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访亲友 ...


  •   天色渐晚,张希平还未归来,张家一家人无人入睡,看着孩子们强忍这顺意,张母打发两个儿媳妇哄孙子们睡觉。张父端坐在堂屋,手里拿着一本书看,只不过书没有看进去,目光频频看向门外,张母忍不住说道,“这都快半夜了,老三怎么还不回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说完走到大门口四处张望。

      “娘,您回屋歇着,我和二弟去村口瞧瞧。”张家大儿子张清平劝他娘进屋,和老二张远平一起往村口走去。

      “大哥,都怪我,要不是我有事耽搁了,也不能让三弟单独去府城收租。”张远平心中愧疚的说道,今日本该是他去府城收租,他有事耽误了便让刚十六岁的三弟张希平去。

      “二弟,别说了,和你无关,希平也许是有事耽误了。”他们村子离府城较远,一来回要一整天的时间,稍有耽误便入了夜,今日大伙如此担心,是因为张希平是第一次单独去府城。

      “大哥,你看前头是不是希平?”两人来到村口,说话间远远看到一处隐约的灯光,待走进,确实是张希平。“大哥、二哥,赶紧上车,我们回去。”张希平一看兄长在村口等候,急忙招呼二人上车。

      “三弟,怎么如此晚?你这车里都是什么东西?”张清平上车后,接过张希平的手上的鞭子,干起了车问道。

      “大哥,一会回去见到爹再说,好事,爹知道了肯定高兴。”张希平笑嘻嘻的说道。

      几人回去,张父在门口等着,,张母张罗吃食去了,如今在灶间做饭,听见外头动静,急忙赶出来,只见父子四人正从驴车往下搬东西,来来回回好几趟,才搬完。

      张母上去查看,有四盒点心,六匹上好的细棉布,几包北方干货,还有一些上好的笔墨纸砚,王熙凤想着他们夫妻几天后就去正式拜访,今日便只让人收拾了一些不起眼的吃穿用品,让张希平带回去。

      桌上还有几个夹着猪肉的饼子,这是给张希平路上吃的,他一路饿着,就想给侄子们留着。他家虽说不贫,甚至在整个村子都算是富户,但在南方,面粉稀少,孩子们都没怎么吃过面粉做的饼子。

      “爹,我今日去收租,碰到了一家人,说是姑父家的表哥,在府城里当官,这些东西就是他们让我带着,说是等表哥沐休了,便前来看望父亲。”张希平饿着肚子回来,狼吞虎咽间突然说道,还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交给张父。

      张父张母见到东西时,便已经有了猜测,只见小儿饥饿,便强忍着等小儿子吃完再问。张父急忙接过信,看完说道:“总算是有消息了。”

      “可是大小姐的儿子?”张母着急问道,张母原是张父奶娘家的女儿,后一家跟着张父来到平远府,自是对自家的事情知晓一二。

      “是,正是大姐的二儿子贾琏,新任平远府同知,他说是半月后到家里来拜访。”张父是旁枝,但却自小和贾琏母亲一同长大,他祖父和贾琏外曾祖父是亲兄弟,张父祖父父亲早死,被贾琏外祖接进府中教养,和亲儿子无异。

      当年他能脱身,是他幸运,当初他正在返回老家科考途中,幸免于难,等他回到故乡,见到的却是族人横尸遍野,说是被马匪枪杀劫掠,后在姐夫家人的帮助下,他匆匆给族人收了尸,便在姐夫的安排下,来到了平远府。

      沐休日,贾琏和王熙凤轻车简行,换下华服,只带了一个驾车的马夫便早早上路,待中午时分三人才赶到张家,张家兄弟三人早在村口等着。

      比起村子里他人的茅草屋,张家的青砖屋子好上不少,五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家具虽非名贵木材所做,倒也置办齐全,屋内收拾的干净,不见一丝尘土,房前屋后皆有小院,前院种了些花草,后院则是菜地,别有趣味。

      贾琏早不是之前的公子哥,这几日除了上衙,便和李先生四处走访,知道平远府贫寒,除了府城稍加繁华外,其余地方都不富裕,出了府城一里路,便四处都是茅草屋,张家一水的青砖瓦房已经不错。

      王熙凤一个鬼魂野鬼,当初四处破败的破庙里都呆了很多年,此处倒更加闲适。贾琏和王熙凤拜见舅舅舅母,孝敬张父两套衣服,一套笔墨,还有几幅字画,张母也两套衣服,一套首饰,给张清平、张远平、张希平三兄弟各一块玉佩,一套笔墨,两个弟妹各一对金簪子、一对银镯子,四个孩子各一个银制平安锁,还有特制的笔墨纸砚。

      张父张母见二人并不虽出身显贵,但并不嫌弃自家清贫,反而亲近,心中一赞,不愧是大小姐的儿子,幸亏他们知道贾琏在京中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

      男人们在堂屋说话,王熙凤和四个孩子则跟着女眷去里间说话,张家四个孙子都是儿子,张清平的两个儿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张远平的两个儿子一个三岁,一个一岁半,王熙凤见孩子们可爱,逗弄他们说话。

      “弟妹,这几个孩子乖巧,十分招人疼爱,我都恨不得带回家去。”王熙凤笑着说道。

      “表嫂,也就是这会子乖,平日里闹得人头疼。”张家大媳妇张刘氏笑着说道,张刘氏为人爽利,张家儿媳妇张李氏为人木讷,张母说是要给二人亲做几道菜,带着张李氏去厨房,留下张刘氏陪着王熙凤说话。

      “孩子们都这样,我家的那两个也是如此,在人前装乖,人后就是皮猴子,闹起来闹得人仰马翻,即便这样,家中老爷子也不说一句重话,还拦着人不让管教。如今我二人不在,怕是宠得愈发不成样子了。”王熙凤笑着拉家常,提到巧姐和茂哥儿,嘴角忍不住上扬。

      “隔辈亲,听相公说,他们兄弟小时候公爹管教的十分严,到了小一辈这儿,一个手指头都不曾动过。”张刘氏笑着说道,把爬到床边的小子放回床里头。

      张父带着贾琏、三个儿子到后山走去,穿过一个十分隐蔽只能容一下一人通过的山洞,又沿着小路走了一刻钟,才又见一安装有两扇门的山洞,张父拿钥匙打开锁,进入里头是排列整齐的牌位,张家几百族人,尽在其中。这些牌位是张父亲手所制,张家父子祭拜后,让贾琏上香祭拜。

      返回家中,张父从屋中拿出一个珍藏十分好的荷包出来,给贾琏,说道:“琏儿,这是当初我回乡科考时,大姐亲手绣给我的,如今留给你做个念想。”

      张父和贾琏一番交谈,得知大姐和瑚哥儿早早去了,还有姐夫这些年的不如意,贾琏养在老太太跟前,便知道贾琏这些年过的怕是不如意,大户人家中的猫腻,他也知一二,便将珍藏的荷包给贾琏,权当想念。

      “舅舅,我此次来平远府任职,除了找到舅舅一家外,还另有一事,我母亲遗命,她的嫁妆一分为二,一半给我,另一半交回张家,我父亲一直记在心中,因路远,张家的那一份我父亲命人折算了银两让我带来。”说完,贾琏拿出袖中拿出一个盒子给张父。

      本来他这次并未打算将这些银钱交给张父,看到排列整齐的牌位,又见张父及几个表哥为人正派,这才临时做出决定将银票交出。

      “琏儿,这万万不可,你母亲的嫁妆自是归你,况且姐夫对我帮助良多,当年要不是姐夫,恐怕我们张家早就不复存在了。”张父推辞到,这番话并不是假意推辞,而是真心实意。

      “舅舅,这是家母遗命,家母当初也是为张家日后复起留下资本,总不能让书香门第张家日后沦为寻常百姓家,您忍心看到张家子孙偏居一隅。”贾琏把盒子塞到张父手中。

      张母今日拿出十八般武器,用了十二分心,做了一桌子美味,还有几道贾琏母亲爱吃的菜,一一指给贾琏夫妻看。王熙凤二人见一桌菜并不十分奢华,滋味十足,说道:“还是舅母的手艺好,比御厨的做的吃着还舒坦,偏我是个手笨的,不然一定跟着舅母学学。”王熙凤说的并不是假话。

      饭后,二人告辞,见两个枯瘦孩童,背着背篓从山上下来,见了张父,忙行礼叫了声先生,见二人走远,贾琏便问二人情况。

      原来这二人是流人之后,他祖父管至三品,因贪污罢官,流放至此地,族人便将他们一家逐出家族,他一家人无法在故乡立足,便跟这来了这儿,他父母二人自小锦衣玉食,沦落到此番田地,还不思进取,一个好吃懒做,一个整日自怨自怜,只靠年幼长子外出给人做工养活,刚过去的这二人是两个小儿子,平日里去山上采些野菜、草药补贴家用。

      平远府地处偏远,是朝廷流放之地,流人众多,生活凄惨,刚才那一家子贫贱,但日子总能过得下去,总比那些靠着卖儿卖女,沦落到暗娼的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访亲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