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归来(二) ...
-
“嗯,我回来了,大哥。”
长今被何长明抱住,从他微微发抖的身体感受到他的震动和惊喜。
“爷爷……”
这个时候,院子里又响起一个累得气喘吁吁的声音。接着,长今一开始看到的那个小男孩冲了进来。
一进屋就看到自己的爹抱着一个女人,而自己的娘站在一边抹眼泪,一路跑回来的贵生愣住了。
何长明松开长今,擦了把眼泪,对贵生说:“快叫姑姑。”
“姑姑?”何贵生很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那个爷爷奶奶和爹爹一直提起的小姑姑。
“是那个小姑姑吗?”
不等何长明回答,贵生又叫起来:“对了,爷爷呢?爷爷怎么样了?”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突然开口,奶声奶气地说:“姑姑让小叔去请县里最好的大夫了,爷爷一定会没事的。”
“没错,爷爷会没事的。”何长明摸了摸贵生的头,拉着他走到何生发床边。
“爷爷看起来好像好一点了……”贵生惊喜地叫道。虽然他不是很懂,但是爷爷的脸色看上去比他走的时候好一点了。
闻言,王氏上前看了看,见确实如此,何生发的脸色没有之前那种灰白中泛着青色的垂死之相了。
“刚才的药……”
“什么药?”何长明问。
“刚才长今给爹喂了一粒药,爹的脸色现在好了很多。”王氏用惊喜交杂的语气解释道。
长今笑了笑,冲何长明晃了晃那个碧青色小瓶,然后将小瓶收进袖袋中。
“这是宫里的药,待会大夫来了千万不能说爹吃了这个药知道吗?”
碧落丹千金难买,是皇宫秘药,对修复内脏功能最是有效。看何生发的病状,估计是身体衰败、器官功能衰竭造成的,那么碧落丹对他来说可以说是回命丹了。
不过碧落丹一个人最多只能服用三颗,之后吃再多也没用了,她也只带了三颗,本来是为了防备受内伤时用的。
长明和王氏闻言都吓了一跳,以为是长今偷偷从宫里带出来的宝贝灵药,立马连连保证不会说出去,又教着两个孩子绝对不能说出去。
这个时候,躺在榻上的赵氏悠悠地醒了。
“长今……”
“娘。”长今赶紧过去扶起赵氏。
赵氏紧拉着长今的手,眼睛盯着她舍不得眨眼:“长今啊,娘还以为刚才是做梦呢,还以为……”
长今心里有些莫名的酸涩:“娘,您别哭了,我不是回来了吗?您应该高兴啊。”
“对了,你爹……”赵氏想起自己昏厥过去之前何生发的样子,立马又满脸悲痛,支撑着从榻上起身走到何生发床边。
“娘你放心,爹会没事的。”
赵氏看着何生发不知怎么明显好多了的脸色,不由得就相信了长今的话。
“一定是因为长今你回来了,你爹舍不得你啊……”
“对啊,爹还没好好看看长今,肯定会好起来的。”
“是啊,长安已经去请大夫了,要请徐老大夫来,爹肯定不会有事的。”
众人劝慰着赵氏,不由又陪着掉了一次泪。
过了半个时辰,何长安领着一个须发皆白的大夫回来了。
“娘,我把徐老大夫请来了。”
“快请进,快请进。”
回春堂的徐明秀是清河县最好的大夫,德高望重,医术精妙。十八年前,何生发第一次发病时,就是徐老大夫把他救了回来。后来因为付不起诊金,所以何家之后请的都是城西的李大夫,只是每年都会请徐老大夫开一次方子。
所以徐老大夫对何生发也算熟悉,进了屋子也不多话,便坐在床边的凳子上,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又把了把脉,皱眉想了半天,不由得面露奇色,连道奇怪:“本已经是油尽灯枯之象,却不想又枯木逢春,真是奇哉怪哉!”
“大夫的意思是我爹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吗?”长今立马问。
“姑娘说的是。虽然病人的五脏六腑都很衰弱,但是目前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不过日后还要好好用药,花时间调理身体,否则还是难以大好。”
何生发的病说白了就是身体亏虚得太狠了,所以身体各项功能衰竭,要想治好就要大补细补,花长时间好好调理,各种金贵的药不要钱似的吃,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富贵病。可是偏偏得这种病的都是穷苦人家,没有钱治,只能慢慢熬到油尽灯枯。
听到徐老大夫的话,何家的众人不由都松了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赵氏更是喜极而泣。
此时,徐老大夫又问:“不知道病人之前是不是吃了什么药,是哪位大夫开的?”
这起死回生之相实在奇怪,徐老大夫完全想不到有什么方子可以有如此药效。
“是我……”长安刚开口。
“没有吃药。”长今打断了他的话,对徐老大夫说:“之前请了一位大夫,但是大夫说我爹已经不行了,所以没有开药就回去了。”
何长安疑惑地看了一眼长今,不知道为什么二姐要瞒着给爹吃药的事,但他知道肯定有什么原因,便没有作声。
长明和王氏也附和长今道:“是啊是啊,可能是因为我爹看到我妹妹回来了……”
见徐老大夫眼露疑惑,王氏解释道:“我这个小姑景元九年时进宫做宫女了,那时候才5岁,之后我爹就一直挂念,一直说要在临死前看小姑一眼……”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王氏的解释是很有说服力的。有些家里有人重病的人家,都会用冲喜的方法,有时候误打误撞也能有一两个成功的案例。
“原来如此,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喜之下枯木逢春也不是不可能。何老弟有福,要是小姑娘再晚一天回来,那时候可就是阴阳两隔了。”
一番话说得众人又是垂泪又是唏嘘,而长今则背冒冷汗,幸好当时没有在京城逗留更长时间,不然现在她看到的就是何长今她爹的棺材了。
徐老大夫又开了一张药方,让何长安跟着他回药店抓药,然后便告辞了。
等徐老大夫走后,众人终于放下了对何生发的担心。赵氏擦了擦眼泪,这才拉着长今问长问短了起来。这么一问,长今才知道何家的人居然以为她已经死了。
“你们从哪听说的?”
长今惊讶,她怎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死了。
“还不是那刘家的大女儿,说你和城南苏家的那个女儿前些年就没了。”赵氏说着眼泪就下来了,“你不知道当时我听了……”
赵氏擦了擦眼泪,没有继续说下去。
之前长明在码头上听说了云州宫女要放回来的消息,全家人都很高兴,十几年来都没这么高兴过。可是等到前两天云州已经陆续有宫女回来的消息,城南刘家的女儿也回来了,又等了一天依旧不见长今回来,赵氏耐不住便叫长明去刘家打听,这一打听不要紧,那刘家女儿居然说长今和苏家的女孩前几年就没了。
何长明当时听了这话便哭了一场,回来后赵氏一听当即就昏了过去,醒来后躲到厨房大哭了一场,不过全家人都瞒着何生发。
何生发自从知道小女儿要回来便一直盼着,但是今天他大概是从赵氏的态度中发现了什么,那原本就勉强吊着的一口气一下子就散了。
“娘,对不起,我在京城里耽搁了几天时间,害你们担心了。”
何长今无论上一世还是这一世都极少有后悔的事情,因为哪怕是做错了事情她也能补救挽回,所以不需要后悔。但是这一次她真是后悔了,后悔当时在京城逗留,后悔没有早一点注意何家的消息。
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她便从同屋的几个小女孩口中套出了原身以前提起的一些事情。例如她爹是县城里最好的木匠,她娘做饭非常好吃,他哥哥在书院读书,她姐姐总是照顾她,她还有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弟弟。
她从那些小女孩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原身的何长今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但是她却没料到才5岁的小女孩已经学会将悲伤的事情藏在心里,所以她听到的都是原身很幸福的记忆。
得出原身家庭情况很不错这个结论后,没多久她便把这些抛到了脑后。她前世今生的经历让她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将家人纳入自己的世界里。前世她是唐人街的孤儿,从有记忆开始便在组织里接受训练。这一世一睁眼又是孤身一人,并且完全没有原身的记忆,所以她也一直没将原身的家人放在心上。
但是她现在才知道自己错了,她既然占了何长今的身体,就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自己的疏忽差点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但幸好她现在还有机会弥补这个过错。
通过何家人的话,长今也知道了原身入宫的缘由。
人类真是很奇妙,明明刚出生时都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但是渐渐地便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有的孩子5岁时是父母的宝贝心肝,可以任性可以淘气,像是秦文轩;也有的孩子5岁时便已经学会杀人,像她;也有的孩子5岁时已经会为了救自己的父亲而愿意忍受失去自由和与家人离别的悲伤,像何长今。
所以何生发一直觉得是自己害了女儿,即使当年被徐老大夫救回了一命,但这十八年来一直抑郁寡欢、缠绵病榻,始终没有大好。最近几年何生发的身体更是越来越差,好几次都差点没了。
“你从小就比其他人贴心、听话,你爹最喜欢你,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想着留给你。你走了之后,你爹天天念叨,经常一个人偷偷掉泪……”
“娘又何尝不心疼,你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啊!你走的那一年,我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背着你爹哭。现在我还是老做梦,梦到你在宫里被打被骂,吃不上饭穿不暖衣……”
赵氏拉着长今的手,一边说一边哭,恨不得把一辈子的眼泪都在今天流尽了。
“娘……”长今眼酸,心里像是堵了什么似的,“我在宫里挺好的。”
“好什么好。没想到你还没进宫就落了一回水,菩萨保佑你才捡回一条命,以前的事不记得就不记得了吧。要是你有什么三长两短,我和你爹这十几年都是白活了呀。”
赵氏一想到这里就伤心地掉泪,长今死里逃生的时候,她都不知道在干什么呢,就让长今小小的一个人受苦。那时候她什么都不记得,该有多害怕呀。
“娘,都过去了,小妹回来了,以后你再也不用担心了。”王氏擦着眼角安慰着,一旁的何长明也红着眼睛默不作声。
半个时辰后,等何长安抓好药回来,众人才收拾了情绪,擦掉了眼泪。
“爹的药我来煎吧,也该让我这个女儿尽尽孝心了。”
长今接过长安递过来的药方和药包,准备亲自煎药。
而赵氏和王氏看了看天色,想着张罗晚饭,可是想到家里的境况,又不禁都暗下了脸色。家里就只有十几文钱,这些钱都买不到两斤肉。另外,家里也剩下几斤糙米。好不容易长今回来了,难道就让她吃糙米吗?
长安看到娘和大嫂的脸色,也猜到了原因,犹豫了一下,递给赵氏一块碎银说:“娘,这是抓药剩下的银子……”
“这是你二姐的辛苦钱,怎么……”
长今看完药方从上房出来,正好看见这一幕,瞬间便明白了情况。
“怎么了?抓药还剩下钱了吗?”
赵氏将银子递给长今,长安不好意思地低头,他只是想让娘买点肉回来,二姐刚回来总不能让她就吃糙米和咸菜。
“徐大夫的出诊费五两银子,十副药花了三两,还剩下了二两银子。”
长今没接赵氏手里的银子,反而推了回去。
“娘,你不是说我小时候最喜欢吃胡同口的烤鸭吗?我都不记得了,现在好想吃,你去买给我好不好。”
“好,好,娘给你买。”
赵氏擦了擦眼角,握紧了手里的碎银。胡同口周记的烤鸭,一斤就要14文,家里剩下的钱是肯定不够的。