道:“难不成眼睁睁的看着我哥哥去死吗?”

      “圣上已命刑部重查此案,如今只能疏通刑部,送些东西进去,让他少受些罪。”贾赦说道。王熙凤和邢夫人看到薛宝钗的痛哭流涕的样子,心里万分痛快。

      “老太太,既然外头使不上劲,是不是请宫里头的娘娘出面求情?”王熙凤自然不让二房脱了干连,直接将贾元春拉下水。

      “这,本朝后宫不得干政,老二媳妇,你下次进宫给娘娘提一提此事。”老太太不想让薛宝钗难堪,斟酌说道。

      在薛宝钗为薛蟠奔波的时候,贾宝玉这边也闹出事端,原来袭人在伺候贾宝玉更衣时,发现一条陌生男子的汗巾子,便告诉了薛宝钗,对宝玉身边的随从一番审问,得知宝玉在外头置办了宅子,养着兄妹两个戏子。薛宝钗总归她不是王熙凤那类女子,闹不出撒泼打浑这类手段,强忍下酸意,去了王夫人处。

      “太太,我听人说,宝玉前些日子在戏楼里,见唱戏的兄妹二人,因长相好被人欺侮,宝玉心善,将二人赎了出来,在外头帮忙租了宅子安置他们,我琢磨着,将二人接进府,省的在外头坏了宝玉的名声。”薛宝钗丝毫不提宝玉与兄妹二人厮混一事。

      “好孩子,还是你想的周到,我果然没有看错,你派人去将那二人领到府中,那个妹妹安排到你院中伺候,男的给他安排一个差事。”王夫人拉着薛宝钗的手亲近的说道,王夫人以为宝玉看重那个小戏子,还不知道宝玉将二人都揽入怀中。

      宝玉正在和兄妹二人厮混,见府里头来接,先是大惊失色,后听命来意后,当即高兴起来,拉着那兄长的手,要将他安置在书房。

      王熙凤听说薛宝钗将人接进府,便冷笑一声,她原来只想着花重金让宝玉安置了外宅,给二房添堵,没有后续打算,既然薛宝钗贤惠,就别怪她手段狠辣,这兄妹二人日后可得好好利用。

      一日,南安郡王老太妃前来府中拜访,特意叫了府中的姑娘上前来见,最后给了贾探春一个白玉镯子,打发姑娘出去后,老太妃和老太太一通密谋,便相继散去。

      本朝东南一带,一直不太平,前些日子,因南安郡王指挥疏漏,朝廷吃了败仗,那边提出和亲,因是南安郡王失职,朝廷便欲从南安郡王府中挑出人选和亲,因老太妃不舍得郡主远嫁,因此便想在亲近的勋贵人家中挑选一个合意的人选认作义女,代替郡主出嫁。

      南安郡王老太妃走访多家后,看中了贾探春,老太太将事情说给众人听后,问众人的意见,大房则说是听老太太的安排,反正不是他大房的女儿出嫁。王夫人说是得听老爷的,贾政是个迂腐的,为朝廷死而后已,自然是无二话便同意。

      赵姨娘听说探春远嫁他乡,抱着探春嚎啕大哭,要去求老太太老爷做主,探春急忙安慰道:“姨娘,你莫哭了,替郡主和亲我心里是愿意的,在外头做王妃,总比日后被太太,随意配出去强,前年卦上说我是当王妃的命,可见都应在这儿了。”贾探春一直讨好王夫人,不外乎为了自个的婚事。

      “我可怜的女儿。”赵姨娘抱着探春哭泣。

      “娘,你收了眼泪,听我说,我走后,你别和太太对着来,太太是正头娘子,且心狠手辣,你是争不过她的,日后安分守己,好生教养环儿,环儿出息了,你也有了依仗。环儿,你这两三年越发用功了,听我一言,在未长成前,不要挡了宝玉的风头。”探春从匣子里拿出攒下的体己,给赵姨娘,说是日后给贾环读书用。

      赵姨娘说什么也不拿探春的银子,一番推脱后,探春将银子塞给了贾环,说道:“我替郡主和亲,朝廷不会亏待我的,老太太和南安王府也不会亏待我的。”

      南安王府确实给贾府不少回报,薛家也沾了光,经过南安王府一番运作后,薛蟠被判了流放保下了一命。夏氏得到消息后,闹着要带着孩子合离,薛姨妈抵死不愿意,得知夏氏与人有私情后,便要挟夏家,将孩子留在薛家,薛蟠启程前,写了放妻书给夏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放妻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